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搜索:  

 論壇通告:  轉載新聞請務必注明出處,這些媒體請不要轉,謝謝   請不要上傳第三方有版權的照片,請尊重版權,謝謝   批評商家需要注意  
 個人空間: 亂想 | 快樂的獅子 | 羅蓬特機器人 | XY | 我大爺 | 白龍王許道長 | 血流成河 | 忽然聽到一個墨西哥女仔唱。呐呐呐呐呐呢呐 | 我在溫哥華 | 客觀中立而實事求是,唯服理據而杜絕辱罵 | 國際貨運海運(家具設備食品材料貨品) | 顧曉軍 | nessus | 我的退休生活 | 星空 | 大溫房產和地產研究 | 花隨風 | 湖裡湖塗 | 呂洪來的個人空間 | 滄海一聲笑
 最新求助: 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賣理發的電動推子?   忽然有個疑問:戰爭時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會被強制服兵役嗎?   這個銀條   如何修改會員名?
 論壇轉跳:
     發帖回帖獲取加西鎊, 兌換精彩禮物

論壇首頁 -> 佛道淨土.中醫養生

普賢行願品講記 (發表於9年前)

分頁: 1, 2, 3  下一頁  



回復主題  圖片幻燈展示  增添帖子到書簽中  給帖子中的發貼者批量贈送獻花或者花籃    |##| -> |=|        發表新主題
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作者 正文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02 11:02 引用回復
普賢行願品講記(一)



智圓法師 講授

  今天正式講《普賢行願品》的經文。

  首先解釋經題和品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首先解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七種佛經命名中人、法、喻具足的經名。其中“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大方廣佛華嚴”是別名,“經”是通名。

一、解釋別名

  首先以所證和能證來解釋別名。所證是“大方廣”,能證是“佛華嚴”。

(一)所證——“大方廣”的涵義

  “大方廣”三字非常慣用,這是按照體、相、用三分來立名的。“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詮釋的是眾生心性的體、相、用三大。

  下面依次解釋。“大”是對於本體的詮釋。它以常、遍為義,因為它“橫絕邊涯,豎無初後”,所以是常、遍,也就是常恒、周遍。從時間上說,因為它是無為法,不是因緣造成的,所以既沒有出生,也沒有斷滅。一切時間都是以生滅法來安立的,因為只有在生滅性上,才能分出一個個刹那,這樣從時間上就有了前後次第等。然而本性是無二的妙體,不是因緣所成,也就沒有初始。既然沒有最初的生,也就沒有相對的滅。也因此,在這個無始無終的妙體上,就有了“常住”的涵義。從空間上說,它並不是住在某一點上的法。一切空間的量都是妄識所現,而這個體本身遍一切處,沒有內外,所以叫做“周遍”。

  這就是絕待的大,它跟相對的大不同。凡是相對的法都是假的,也就是它自身並沒有大的自性,只是觀待於其他法安立出來的大。比如桌子觀待茶杯是大,但相對房子又成了小,這就看出桌子上並沒有“大”的自性,不然它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不會相對房子又成了“小”。像這樣,這種觀待的安立都是假立,因為都是依他而立,並沒有自身的體性。

  這樣就知道,本體是絕待的大,它既不是空間上有形量的大,也不是時間上相續漫長的大,而是無始無終,無內無外,常恒周遍,所以稱之為“大”。這就是我們的真心本體。能證到本性的大,那就還歸法界了。

  “方”是指相,它是軌持的意思,這是從法上得名的。諸法都持有自身的性相。譬如說桃花,它有粉紅的色彩、柔軟的質地、甜美的芳香等等。像這樣,諸法都毫不紊亂地持有各自特定的性相,這就叫“方”。

  “軌持”是說,在法上軌持著這種定相。“軌”,指軌范,意思是必然在正軌裡持著它的相,絲毫不會錯亂。那麼在世俗的范疇裡,可以看到外法上有長短、方圓、高低、冷熱、粗細、滑澀等的特有的相狀;內在的分別妄識上,也有善惡、貪嗔、欣厭、取舍、進退、強弱等的相狀。這些都是世俗妄識境界中的相狀。而這裡說的唯一是本體上具有恒河沙數的性功德法,在它的體性上本自具足各種德相,永遠不會漏失。

  所謂的“相”,是指智慧德相。就像世尊成道時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在眾生身上本自具足,這也說明眾生本來成佛。但我們由於無明的力量,卻陷墮在迷夢般的虛誑、錯亂的境界裡。而這時候,如來藏就隨著迷染緣,顯現成恒河沙數的惑業苦。換言之,本性的德相與無明結合,就出現了輾轉不斷的惑業苦的相續之流。這樣一路下來,就叫做“流轉緣起”。也就是從十二緣起的無明開始,一路產生了行、識、名色等等,整個這一套都是錯亂系統裡的事。等到一切錯亂都消盡,自性本具的德相就自然發揮出它的作用,這裡沒有任何虛妄分別的造作。所以,到了最終還歸法界時,就成了無分別、無功用地任運成辦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

  “廣”是從用上取的名字,以包博為義。包是包含一切,博是廣博無邊,就是指具足一切十法界的因果。這也是由於本體常遍,德相無量,也因此具有一切妙用。之所以能出現普賢行海,能出現無量的淨土依正莊嚴,或者能顯發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的一真法界的玄境,都是由於本性是如此的奇特。

  那麼,就差別法界而言,十法界也無非是真心隨著不同的染淨緣而變現出來的。大體上從染、淨兩分來說,隨染緣就出現了六凡法界,隨淨緣而出現了四聖法界。詳細來講,心如果陷在業果愚中,造作十不善等惡業,那隨著這種無明的因緣,它就會發起各種惡劣的行為,以這種業力就會變現出地獄、餓鬼、旁生三惡趣法界。如果能破掉業果愚,與因果正見相合,而修持五戒十善,就會出現人法界和天法界。但由於這裡還有真實義的愚蒙,也就是不明白諸法無我的實相,所以還處在世間法界裡。如果能發起覺悟,真心隨著悟達了人無我等,發起了了達一分真如的智慧,就開始修持四諦、十二緣起,由此就出現出世間的聲聞法界和緣覺法界。如果能再進一步,發菩提心,了達二無我,修持六度萬行,就會顯現菩薩法界。最後,知道了自心本具大方廣,明白自性的體大、相大和用大,或者本具法、報、化三身,之後隨順觀行,就會顯現佛法界。這樣就知道,原來十法界無非是真心隨著染淨緣而顯現,全都是真心的大用。

  像這樣,一旦明白了真心隨緣起用的涵義,就了解了用大。而且會知道,整個十法界的一切器情果報,全都是真心隨緣在顯現,這叫做“真如緣起”。所以,沒有一法超過本性的妙用,或者說一切作用都來自於本性,沒有一個在真心之外。當年唐憲宗請清涼國師入宮問法。皇帝問:“《華嚴經》裡說到的‘法界’是什麼意思?”國師回答:“法界就是一切眾生身心的本體。”這就知道,所證的“大方廣”並非很遙遠的事,它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證到了就能成佛。

