|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被曝出席歐洲自然科學院頒證授勳儀式,諾獎得主澄清(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有關“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話題持續引發輿論關注。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4月,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生物化學家托馬斯·蘇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曾出席一場在中國舉行的歐洲自然科學院新晉院士頒證授勳儀式,並為新晉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及金質徽章。


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蘇德霍夫與歐洲自然科學院有何關系?5月8日,托馬斯·蘇德霍夫方面通過郵件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其與歐洲自然科學院沒有任何關聯、聯系,此前參與的相關活動也是臨時被安排與活動組織者有關的個人一起參與的一次攝影合影。

目前,托馬斯·蘇德霍夫方面已聯系了活動邀請者以解決對其形象被濫用的問題,並將在有必要時保留所有法律選項。




▲托馬斯·蘇德霍夫 資料圖

諾貝爾獎獲得者回應:

合影系臨時安排,未事先確認

連日來,多家國內學術機構、權威媒體相繼發布了“×××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引發社會輿論關注。與此同時,一篇《花40萬可買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文章也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質疑,該“院士”榮譽含金量不高,花40萬元就能購買。而這樣的言論,也將歐洲自然科學院推上了風口浪尖。

公開資料顯示,歐洲自然科學院總部位於德國漢諾威,由多國科學院院士及知名學術團體創建,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認可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歐洲自然科學院現有1700多名院士,其中多名院士是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獎、哥白尼獎等世界著名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家媒體發布文章稱,今年4月21日,有一場歐洲自然科學院新晉院士頒證授勳的儀式在北京舉行,現場設置了用中文書寫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頒證授勳儀式”背景板。有文章稱,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生物化學家托馬斯·蘇德霍夫在發言中對該學院的新晉院士表示祝賀,還與該學院副院長葉戈羅夫共同為新晉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及金質徽章。文章中還配有現場合影圖片。

據了解,托馬斯·蘇德霍夫系德裔美國生物化學家,以研究突觸傳遞聞名。其因發現細胞內部囊泡運輸調控機制,與詹姆斯·羅斯曼和蘭迪·謝克曼共同獲得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就托馬斯·蘇德霍夫與歐洲自然科學院的關系,以及他對該機構的看法等向其發送了采訪郵件。8日,托馬斯·蘇德霍夫的商業伙伴Ellie Wang代表托馬斯本人向記者進行了回復。


Ellie Wang表示,托馬斯·蘇德霍夫受邀在中國活動中演講,系被告知是為了促進科技的發展,他在活動中被要求與活動組織者有關的個人一起參與一次攝影合影是臨時安排的,沒有事先確認。“他被保證這些照片是用於私人紀念,不會在網上傳播,不幸的是,看來這是對信任的一次破壞。”

另外,Ellie Wang還告訴記者,他們也注意到,活動組織者可能通過利用托馬斯·蘇德霍夫的德國血統,不當地暗示其與這所“學院”有關系。“我們要明確澄清,托馬斯·蘇德霍夫與這所‘學院’沒有任何關聯、聯系。”

已獲該院院士稱號學者:

申請過程中未發生任何費用

申報成為歐洲自然科學院的院士是否真的只需花錢即可?其中國代表處負責人吳繼華曾回應紅星新聞稱,他也注意到了國內的相關輿論,但歐洲自然科學院對於申請者從來沒有收取過任何費用,認定為院士的中國籍成員,也不會收取年費。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