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和協和的瓜,說明媒體業真的不能倒
性的部分不提了啊,沒意思。
要命的部分簡單說。
副主任醫生肖大夫帶著相好的規培醫生(就是經常跟著主任進來把你們患處再摸一遍,被大家當錯做實習生的)進手術室,規培醫生態度吊兒郎當,被看不慣的老護士訓了。
大家如果家裡有當資深護士的親戚,或者看過《緊急救命》之類的日劇,就可以知道有些護士對工作非常認真,對水平差的規培醫生,是絕對不會慣著的。

《緊急救命》裡,冴岛绝r恢痹謁鸚略嵋卵蕕陌資┒際且蕉資陌職質悄誑鋪┒罰敫杉閉錚霞本戎鄙
但肖醫生勃然大怒,帶著相好出去了,把全麻的患者就晾在手術室裡了。
這事兒一出來,大家把規培醫生董小姐的經歷過了一遍篩子,發現她是協和4+4培養出來的醫生。
什麼叫4+4呢,就是本科不是學這個的,讀完了本科猛上了四年醫學課,然後就拿到了醫學博士,就上手術台給人開刀了。
傳統的醫學院是5年醫學本科3年碩3年博和4年的規培,4+4就是大趕快上。“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當然協和也有話說,說這是采用的美國經驗。
過去的外科招研究生,一看本科雖然是醫學院畢業的,但不是搞臨床的,直接就pass掉了,現在好了,外科已經有文科畢業的了。
董小姐是哥倫比亞大學某個獨立學院(就是校友會不讓他們進的那種)的經濟學本科,然後發了一大堆完全不可能是她做出來的一作(老師幫他掛的唄),塞進了中日友好這種A類醫院(就是醫保卡不用選,自動選上是定點機構的醫院)規培。
患者同志,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給你主刀的是我們這裡論文成就最好的醫生,留美回來的。
壞消息呢?壞消息是,她本科時候的教科書,封面上畫著著名曼昆教授呢。
好的,能請她能把我的肚子切成供給需求曲線嗎?謝謝了。
過去也有半路出家的去當醫學博士的,都是中醫,學中文哲學或者不知道什麼的,碩博去學中醫了。
但是這種中醫畢竟不給人開刀對吧。
今天有朋友給我後台留言,應該是學醫的。

我能理解他的失望之情和憤懣情緒。
這件事,一定要有個交代的。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