(二)能證——“佛華嚴”的涵義

  能證的是“佛華嚴”。“佛”是覺照的意思,也就是要通過不離覺照才能還歸法界。眾生和佛的差別就在迷悟之間。就像頓教所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是佛。所以“覺照”是“佛”的根本義。

  “華”,是從比喻上立名的,它有感果和嚴身兩種涵義。從花中會出現果實,這是感果的涵義;花佩帶在身上,可以莊嚴身體,這是嚴身的意思。這是以譬喻來顯示佛道的微妙內涵。也就是由菩提萬行圓滿成就的緣故,就能感得佛果;由無量妙德具備的緣故,就能莊嚴佛的十身。

  “嚴”,是從作用上講的,它包括“能嚴”和“所嚴”。其中能嚴是花,所嚴是佛,這是用外法來比喻內法。就像外在有很多妙花,就能莊嚴環境、處所那樣,內在有了功德,就能夠莊嚴自身。這裡是說,從內心顯發出極廣大的,圓具萬德的體、相、用,就能夠莊嚴法、報、化三身。其實,法、報、化三身就是體大、相大、用大,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莊嚴呢?那就是由於離開了無明的迷染,從我們的真心之中,就會顯發出本具的清淨莊嚴。到最終成佛時,無量無邊的身、語、意的妙德,都能自在無礙地顯發出來。所顯出來的果位行境,都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是我們所要證得的普賢行海,也是所要還歸的法界本元。

  所以古德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沒看過《華嚴經》,就不曉得學佛最終有何等的受用。這實在是一切事中無上的事。很多古聖先賢也是從這裡得到認識後,而發起無上道心的。所要求證的就是“大方廣”的法界,能證就是“佛華嚴”。

二、解釋通名

  “經”是通名,“大方廣佛華嚴”是別名。所有佛的語言都取名為“經”,這叫做“通名”,一部經有別於其他經,這種特別的命名就叫做“別名”。

  “經”的梵語是“修多羅”,直接翻譯過來是“線”,意思是能貫穿種種妙義。但由於在漢語裡,“線”字不夠莊重,所以譯為“經”。按照儒家的經典來講,“經”主要有法和常兩種涵義。所謂“萬代同規,百王不易”。儒家經典裡講的是世間倫常善道的法則,因為那裡說的都是顛撲不破的人倫正道,符合善惡因果律,因而成為萬代都必須遵循的軌則,這就叫做“法”。而且它是百代王朝都不可改易的正規,這就解釋了“常”。

  放在佛經上解釋的話,就應當上升到最圓滿的地步,也就是稱之為“十界同遵,三世不易”。意思是十法界的有情都必須遵奉大師佛的言教,因為這裡面徹底揭示了真理的法則,所以叫做“法”。而且,由於佛經所開示的真理,歷經過去、現在、未來無盡的時間長河,都不會有任何變動,因此稱為“常”。

  就本經來說,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詮釋的深妙義理,最終是要證入毗盧性海,還歸一真法界。裡面講的所有道途、法軌以及最終證得的果地境界,都是真實不虛的,無論在什麼時空、境遇中,都不會有絲毫錯誤。而且,一切凡聖都要遵循這樣的法道來取證佛果。

  這就解釋了“經”的涵義。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上一次由心系極樂於2014-12-17 08:54修改,總共修改了4次
樓主 | 電梯直達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02 11:10 引用回復
下面解釋品名。

  本品是《華嚴經》的最後一品,叫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以下從所入、能入和入三方面來做解釋。

一、入

  首先解釋“入”。“入”並不是指有兩個法,一個進入到另一個裡面,而是說智慧合到了法界,它本來不是兩個。也就是說,由於一念無明,不認識本具的法界,似乎從中脫離出去,但實際上從沒分開過,只是在名言中勉強說成脫離。什麼時候一念覺悟,馬上就回來了。所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一念回光,還同本得”,都是這個意思。就好像一個本來有頭的人迷掉了,忘失了自己有頭,還不斷地在外面尋找,後來忽然一念回光,知道頭本來就在。像這樣,智慧跟法界契合,就是“入”的涵義。

二、所入

  所入的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首先要明白不可思議的涵義,還要知道不可思議指的就是大解脫的境界,又要知道以什麼緣故說它是不可思議。

(一)為什麼說它是不可思議

  首先看到,在世間界中,事事物物都可以用思維去衡量,用語言來表達。但這只局限在妄識系統裡所見聞到的現相。換句話說,你能談論的只是你所見到的,能思維推度的,也只是現前世間界裡的各種現相和原理,這以外的根本衡量不到。就像古德所說:“如太末蟲,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火焰之上;分別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之上。”(法界、般若、真心等都是一法多名,不是兩個。)意思是說,分別心到處能緣,唯獨緣不到無分別智的行境。因為,只有斷了妄心才能現前般若,正當用分別心攀緣的時候,只處在妄識的境界裡,怎麼知道無分別智的境界呢?所以,必須把分別心斷掉才能見到。

  而且,妄識所緣的法都落在此相、彼相當中。然而實相並不是所緣的境相。這是不二的真如,又能有什麼所緣的相呢?有所緣就成了能、所對立,就是“二”了。也因此,它無法宣說,語言不可能表達到它。因為,凡是語言能講出的此者彼者,都要有一個定相、有一個名稱,而實相本身沒有定相,也不會持有固定的名稱。如果它固定住在某一個相或某一個名稱上,那就只能是這個,不能是其他,但實際上,一切都是它,怎麼可能有定相和名稱呢?

  要知道,分別心的運行法則是,首先必須固定好一個所緣相,然後心才能緣取。但這樣緣取到的無非是影像,哪裡會是實相本身?就像《般若經》上說的“無所見即是最勝見”,“見”也只是勉強立名,不是真的見了什麼境,只是對於自己身心的本體契合了、證到了,就說成是“見”。這才知道,原來這個法是沒有名稱的,所以語言是說不到它的。這裡說的“法”,不是指心前的一個個的法,真實的法就是法界,最終要證得的法寶就是指它。

  真正現證的境界不是語言、分別所能測知的。即使口裡想談,也沒有語言能實際說到它,這就像啞巴吃糖——說不出,所說的也只是旁敲側擊,你不能把語言當作真實。而且它沒有相狀,也不能認為見到了什麼就是法界,或者心裡揣摩出的形相當成是法界,這些只是妄識所緣,與真正的法界無關。所以,心想要緣它,卻沒有可緣之處,能緣到的都不是它。

  總之,法界本身離開了一切語言、相狀,實在不是分別心能說到和想到的。因此南岳懷讓禪師說:“說似一物即不中。”你說它是什麼,就已經不是它了。這的確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議的妙法,它就是法界。

