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重重! 加拿大對華農產品出口屢碰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專題:多倫多大都市區 相關新聞報道 越來越多的加拿大(
專題)對華出口農產品在中國港口遭遇障礙。在兩國關系交惡之際,這使加拿大的大豆、豌豆和豬肉出口商十分抓狂。

資料圖片:加拿大阿爾伯塔省,Fort Macleod附近田間盛開的油菜花。
中國已阻止理查森國際(Richardson International)和Viterra油菜籽入關,稱兩家公司的油菜籽貨物中檢出有害生物。這兩家公司都在加拿大最大農產品出口商之列。其他要運到中國的油菜籽船貨已被取消,迫使出口商將貨物低價轉售。
加拿大政界人士曾表示中國的這種擔心毫無根據,並提到在去年12月加拿大應美國請求逮捕中國華為(
專題)高管孟晚舟之後,中方拘押了兩名加拿大人。中國以前曾在外交關系緊張時使用非關稅壁壘,最近的一宗是針對澳洲煤炭。
現在交易商表示,加拿大大豆和豌豆面臨不尋常的障礙。渥太華上周也警告稱,中國借由手續問題阻攔加拿大豬肉進口。
中國是加拿大多數農產品的最大買家,中加關系日趨緊張迫使農戶改種小麥等其他作物,希望這些產品不會面臨壁壘。中國去年從加拿大購買了價值27億加元(20.1億美元)的油菜籽,以及價值5.14億加元的豬肉。
的確,非洲豬瘟在中國養豬場中傳播,降低了中國飼料行業對油菜籽和大豆這些原料的需求。
**“你從加拿大采購,就要讓你日子不好過”**
加拿大出口商DG Global總裁Dwight Gerling稱,自1月份以來,通常只需要幾天的港口大豆檢驗現在需要三周,因此中國買家避免從加拿大采購。
“他們差不多就是在發出信號,‘如果你從加拿大采購,我們就讓你日子不好過,’”Gerling說。
今年早些時候,一家中國客戶對Gerling稱,政府檢查人員從他發貨的34個集裝箱(大約680噸)加拿大大豆中發現了螞蟻。Gerling說,這樣的發現實屬罕見,因為大豆在加拿大儲存在混凝土貯倉中,在秋末使用密封集裝箱運輸。Gerling認為,這是客戶是為了盡量避免從加拿大采購大豆帶來新的麻煩。
“他們只是在敷衍搪塞。(北京)會不斷地向我們施壓。”
中國海關總署未回復尋求置評的傳真。政府官員表示,油菜籽禁令是一項定期檢驗檢疫措施,旨在保護中國的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
加拿大農業部在一份聲明中稱,無法證實中國對油菜籽以外的加拿大農產品采取了更嚴格的措施。渥太華本月表示,希望派代表團到中國討論這一問題。
Gerling的公司已暫停向中國出售大豆,在東南亞找到了其他買家。
華南地區一家國有壓榨商的高管證實,針對加拿大大豆貨物的港口檢查已經收緊。
“我們沒有進口加拿大貨物,在氣氛這麼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可不能頂風作案,”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稱。
另外一名中國北方的官員表示,當貿易爭端升溫時,他的榨油工廠放棄買進加拿大大豆的計畫。
根據加拿大行業團體Soy Canada數據,2018年加拿大對中國的大豆出口總值為17億加元,而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即是在2018年開打。不過如今銷售量已經降到微不足道的水准。
油菜籽油受到中國措施的沖擊最大
新加坡一交易商表示,過去幾周,中國買家取消至少10批加拿大油菜籽船貨;該名交易商所屬的公司在中國經營榨油工廠。該名交易商稱,其中有一些船貨是以極高的折扣價格轉賣給巴基斯坦或孟加拉;每批船貨的數量約在6萬噸左右。
“這讓出口商受到重創,”該名交易商稱。
洲際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貨周二跌至逾四年低點,因供應增加。農戶准備播種的面積創下三年來最低。
上周一,渥太華當局稱一些加拿大豬肉出口商在對中國出口時使用了過時的認證表格,導致出貨延遲。加拿大豬肉協會發言人Gary Stordy表示,這類問題常常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出現,但很少會造成嚴重後果。
**對豌豆檢查“非常嚴格”
加拿大豌豆出口商擔心他們可能是下一個。根據行業組織Pulse Canada的數據,2018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了7.18億加元豌豆,但進口速度現已放慢。
多倫多BroadGrain Commodities的物流主管Taimy Cruz表示,中國當局已經開始更嚴格審查進口文件和產品樣本了。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現在要先檢測每一批豌豆的樣本,然後才批准進口。Cruz說,有些情況下他們還限制一張許可證下允許進口的大豆數量,從而放慢了流程。
她說,與之相似的是,當局現在要求進口大豆在新加坡和上海換船,以在同一艘船上運抵目的地。這個做法被稱為轉運。
她說雖然BroadGrain還未遇到船貨被拒絕的情況,但該公司已經減少面向中國的銷售,以避免風險,並把重點放在南亞和南美市場上面。
“我們不得不特別小心,”Cruz說。“他們現在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