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 "長壽指標"! 從20歲到70歲可自測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硬指標堪稱一個人的“長壽素質”,素質高的人往往生龍活虎,素質不高則可能提不起勁兒。
“健康體適能”是指在不過度疲勞狀態下,機體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從事日常工作和休閒活動的能力,堪稱身、心、社會三方面的完好狀態,肌肉力量、心肺耐力都是衡量指標。
相對於最大攝氧量、肺活量等需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准確值的指標,我們可用以下一些測試自查“長壽素質”是否達標。
20歲
短距跑步試心肺
在3~5分鍾內,男性如能完成1000米跑、女性完成800米跑,代表即使在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中,心、肺的攝氧能力仍可滿足機體需求;
在1分鍾內,男性至少完成41次仰臥起坐,女性完成33次,表明腰腹肌肉力量和持續工作能力強,可降低各種損傷的出現。
20~30歲是一生中最強壯的時期,但不少年輕人常有三餐不規律、久坐少動、暴飲暴食、熬夜等不良習慣,機體此時的代償能力十分強大,各種損傷並不會立刻顯現,而是在暗中積累,直到出現不適症狀。
提高方法:
✅20歲人群應每周至少進行3次30分鍾的高強度有氧運動,並配合30分鍾力量訓練,可進行適量負重,比如2公斤啞鈴,在增強心肺的基礎上提升肌肉力量;
✅不少年輕人開始加入八段錦、太極等中國傳統養生術“大軍”,這類運動有助增強“神經-肌肉”的協調能力,健身的同時又健腦。
30歲
平板支撐測肌骨
30歲是人生旅程的重要轉折點,身體機能開始逐漸下降,新陳代謝變慢、肌肉流失、骨骼變“脆”等,但速度較緩慢,比如基礎代謝率每年下降約0.5%、肌肉每年下降1%~2%、骨量以每年0.5%~1%的速度流失。
為評估全身肌肉情況,可嘗試能否一次性堅持45秒平板支撐,或在9分鍾內跑完1600米,如能合格表明“身體還不錯”。
提高方法:
30歲前,生長速度更快,此後衰老占上風。作為機體活動的“引擎”,肌肉越多越能抵消衰老速度,力量訓練應成為重點。而且,肌肉附在骨骼上,活動時也會對其產生刺激。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