(二)什麼法不可思議

  那就是已經遠離了客塵系縛,本性力用全體顯發的大解脫境界。

  這又有離障解脫和作用解脫兩種。由於它本身是唯證方知的事,所以沒辦法思議,不能以某個語言、聲音,或者分別心的某個行相來代表它。它超出了分別心的范疇。

  再來解釋兩種解脫的關系。消極方面叫做“離障解脫”,意思是,以虛妄分別為體性的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全部脫離,無明迷夢裡的所有妄相全都沒有了。原先執著這虛妄境界裡有實在的人和法,自己搞起分裂來,認為真的有主客對待,這邊是心,那邊是境,然後就不斷地以心緣取境相,還對此設立各種人和法的名言,接著是意識不斷地分別、計較,從這樣一種錯誤的道中,就累積成了各種各樣粗細、大小的煩惱障、業障等。由於一發生錯亂就有障蔽本性的作用,又由因的錯亂現起果的錯亂,這樣不斷地演變,就使得我們長期都陷在流轉中,沒辦法出來。以至於本有的相、用都無法開發,不但沒有任運自在地發揮它的作用,還隨著一股錯亂的力量,變現出一個接一個的亂相,包括生死幻夢裡所有虛妄的受用和境界等。什麼時候通過修道,消盡了一切障礙,就稱為從中獲得解脫,叫做“離障解脫”。

  這樣消極上遠離了障礙,積極上就有“作用解脫”。意思是由於離開了一切障礙,如來藏上本具的不可思議力用,就會充分、任運地發揮出來。所謂事事無礙法界,說的就是作用解脫的不可思議行境。它完全超出迷夢中的境界,根本不是妄識認為的這樣。妄識前的顯現只是假相,不能執以為真。真正遠離了妄想,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作用解脫。

  分別心前,一多、大小、自他、延促等,彼此之間有障礙。比如,一當中不能容多,大的不能入在小的當中,刹那中容不下億萬劫等等。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妄執已經堅固成性,導致變現出來的現相彼此之間不能融通。但要知道,這些現相只是心變出來的,本身沒有自體或者無自性,一旦懂了這一點,就能把相歸到性上。也就是,既然一切相本來是性,在同一個性中就沒有什麼不可融通的。比如一刹那本是法界的緣故,本沒有一刹那的自相,所以就能在一刹那裡見三世劫海;一微塵本是法界的緣故,並沒有微塵的自體,所以在微塵裡能容納十方刹海。像這樣,一切事都能互相融通,這叫事事無礙。這不是奇妙的玄想,而是確實會實證到這樣的不可思議行境,這叫做“作用解脫”。

  像這樣諸佛任運成辦的事業相,根本不是凡情所能揣度。這裡,一塵中有塵數刹,一念中見三世佛,或者一刹那遍現在無邊法界的一切處中,以及一音圓演一切法等,全都是作用解脫。(就像《維摩詰經》所說:“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等。”意思是說,如果菩薩住在不可思議的解脫當中,可以把巨大的須彌山納入在微小的芥子裡等等。)

  總之,我們妄識中的時空相只是錯覺,根本不是法界的真相,首先就要了解這一點,不然就沒辦法信受普賢行願,更不會知道該怎麼發願。其實,發普賢行願就是由於內心希求證入普賢不可思議行海的境地,無上的願王是指對於無上的普賢行已經發了求證心。所以當務之急是對《華嚴》圓教的理趣得到大致的了解,這才會知道所願的境和對此生希求心,不然連發願的目的和方向都搞不清楚。

  再說,離障解脫和作用解脫指斷和證兩方面,斷一分就證一分,斷圓滿就證圓滿,所以以遠離一切障礙系縛的緣故,就會徹底現前不可思議的作用解脫。它完全超出原先處在障礙裡的情況。就像圭峰大師所說,一切法本來融通無礙,只是因為內心的執著,才導致多劫中纏綿不休,而感得在虛妄的顯現上有很多阻礙。就好像一個人在平坦開闊的地方露天睡覺。但睡著了入了迷夢,就看到四邊都是重重的障礙,比如重巒疊嶂,下面還有峽谷深水,沒辦法通過。但實際上,這些只是一念妄心幻變的假相。而正處在錯覺中時,會感覺處處都是障礙,根本無法通過。這時候會沒有膽魄說,“這些只是假相,我可以穿過去。”會感到非常害怕,認為一走過去,就會撞得頭破血流,或者一跳下去,就會陷在深水裡淹死。像這樣,有各種各樣的執著。實際上,當時就處在平坦、開闊,沒有任何障礙的境地。醒後發現,原來沒有什麼障礙。

  就像這樣,事和事之間本來沒有障礙,沒有性外之事的緣故,事本身就是性,也因此,任何事相裡面都可以包含一切。這是不可思議、超情離見的事,也是與凡夫的知見格格不入的地方。

  普賢行願所要入的就是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為此,在因地時就要發勇猛的希求心。也就是說,對於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有了勝解信後,進而就要對於最殊勝的普賢行海發生欲樂。這以後,它就成為你從現在起,直到成佛之間的堅定志願。這樣的話,你每天都會主動地按照它來發願。因為已經認識到這就是無上的願王,所有的願都會歸在這裡,再沒有超出其上的、比它更圓滿的願文了,所以,你會徹底決定下來,以後在每一座修法後,在每一天的功德完結時,都要用它來印持回向。像這樣,完成普賢行願就成了你生命的目標。總之,我們首先要生起對於所入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勝解信,由此才能驅使你正式進入願文的觀行。

  下面解釋“境界”,這又有分齊境和所知境兩種。

  “分齊境”,是說各自劃定了區域,各處在各的范圍裡。比如中國有自己的國界,日本也有它的國界,每個國家都處在這個范圍裡。按照十法界來說,每一種法界都有它自身的境界。地獄有地獄的境界,餓鬼有餓鬼的境界,乃至有人的境界、天的境界等等,這些都各不相同。再細分下去,裡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境界。比如在人道裡,各個國家、民族等,也是各有各的境界。而且在同一個國家裡,五湖四海的人,也都有不同的性格、習慣等。總之,由於緣起的不同,萬法都有為緣起所決定的境界相。

  在十法界裡,以佛法界最為高妙,因為它沒有一點虛妄分別的障蔽。這裡要說的,就是佛或者普賢所具有的功德妙用的量。也就是客塵徹底消盡,如來藏全體顯露的功德或妙用的量,這就是此處所說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普賢和佛看成兩個。普賢表示大行,而果位普賢就是佛。“普”,指遍一切時處,“賢”,是說任何一法都是由妙體中性德的力用而顯現,所以無不圓滿周遍,無不超情離見、玄妙難思。這就是普賢的境界量。

  “分齊”的意思是,普賢處在佛法界中,而在佛法界以下,包括地獄法界到菩薩法界之間,都不知道這裡面的境界。就像如來藏教法裡講的,十地菩薩對於如來藏還只是像夜晚見色法那樣。這就表示,沒有實證到的時候,還無從測知它的量。所以,從差別義來看,佛法界高出了其他任何法界,這也是徹底覺醒的佛的境界,也是本來的法界。

  “所知境”,是說以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所攝的一切所知,或者所要了達之處,也是無有邊際的。十種差別法界所攝的無量事相,以及這些事相根源的本體,這些就叫做“所知”。而佛叫做“遍知”,意思是他徹底知道這一切,而且是現量了知。那麼,就所知而言,這裡的“境界”,指的是果位佛以他的遍智徹見的境界。佛已經徹窮了十方三世一切法,他一念就能遍見一切所知,所以,一切無不在佛的性海中現前。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所謂“一念”,也只是名言上立的一個說法,不然就沒辦法說。

