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保養] 新買公寓漏水 華裔業主與物業誰錯
公寓不到一個月就發生漏水,究竟是誰的錯?維修費用誰來承擔?看看最近BC省民事法庭 CRT 的裁決。

根據裁決書,這是一個 2018 年建成的新公寓,Z 女士在 2022 年 5 月買下了其中一套。
在 2022 年 6 月 4 日,物業經理得知 Z 女士家中漏水並前往查看,當時 Z 女士並沒有在這裡居住,物業經理幫助清理了積水後,發現仍有少量水從廚房島台滲出,於是再次聯系 Z 女士。
當天物業聯系了緊急熱線的承包商 AE 前來查看,AE 抵達後查看了廚房水槽、櫥櫃和洗碗機,確認漏水可能來自地暖的管道,因此關掉了該水閥。
然而,當 AE 幾天後再次前來檢查時,發現 Z 女士樓下的單元仍然有漏水影響。於是物業再找了另一承包工 BB 查看。
BB 通過熱像儀和濕度計追蹤到水是來自於廚房的酒櫃。BB 的記錄顯示,酒櫃的門沒有關嚴,設備結冰,在斷電後並融化,水流到客廳。
Z 女士不否認上一任屋主暫停了 BC Hydro 的賬戶後這套房屋的電力被切斷,也同意了漏水事故來自酒櫃。隨後承包商開出 2,575.52 的維修費、物業將該賬單轉給了房主 Z 女士。
然而,Z 女士認為物業所找的承包工第一次沒有查明原因、沒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並且認為泄露情況比實際更嚴重,以及采用緊急熱線找工人的方式,而多收了費用。因此,Z 上訴要求退回全部維修費 2,575.52 加元或部分維修費。
1
已經有 6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加西網綜合)購買共管物業,業主與物業之間常常會出現很多糾紛,最近這起案例中,一位華裔業主剛買下一套
根據裁決書,這是一個 2018 年建成的新公寓,Z 女士在 2022 年 5 月買下了其中一套。
在 2022 年 6 月 4 日,物業經理得知 Z 女士家中漏水並前往查看,當時 Z 女士並沒有在這裡居住,物業經理幫助清理了積水後,發現仍有少量水從廚房島台滲出,於是再次聯系 Z 女士。
當天物業聯系了緊急熱線的承包商 AE 前來查看,AE 抵達後查看了廚房水槽、櫥櫃和洗碗機,確認漏水可能來自地暖的管道,因此關掉了該水閥。
然而,當 AE 幾天後再次前來檢查時,發現 Z 女士樓下的單元仍然有漏水影響。於是物業再找了另一承包工 BB 查看。
BB 通過熱像儀和濕度計追蹤到水是來自於廚房的酒櫃。BB 的記錄顯示,酒櫃的門沒有關嚴,設備結冰,在斷電後並融化,水流到客廳。
Z 女士不否認上一任屋主暫停了 BC Hydro 的賬戶後這套房屋的電力被切斷,也同意了漏水事故來自酒櫃。隨後承包商開出 2,575.52 的維修費、物業將該賬單轉給了房主 Z 女士。
然而,Z 女士認為物業所找的承包工第一次沒有查明原因、沒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並且認為泄露情況比實際更嚴重,以及采用緊急熱線找工人的方式,而多收了費用。因此,Z 上訴要求退回全部維修費 2,575.52 加元或部分維修費。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