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 40歲以後,每天堅持步行1小時,或可延長壽命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繁忙的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自己大部分時間已經被工作、學習以及各種瑣事所占據,很難挪出時間進行規律的運動:早上起不來或者有早八;午休時間太短又不適合運動;晚上則是剛下班或下課,身心疲憊,還是癱著更為舒服。

但老話常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是提升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更是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鍾的中等強度體育活動或75分鍾的高強度活動,這對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顯示,運動具有諸多益處,包括降低疾病發病率和死亡風險,無論強度和年齡如何,較高的運動水平都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由此,人們越來越關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既簡單又有效的健身方式。


近日,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格蘭醫學雜志(BMJ)子刊《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發表了研究成果,結合具體數據來探討體育運動對延長壽命的積極影響。研究顯示,40歲以後,對於運動量最小的人,每天以4.8公裡/小時的速度步行111分鍾,或同等運動量的其他運動,或可將壽命延長11年。換算成小時,每天步行一小時,可使壽命延長169分鍾(2.8小時),尤其是是對於不太運動的人而言,即使每天多步行半小時,也好處多多!

這一發現突顯了體育鍛煉在健康和長壽中的關鍵作用。



研究背景與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基於2003-2006年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數據庫中40歲以上人群的體力活動數據、國家衛生統計中心2017年死亡率數據以及美國人口普查局2019年的人口數據,創建了一個預測模型,分析了體育活動和壽命的關系。這裡談到的體育活動涵蓋了一切能引發能量消耗的身體運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通勤、做家務、休閒娛樂以及專門的游泳、跑步、健身等運動訓練。


根據運動水平,將參與者分為4組(Q1-Q4),從最不活躍到最活躍。其中,最活躍的人運動量相當於每天以4.8公裡/小時的速度步行160分鍾(成年人的平均步行速度大約在4到6公裡/小時之間)。



表1:平均總體力活動


運動真的有助於長壽

結果顯示,2017年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8.6歲。

● 其中,對於最不活躍的人群(Q1):如果繼續保持最低的運動量,預期壽命將減少5.8年。

● 對於中等活動量的人群(Q2):如果增加到中等活動量,預期壽命將增加0.6年。

● 對於較高活動量的人群(Q3):如果增加到較高活動量,預期壽命將增加3.5年。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