  之後我們要了解分齊境和所知境的關系。總的來說,證得了所知境的緣故,就會由此現前分齊境。那麼,按照證到的所知境的層面,就會出現相應的分齊境。也就是說,證量越深廣,從中出現的功德妙用就越廣大。就像《十地經》《入中論》裡講的,從一地到十地的境界,隨著地地智慧的增長,所出現的功德數量、波羅蜜多增勝的情況等,也在不斷地增長。從這個層面上看,地上菩薩跟佛比起來,還是相差很遠。

  這裡是說,我們要到達無上果位的普賢不可思議解脫妙行的境界,這就是所要證入的地方。由於我們現在還處在學道位,所以時時不能失壞這種願力。有了它的引導,我們生生世世就會行在這條普賢大道上,一切時都會為了證得不可思議境界而努力。

  一旦達到無上的證量,那時,智慧就能一時緣無邊的境。當然,這裡的“緣”也只是名言假立。意思是說,境是無邊際的緣故,它包含一切差別法界裡時方所攝的一切現相,以及平等法界本身,而智慧徹證了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所以智慧也沒有邊際。這就是極其開闊的佛眼,他的智慧遍照到一切法,或者說已經證到了海印三昧。所以,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在佛的性海中顯現,了了分明,沒有一絲錯亂。

  由於這個緣故,我們唯一皈依佛為導師,因為他的語言確實是從如實現見中流露出來的,沒有一點錯誤。根本不是臆測、假想出來的,也沒有舉棋不定或模棱兩可的情況,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偏差、錯亂。而且,由於已經出現了智慧的體,之後就從這裡應著無量眾生的機緣,出現了無邊的普賢大行海,出現任運無間、不可思議的大事業相。這裡面的一切都是全體起用,任何一個都是不可思議。這樣才知道,原來親證了所知境,就會現前分齊境,這是獨屬於果位佛或者無上普賢行海的境界。

  總之,由於實證了無邊的法界,就現前了廣大周遍的普賢行海。這裡的離障解脫和作用解脫實際是本自不二的。前者是從斷德上說,後者是從證德上說,而有斷就必然有證,斷到徹底時,必然就證到徹底,一點妄執都沒有時,就全都是自在解脫。這就是我們深心向往的地方,勝解了這一點,才會發起無上的普賢行願。

(三)以什麼緣故不可思議

  這要從四個方面來說:一、事無邊故;二、理深遠故;三、事理無礙故;四、以性融相,重重無盡故。

  首先,“事”,指森羅萬象。那麼,在十差別法界裡有多少事相呢?那是極其繁多,不可思議的。就拿地獄來說,其中任何一個地獄裡,都有數不清的事相。再比如人間,單是一個地球上,就有多少國家、民族、團體、家庭,一個家庭有多少個人,一個人的一生裡有多少件事……這樣合集起來,確實多得不可計數,用思維沒辦法測到它的邊,用語言也說不盡它的量。像這樣,事相廣大無邊的緣故,成為不可思議。

  其次,理體本身是絕待的,它沒有任何相可得,不是分別心能緣到的某種固定的相,也因此,它沒有任何可捉摸處,這就叫甚深不可思議。它超出分別心的行境,所以叫甚深。你不要以為分別心的本事很大,什麼都能緣。其實,它所緣的不過是個影像,而且,它所緣的此法彼法,都落在邊上,有固定的相。但本體並不是影像,不會落在某個邊上,所以,怎麼能把分別心揣摩出的影像當成是它呢?它是萬法的本體,哪裡會落在某一個邊、某一種相上?這就叫甚深不可思議。

  之後要知道理事無礙,就是指事和理不二,以分別心難以測知的緣故,不可思議。就分別心來說,如果緣著種種事相,就會認為這裡有很多差別;如果想到了本體,就會認為它是平等不二的,那麼,無數的事相差別和一真的本體怎麼可能是不二呢?這就難以思維、擬議了。其實,法界是事理無礙的,意思就是,一切空寂,卻能顯現森羅萬象;顯現森羅萬象,卻又本性空寂,無一相可得,這就叫做事理無礙。因為它是性空的緣故,你不能作一種實事來思維;同時,由於它是緣起的緣故,也不能想成孤分的理體。總之,事理無礙的緣故,超出了思維、語言的范疇。

  最後,以事相重重無盡的緣故,因而不可思議。這只有《華嚴經》裡有廣泛的闡明,所以被稱為“別教一乘”。這是說,相即是性,性外沒有相,所以,一一事相裡都能含容一切。它所包含的相裡面,每一個又都是性,所以又包含一切……這樣互相融攝,就成了重重無盡。

  要知道,不是在性之外有獨立的相,不然它就有自己的體了。不知道的人以為在性以外有種種法的實體,其實萬法的本體唯一是它。這樣知道了,就會相信以一刹那就是性體的緣故,不是在本性外存在這個一刹那的實法,所以在一刹那中能顯出無量劫。現證的時候也是如此,就在當下顯現三世一切劫。同樣,一微塵也是無自體的緣故,這本是法界,所以一微塵裡能含容無邊刹海。現證的時候,也是一毛孔中顯現無邊刹海。諸如此類,一切相都以法界性為體,既然同是性,那彼此間就可以融通。也因此,一裡能含攝一切,裡面的每一個又能含攝一切,這就成了重重無盡。

  像這樣,懂得這些不可思議後,我們才知道所要證入的境界是什麼,或者說普賢行願希求證到的地方是什麼。不然,如果連發願的目標都不清楚,那修《普賢行願》的效果就差多了,很難如理地依著經文,念念由衷地發起至誠的行願。那就只是口頭讀誦,雖然有功德,但離要求太遠。以這個緣故,在修持之前,需要對法義盡可能生起定解。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沙發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09 10:32 引用回復

三、能入

  能入的是普賢行願,也就是以普賢行願來入到不思議解脫境界中。

  我們知道,因和果要相稱,因上沒有稱性的行願,果上就證不到不可思議境界。而其他世間的願、小乘的願、權乘菩薩的願,都不稱性、不圓遍,也就不能入於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也因此,普賢行願並不是哪個宗派特別的法,而是所有想證得無上佛果,入於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人,都必須遵循的大道。要知道,三世諸佛、一切菩薩的行願,全部攝在普賢行願中。任何成道的人,都是經由這種願力的攝持,而不斷地升進,最終證到普賢行海而成佛的。而且,這是善財童子親自在普賢菩薩那裡得到的教授,普賢菩薩還當場顯示了自己成就的果位普賢行。總之,這是所有人都應該盡未來際隨學、效法的大願。

(一)“行願”的涵義

  願和行要兼具。首先起願,然後以願起行,也就是以願來推動行,再由行來加強願。就像大鵬鳥要有兩個翅膀才能展翅高飛,或者車子要有兩個輪子才能前進一樣,行和願一定要兼具,才能趣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這裡的“行願”,指真正稱合本性的無上的普賢行願。我們說的時候一般會偏重在“願”字上面,但實際上,有了願後,就要按照願的設定來發起相應的行持。不能願這件事,行那件事,否則願和行就根本不相符。這樣的話,雖然發了願,但根本不去實行,那還算是什麼願呢?

