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 温村屡现惊人售房价 政府该介入了
温西Kits Point一栋叫价$190万的房屋最后成交价达到$290万,整整高出了$100万,接到了17个offer,最后胜出的是一位本地买家。
UBC附近的Chancellor街上,两周前也刚售出一栋房屋,最后售价为$530万,比叫价高出了近$60万,总共有6个买家互相竞价,最后被一位22岁的中国学生拿下。

当整座城市的居民住宅(包括公寓)的标准价格已达到$73.6万,年比增幅达到15.3%,然后买家竞价抢购又不断哄抬房价时,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呢?
大温地区的独立屋均价已经超过百万,现在的数据是$120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20%。没错,现时的本地经济确实不错,甚至也许要好多全国所有其它城市,但是另一个现实情况是,去年温哥华居民的薪水几乎没有涨幅达到15-20%的。。。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13年的本地家庭年收入是$73390,若要供养一栋价值为$80万的房子,这个平均收入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15万才行。
那我们的普通工薪一族该如何生存呢?
至少可以看到一点,那些不在本地居住工作,无需依靠薪水养家的人们,藉着低利率及低汇率,就蜂拥而至这片充满魅力的西海岸。海外买家的影响不可低估!
海外买家不可避免地刺激了本地房产市场,促使房价不断上涨,并且由于滴入式效应,这个影响涉及到高端及低端市场。
房价甚至高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屋主开始担心卖掉现有的房子后也许再也买不起其它房子了,因此温哥华就出现了目前的情况:房源越来越稀少。导致一有房源出来,买家就疯狂出价开始抢,房价就被越抬越高。
本地人怕的不是那些海外(中国)买家,而是担心因为外资的影响,被生生地“赶出”自己的社区。这种担心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近几年来,本地拿着中等收入的居民一直都能感到的买房压力。
这种担心也不是坊间流言,地产公司也已公开表示本地的高端房地产市场已被海外买家占领,而中等价位的房屋试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过热的房产市场给地产经纪行业及政府带来的巨大利益,包括诱人的佣金,地产相关的税务等,使得如此明显的房屋负担危机也变得不再重要。。。
但是,当我们大部分人都越来越无力承担本地房屋价格时,我认为是政府该介入的时候了!
(资料来源:Vancouver Sun,原文作者:Barbara Yaffe)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6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加西网报道) 上周,UBC附近的Chancellor街上,两周前也刚售出一栋房屋,最后售价为$530万,比叫价高出了近$60万,总共有6个买家互相竞价,最后被一位22岁的中国学生拿下。

当整座城市的居民住宅(包括公寓)的标准价格已达到$73.6万,年比增幅达到15.3%,然后买家竞价抢购又不断哄抬房价时,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呢?
大温地区的独立屋均价已经超过百万,现在的数据是$120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20%。没错,现时的本地经济确实不错,甚至也许要好多全国所有其它城市,但是另一个现实情况是,去年温哥华居民的薪水几乎没有涨幅达到15-20%的。。。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13年的本地家庭年收入是$73390,若要供养一栋价值为$80万的房子,这个平均收入还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15万才行。
那我们的普通工薪一族该如何生存呢?
至少可以看到一点,那些不在本地居住工作,无需依靠薪水养家的人们,藉着低利率及低汇率,就蜂拥而至这片充满魅力的西海岸。海外买家的影响不可低估!
海外买家不可避免地刺激了本地房产市场,促使房价不断上涨,并且由于滴入式效应,这个影响涉及到高端及低端市场。
房价甚至高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屋主开始担心卖掉现有的房子后也许再也买不起其它房子了,因此温哥华就出现了目前的情况:房源越来越稀少。导致一有房源出来,买家就疯狂出价开始抢,房价就被越抬越高。
本地人怕的不是那些海外(中国)买家,而是担心因为外资的影响,被生生地“赶出”自己的社区。这种担心也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近几年来,本地拿着中等收入的居民一直都能感到的买房压力。
这种担心也不是坊间流言,地产公司也已公开表示本地的高端房地产市场已被海外买家占领,而中等价位的房屋试产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过热的房产市场给地产经纪行业及政府带来的巨大利益,包括诱人的佣金,地产相关的税务等,使得如此明显的房屋负担危机也变得不再重要。。。
但是,当我们大部分人都越来越无力承担本地房屋价格时,我认为是政府该介入的时候了!
(资料来源:Vancouver Sun,原文作者:Barbara Yaffe)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