  這就要知道,有了願就必定要有行動,或者說,願裡說的任何一項,都要不斷地去履行,要用實際行動去成滿它。比如,生生世世持淨戒願,發了之後就要用行為去填滿它,要一條一條地隨著所發的願去殷重實行。像這樣,整個大願海裡含攝的無邊行為相,都必須實際證到它,最終要度過這個願海,這就表示已經徹證普賢行了。意思就是,對於普賢行願裡講的無邊菩薩行海,如果你還沒有做到,那就屬於還在這一邊;正在實行,但還沒行持圓滿,就屬於在中間;已經做圓滿了,就表示這一條願已經完成,已經度過它了。但不能只度過幾個願,完成少部分普賢行,而是要把所有從性中發揮出的普賢行海全部完成。當然,這不是一生一世就能完成的。雖然有個別人可以即生完成全部的普賢行,即生成佛,但就一般情形來說,首先心中要有這種願力,以它作為行動的指南,之後任何行為都要隨著這個願來發起,不能是過去那種隨心所欲、無所事事的樣子。

(二)“普賢”的涵義

   “普賢”又有人、法二種。其中法上面又有體和用兩種。

  體普賢是指我們的本覺心體,或者說一真法界。其中體性周遍叫做“普”,隨緣成德稱為“賢”。意思是說,心的本體遍一切時處,一切法都以它為體,所以叫做“普”;這個體能夠隨緣顯現出無量事相,這就稱為“賢”。“隨緣成德”,指真如理體隨著各種染淨緣,而成就十法界的一切事相。隨著染緣就在生死中顯現六凡法界,隨著淨緣就會證到涅槃,從而顯現出四聖法界。但無論怎麼隨緣而顯染、顯淨,真如本體都沒有絲毫變動,這就是體普賢。

  用普賢是指體上本具恒河沙數的功德妙用。由於用是以法界為體,所以當它無礙顯發時,就能一一隨著體而周遍顯現。也因此,到了果位普賢時,一毛孔裡的光,一個音聲都能周遍法界。所謂“一身遍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一音圓演一切音”等等。那麼,從用上是怎麼得到“普賢”的名稱呢?所謂“一即一切名普,一切即一曰賢”,一就是一切,這叫做“普”,一切就是一,這就說為“賢”。

  人普賢又有位前普賢、當位普賢和位後普賢三種。這是就修道的地位來劃分的。

  位前普賢,指登地以前發了菩提心的菩薩。這是以“曲濟無遺”稱為普,以“鄰及亞聖”而叫做賢(“亞聖”,指有學位的聖者,“大聖”,是指無學位的佛)。意思是說,他發了菩提心後,雖然暫時還不能做到實際救度一切眾生,但心裡常常存有這種意樂,所以叫做“普”。其中,“曲濟”,是指不是實際能做到救濟,但心裡一直是這樣發心、作意的。“無遺”,是說他發心時緣的是法界一切眾生,沒有一個遺漏。在修行的地位上,由於跟見道的聖者相鄰,所以叫做“賢”。

  當位普賢,指一到十地的有學道菩薩。稱他為“普賢”,是因為他已經證到了法界,開始展現出普賢行了。意思是說,由於已經通達了一切法空性,所以能夠逐步地出現周遍的普賢妙行。也就是在初地時得到十二種百功德,從二地到十地逐漸增勝,到成佛時達到圓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也是要現前成就普賢大願,意思就是,往生後花開見佛,證悟無生,從開始證入法界起,就自然會流現出無邊的普賢行。

  位後普賢,指一類已經成佛,但不舍因門的菩薩。他們雖然已經斷證圓滿,成就佛位,但仍然不舍悲願,為了利益有情的緣故,隱藏了自身實際的功德,示現為處在因地修行的菩薩身份。就像在《華嚴經》裡,文殊、普賢都示現為菩薩身份,輔佐毗盧遮那佛,而稱為“華嚴三聖”,實際他們都是古佛再來。像這樣,“果無不極曰普,不舍因門曰賢”,果上徹證了法界叫做“普”,但以悲願不舍因行,現為菩薩身而饒益有情,就稱為“賢”。

  以上的品名是四十卷經(指《四十華嚴》)總的命名。單從我們這次要學的最後一卷來說,“普賢”二字分開解釋,其中“賢”,是指從“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之間的十種賢妙之行;“普”,是說以全法界心,盡法界量,也就是盡一切時處一切種類的善行。

  普賢行願是“能入”,這就如同經文所說:如來的功德,即使十方一切諸佛,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地演說,也無法說盡。要想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佛功德海,就應當修行十種廣大行願。(“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可見通過修持十大願王,就能趣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後面還說到,修學本部《普賢行願品》能夠速疾成佛。比如偈頌說到:“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可見依著十大願王來修持,決定能證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上一次由心系極樂於2014-12-10 09:27修改,總共修改了2次
板凳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09 10:39 引用回復
  遣除入普賢行願的障礙

  接著我們要談談下一個主題:遣除入普賢行願的障礙。這又包括兩種最大的障礙:一、以執理廢事障礙“賢”;二、以人法我執障礙“普”。

  這裡的關鍵是,首先要見到自身上的障礙,然後針對性地遣除,才能真正入到普賢行願的實修中。

  那麼,為什麼說執理廢事障礙“賢”呢?這是因為“普賢”表示大行,需要在一切事上顯出普賢行,事事見到普賢,最終是縱橫圓遍一普賢,處處建立普賢幢。所謂的普賢敬、普賢舍、普賢喜、普賢悲、普賢戒、普賢慧、普賢贊、普賢請等等。總之,要在一切事相上透過。但是,如果有執理廢事的偏執,不知道事理圓融,認為只要修心就可以,不必修這些事相,或者以為自己是深入理性者,不必在事修上著力。這樣廢棄了事修,單執一個理,就會出現非常大的空見障礙,導致一切事上的實行全部停止。這就是修學過程中最嚴重的一個障礙,它會使得人一分善行也不能實際趣入。也就是由於知見上的錯誤,把心障住了,以致不肯進入普賢行的修持。

  再者,為什麼以人法二我執會障住“普”呢?因為有了這兩種我執,心就已經落在妄執中,劃定了各種區域,或者陷在偏執裡,導致無法趣入周遍普賢行的立願和趣證。

  所以,我們首先要在觀念上,見到有這兩種最大的障礙,之後在自身上切實地遣除,再善巧地啟發內在的善根,對於普賢行願生起極大勝解信,再以信啟發欲樂,由欲樂發起精勤,最終念念相續地修習普賢行願。

  一、遣除以執理廢事障礙“賢”

  這又分三部分說明:一、執理廢事的起因;二、執理廢事的弊端;三、破除執理廢事的謬見。

  首先講這種偏執的來源,其次剖析它的弊端,之後就來破除這種偏執。對此,我們要歸在自心上仔細檢察,而且以正理遣除這種邪見,之後才會致力於事上的實修,而趣入普賢行的修習。

  首先講第一個問題,執理廢事的偏差是怎麼生起的?

  (一)執理廢事的起因

  1、真如原本不二

  真如是不二的,它通於三世,橫亙十方,沒有任何邊。所以非理非事,非心非物,非一非多,非邊非中。

  邊是指固定在一端上,離了邊就叫做中。既然沒有邊,觀待邊而立的中也就沒有。或者空間上有邊際才有中間,既然沒有邊,哪裡還有中間?可見真如離一切戲論,不要去想像一個真如,以心去想像、揣摩,怎麼會是真如呢?真如中也沒有一和多。雖然也說到“一真法界”,但這是以“不二”而說“一”。不要想,這裡真能找到一個“一”,一和多也是沒有的。所以,一切本來不二。

  2、以無明起了“二”現

  實相本來是不二的,但是忽然一念無明,自己不明了,就立出了境,心就妄動起來,這就是行;有妄動的行,就在阿賴耶識中熏建習氣,就成了妄識;以妄識的力,就出生名色等,再緣著名色,就成了能所對立的“二”,或者心和物、理和事就分開來了。這全體是無明系統裡的事,總的都是愚昧,都是妄覺。

  3、隨之出現的兩種偏差

  像這樣把理和事看成“二”之後,就認為理外有事,事外有理。這又有兩類:一類是執理廢事,守著一個單獨的理,廢掉了事;另一類是執事昧理,執著種種事相,認為心外有這些法,迷昧了理性。這兩種偏見,各有各的流弊。

  執理廢事的人會說:“心即是佛,心中有淨土,何必生西方?”還有“心好不用持齋”,以及“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等等。像這樣,單單守住一個孤分的理,不做事相上的善法。

  其實,事和理本自不二,但我們硬要用自己的小腦瓜把它扯成兩段。其實想想也好笑,我們這麼喜歡搞戲論,但搞了之後,還常常把自己弄糊塗了,已經陷進去,還自以為很對。這就是第六意識發達者的特點。

  (二)執理廢事的弊端

  現在要認識到執理廢事的弊端。首先要知道,這種流弊來源於他的思想。他想出了一套理論,一直抓住這個,然後就波及到行動上。其實,行動是外在的一種表現,裡面的主宰是思想。所以,思想是賊頭子,行動就是下面的小賊,賊頭子一驅遣,那些小嘍啰緣T甲鍪鋁恕>拖袷蘭淥檔模爸斗腫恿斕既褐凇保涫擔爸斗腫印本褪侵肝頤悄讜詰乃枷耄壞┘峁蹋突嶂富由砜謐齔齦髦中形8鋈聳欽庋緇嵋彩僑鞝恕

  這裡是說,執理廢事的人思想出了問題,或者說見解上有了偏差,他執著了一個空見。其實這很危險,就像佛經上說的:“寧執有見如須彌山,不執空見如芥子許。”寧可去著有見,認為這個有那個有,有因有果、有善有惡等等,這樣雖然見解不高,但至少不會墮落。但如果執著空見,說無因無果、無善無惡等等,然後不去斷惡行善,肆意放縱煩惱,那就很可怕了。

  有見和空見這兩個都是不正見,一個偏在有邊,一個偏在空邊,都有流弊,但相對而言,空見的流弊更大。因為你著在有邊,著在事上,見解是不圓,認為是理外的事,其實並沒有理外的事。雖然這樣著於事相,但因為事當中它有屬於功德的,不全是煩惱的,事上能分清善惡、好壞,然後會想到我要做好的,多做功德等,這樣對自己還是有利。但如果著在空見上,著在單分的理上,就認為心外沒有法,何必做這些?既不用斷惡行善,也不用求生淨土,更不用發什麼普賢行願。一切都是心嘛,心外無法,心善就是吃素嘛,心淨就是淨土嘛。心平何勞持戒啊?心直焉用參禪啊?

  這樣子的話,就落在“執理廢事”的險道裡了。由此一來,就認為普賢行願這麼啰鄶n惶滓惶椎氖攏鴕桓齠疾幌胝嫘娜プ觶簿投樵諭緲丈狹恕8檔那榭鍪腔岵ξ摶蜆銜揮幸蜆薄⒌痢⒁⑼嘉匏降模飧雋鞅拙痛罅恕

  知識分子就喜歡談高深的理,容易執著一個空理,而廢棄事修。什麼持戒、供養、禮拜、求生淨土等等,他都會舍棄不做。而且很容易犯狂病。一落了狂病,就容易下地獄。因為這是根本性的問題,見解是王、行為是臣,所以一定要講明這個執理廢事的流弊,才能挽救這些人。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地板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09 10:45 引用回復
  (三)破除執理廢事的謬見

  有些人認為:一切唯心,心外無法,俗話說:“心好不用持齋”。但豈不知心物本來不二,不能脫開物單獨說心,所以現在要糾正這種偏見。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執理廢事。這種人並不是真的契了理,而是執了半邊理,執了一個偏的、不通的理。這就成為他見解上的一個腫瘤,必須要割掉,不然會出問題。換句話說,他所執的理其實並不是真實的理,而是偏理、謬理。只是他仗著有世智辯聰,第六意識比較發達,文字習氣重,也就是第六意識善於緣著文字轉,所以容易分別很多,能發表很多言論。

  要知道,那只是他執持著自己的我見,並不是真正悟到了真理。真實中心物本自不二。我們起的哪個心能離開物呢?(真如中,哪有心和物的差別呢?哪有心和物脫離呢?這兩點,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漢文的“心”字有很多涵義。比如說一棵包菜的菜心,這屬於物理上的“心”(空間上的中心位置)。說心肝肺的“心”,就屬於生理上的心(生理機體上的核心部分)。說心理上的“心”,可以指代感情、意志、意識等,這些都屬於心理上的心。就像現在的心理學,頂多說到妄識系統裡的前六識心,對於第七識、第八識,就根本說不到了。

  但佛法裡講的“心”,就不只是這一點。如果說唯識,那在妄識系統裡又有不同的意義。原本在心、意、識裡面,“心”指第八識,“意”指第七識,“識”指前六識。但運用時經常混用,比如有時候說到心,是指第六意識。再說,還有真心和妄心。心境對待的心指的是妄識心,而妙明真心的心,就是指真如理體,不偏在任何一邊。

  這樣的話,如果說哲理的心,那它就不落在物理、生理、心理任何一邊上。哲理就是妙理,它指的是真如妙心,根本不屬於心物對待的心的范疇,所以,不能把真如妙心跟物對立起來看,或分割開來看。也因此,佛法裡講的唯心並不是世間的唯心論。世間唯心論裡的“心”指和物對立的妄心,而佛法究竟講到的“心”,指的是真如妙心。那麼,在性宗裡,也常常提到“心”字,也會辨別心的真妄,說到妄心和真心。像《起信論》裡講到自性清淨心,《大乘止觀》裡也說,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這些就叫堅實心,其實就是法界或真如。

  我們說眾生在佛的心中,這個“心”指的就是真如心。“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都是指真如心。所以,你不要搞偏了,認為自己已經悟到了真心,說“唯心淨土,不必心外求法”,其實你那只是妄心、是生滅心而已。你說“唯心淨土”,那這個淨土是在你的心臓裡,還是在你的妄想心裡?你妄想心裡會有一個無邊無際、萬德莊嚴的極樂世界嗎?如果有,那拿出來看看。哪裡會有?你那只是緣慮心,屬於妄心,根本不是真心。

  而且要知道,這些把理執偏了的人,比那些執事昧理的人更可憐。因為他會墮到空邊,最後發現自己兩手空空,到閻羅王那裡審判時,再怎麼說一個“空”字也是毫無意義的,根本過不了生死關。而執事昧理的人還能不虛入品之功,比如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雖然他在理上不通,但真心想去極樂世界的緣故,最後就一定能去。

  總之,執理廢事就是因為理上沒認清,不知道理到底是什麼,只抓住一個“唯心”的詞句,然後高談論調,實際根本不知道“唯心”的真正涵義。所以,不要認為離開物有心,離開心有物,這些都不對。任何一個心現起的時候,是既有心也有物,這兩個沒辦法分開。

  再說回來,剛才說“心好不用持齋”,那我就問:你說的“心”屬於哪種心?是屬於菜心、心臓等物理、生理的心,還是屬於心理的心?如果是心理的心,那具體是情感、意志、還是哪種意識?或者是屬於心物對待的心,還是屬於真如心?其實,就是一般來說,他指的就是第六意識。然後繼續問:既然你說“心好不用持齋”,那你的心好到什麼程度可以不用持齋呢?是持齋之後,你的好心會變成壞心,所以不用持齋嗎?還是持齋之後,你的心會變得更好呢?這樣仔細看,就知道他的想法很簡單,他說的其實是很粗的分別心,或者說是執持了一個謬見。

  像這樣,如果染上了執理廢事毒,那不僅是持齋,一切善事就都會停止。因為他會覺得只有一個心,心好了,其他外相上的事就全都不用做了。以此類推,既然“心好不用持齋”,那麼五根對五塵,“眼好不用色”,所以供奉佛像也沒必要;耳好也不用念誦,像誦經、持咒、念佛等就都不必了;而且“鼻好不用香”,不用給佛燒香;“身好不用觸”,也不需要禮拜了。像這樣,他以一個唯心為理由,會拒絕事相上的一切修行。

  這就是他自己在劃分界線。把禮拜等劃定在心外,認為這一切都是心外的法,跟心沒有關系。所以現在只要守好心,其他善事一律不做。他會說,心好就行,何必去禮拜,禮拜木偶做什麼?豈不知禮拜並不離心。他認為在禮拜之外有個心,自以為心只在裡面,物只在外面,然後以內來拒絕外,就像以主來拒絕賓,結果就成了自己拒絕自己。

  雖然心是主,物是賓;理為主,事為賓,但其實主賓是不能分離的。也就是說,依靠心才出現了各種行為、語言等等,不是離開心單獨出現的。所以要知道,理就在事中,事反映了理,不是說心好不用禮拜,其實禮拜正是證明你心好。

  另外,既然你把心和物劃分得那麼清楚,你說心在內,物在外,所以我們以內拒絕外。那我就問:心和物的界限是什麼?哪個區域屬於心?哪個區域屬於物?你能分得出來嗎?

  這時候有人就會回答說:以身體作為界線,身體裡面是心,身體外面是物。

  既然你這麼認為,身體裡面是心,外面是物的話,那古人說的“執事敬,與人忠”該怎麼解釋?大家都知道,敬和忠就體現在事情上,也就是通過做事才能體現他的恭敬;看他與人交往,才知道他是否待人忠誠。如果像你這麼說,事和人都是外面的,敬和忠才屬於內在的心,那這事就說不通了。想一想,真的有一個離開事和人,獨自成立的敬和忠嗎?其實,這只是你硬要劃分出內外界線,它本來是沒有的。因為,忠就體現在與人交往上,敬也要在行事中才能顯示出來,心和物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像你說的那樣,要舍掉外在的物,那沒有任何人和事的話,你的忠和敬,又該體現在哪裡呢?

  所以,有內在的心就一定有外在的表現,而外面的表現正體現出內在心的狀況,哪裡能分得開呢?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一個成語——“怒發沖冠”,形容內心極為憤怒,以至於頭發豎立,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你看,頭發和冠不是外嗎?裡面一怒,外面就沖冠了,內和外真能分得開嗎?如果心和物真能分開,是獨立的,那盡管心裡憤怒,頭發跟它有什麼關系,應該不會豎起來才對。既然發怒的時候,全身的肌肉都跟著緊張起來,頭發都豎起來了,那你說,心和物是二還是不二呢?

  而且,當人生起羞慚之心時,身體裡的血液就會上漲,臉馬上就紅了,這不就是內心的體現嗎?如果像你說的,物一定在外,心一定在內,那內在起羞慚心時,身體就應該沒有任何反映。再說,男女相愛時,彼此眉目傳情。那時候眼睛是看著外面的,但傳遞出來的是內心的感情。還有,大家熟悉的“望梅止渴”,內在起了吃梅子的念頭,外面口水就流出來了,所以內和外是不二的。由內在想梅子的心導致外在流口水,流出口水就是內在心的體現,可見心和物是分不開的。

  現在佛法上最普遍的修行,就是《普賢行願》裡的七支。從禮敬支一直到回向支,都是在積資淨障,增長善根。由於這些都是事相上的行持,那麼對於禮拜,有人就會說:佛在心裡,何必向外禮拜?供養也一樣,他們會說:諸佛福德廣大,一切受用自在,我們還拿香、燈、衣服等去供佛幹什麼?供養就在內心,哪裡需要在外面做?再說稱贊如來,他們會說:佛的功德無量無邊,即使我們有廣長舌,在無量劫裡作贊歎,就連佛的一根毫毛也贊歎不完的。所以,這事就在自己的心,哪裡需要口裡去贊歎呢?說到懺悔,那就是:罪從心起將心懺,何必去發露?說到請轉FA輪,就會說:佛轉的是無著FA輪,是無二FA輪,既然轉的FA輪都是空性離相的,何必再請呢?既然內心都不用請了,那口裡祈請做什麼呢?然後請佛住世,他們就說:佛本來常住,哪裡需要再去恭敬祈請?或者說,心裡面誠懇地請就行了,不必合掌、跪地,口中請白等等。說到回向眾生,就說:心外沒有眾生,往哪裡去回向?

  像這樣,這些執理廢事的人很有一套理由。這就是知識分子的通病,而且具有傳染性,很多人都喜歡這麼說。那麼,對於這七支,他們說起來好像很有理,似乎一切事相都可以廢掉。但你去問問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嗎?普賢行願的意義真是你說的那樣嗎?其實,只要細讀《普賢行願品》,自然就知道他已經出現嚴重的偏差了。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5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17 09:00 引用回復

二、遣除我執的障礙

  修學普賢行願,就要開展出自心本具的無邊善德,這就與我執習氣正好相反。如果一味地隨順自己的習氣,那任何普賢行願都只會流於表面——既不會真正發起願心,也不能勵力行持妙行。

  要知道,人基於自私心理,就會起惑造業,發生各種損害他人的心態、行為,這就障蔽了自心本有善德的顯發。發普賢行願是一種無上的覺悟,這就必須一反過去那種“我”字當頭的心態和行為,不能再隨我執而轉,那樣只會把自心陷在一個非常小的圈子裡。想一想,念念都是“我、我”,心完全被一個狹小的私我占據了,怎麼能使得真心起用,開發出周遍法界的性德呢?這樣的話,他肯禮拜三世一切佛嗎?他只會認為,那些都是“我”之外的,我怎麼會去禮拜別人?豈不知,這只是自心假設的一個“我”,根本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一定要把這個“我”放下,才會知道自己的本性橫亙十方、豎窮三際,一切都在真心中,萬法本來同體。這樣舍掉了“小我”,才能發起周遍的普賢敬、普賢贊、普賢供、普賢懺等等。

  換句話說,能夠勵力地發普賢行願,或者說至心希求普賢行,從心底湧出這種善根的話,就能極大程度地消業、增福,迅速開發出本性的功德。這也是證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一個最有力的因素,是最直捷的因緣。就像後面偈頌所說,這是三世諸佛贊歎的無上行願,它攝盡了一切最殊勝的願行,已經達到了無上果位不可思議的境地,是我們生生世世要隨學的內容。為了證得這樣殊勝的普賢行而作願、印持善根,就是無上的回向(“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這是在凡夫地以勝解信就能修學的地方。那麼,怎樣才能一心勵力地在普賢行上運心、作意,不斷地在心中立願呢?這就要從現在開始,破除障蔽本性的元凶——人法我執。

  (一)我執習氣與普賢行願完全相反

  1、隨順我執發不起普賢行願


  有我執就不會有真正的善法。即使做的是善事,但由於是以滿足自我為出發點,雖然相比於造惡業要好一些,然而從更高的層面上看,還是念念執著“我”、順著“我”的緣故,哪裡是真能從生死苦海裡解脫的善法呢?這時候,心仍然處在我執的圈套中,做一切事都是為了維護這個“我”。所以,凡是不合我意的事,比如要舍棄私我,隨順眾生,要認錯、隨喜等等,就全都不肯做。

  現在的關鍵是,不能再隨順我執習氣,否則根本無法發起普賢行願。要知道,普賢行願是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也是最關鍵的一種發願。沒有這個內涵,就不能進入大乘道,更不會證得佛果。一旦真正發起了這種願,讓每條願從自心中開展出來,從此之後,順著所發的願去行持相應地位的同分之行,就步入這條大道了。這是我們現前就可以做的事。否則一直不肯發願、起行的話,始終也只是旁觀者在評論而已,哪裡能實際進入普賢行的修學呢?所以,是否肯去摧滅我執,不再隨順我執習氣,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抉擇。這必須在自身的心念、行為上有一個大的轉折。

  其實,修道就是在自己內心深處“鬧革命”,要時時跟自己頑固的惡習作斗爭。當然,一開始肯定很難,修到忍位以前,惡習的勢力都很強,所以一開始我們都是“常敗將軍”。只有自己咬緊牙關,有一種志氣要沖過它,這樣堅持不懈地修下去,一旦達到忍位,對於甚深法性有了堪忍性,就能忍可不動,而不被惡習氣所戰勝。

  那麼,成辦這件事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有普賢行願。行願力一起來,無上的普賢行就會成為自己一心向往之處,這樣善心就不會被我執惡習埋沒。相反,如果沒有這種勵力隨學的心,那善的力量就很薄,心就會隨我執而轉,也就很容易被惡的習性障蔽住。所以,無論何時何處,做什麼事,心中都要有普賢行願,或者說事事都要以普賢行願來攝持。也因此,它成為一切修法前後的大儀軌——前面要以七支來積資淨障,後面要以願海印持回向。

  像這樣,對這一點得了勝解後,就會非常珍重地在自心上立願,時時都會這樣提醒自己。如果心中沒有普賢行願,那整個生命就會沉溺在罪惡、愚癡、狹隘等的狀態裡。一旦有了行願力,它就會提醒我們時時往法界回歸,時時記得自心本具的普賢體用。眾生的心本來具有體普賢、用普賢。只要能記得,然後盡量提起,那時時處處就是“普賢”在發揮效力,這樣自然就勝伏惡習的力量了。

  總之,惡習都是基於我執而起,如果能隨順普賢行願去起心、行持,這樣就能迅速拓開你的胸襟。行願一開發出來,我執的勢力頓時就減弱了。但如果願力不強,那很快又會被我執“幹倒”,心又局限在一個小小的“我”上面。所以,我執跟普賢行願就像敵人一樣,完全相反。

  2、現代人的顛倒狀態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心態和行為已經深陷在迷惑、顛倒當中,體普賢和用普賢全睡著了,內在的“指揮中心”完全被我執心占據,任由它在裡面瞎胡鬧。而我執習氣跟普賢行是完全相反的。它會說:你們都要禮敬我,最好的贊歎要對我說,功德要全部回向給我。像現在人說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好東西都必須供養我,我的東西憑什麼給你?或者說:我能有什麼錯?都是他們不對,難道還要我去懺悔?還會說:都什麼年代了,還要行跪拜禮?跪下去多丟人,這麼不尊重人權!以及:為什麼要像佛那樣持戒、苦行,折磨自己?學那一套幹什麼,自由自在就是解脫嘛……諸如此類,都是非常囂張、狂傲的我執心理,這種心態非常惡劣。其實,說得直白一點,心只要還隨順我執而轉,就會認為“老子是天下第一”,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這樣怎麼可能發展出善心呢?

  3、普賢行是究竟的善法

  就像法王如意寶在《懷業時語》裡講的,一切世出世間法的究竟心要就是善心。而善心達到極致就是普賢。所謂“普賢”,就是指在一切行為中,全都是賢妙的本性力用的發揮。也因此,最大的道是普賢行;無盡的果是普賢位;最勝的因是普賢願;最初的佛是普賢王。到了最後,不但顯現善的相是普賢,就連現為惡的相也是普賢,這就更加不可思議。

  不僅如此,一切道場中都安住普賢,十玄門全部是普賢,萬卷《華嚴》說的就是一個普賢。我們首先要在全部經文裡看出普賢,之後在一切時處中,都要知道那就是普賢。想一想,全卷經從前到後能看出一個不賢的字嗎?把身語意碎為微塵的哪一分是不賢的?是不是所有世出世間的善心、善行、善果全都攝在裡面,而且最終達到極致了呢?

  要知道,一個人真正想要行善,心裡萌發了行善的意樂,這就是道的起點,從這裡一路開展下去,則一切無不賢善。所以說“心善,地道亦善;心惡,地道亦惡”,有了善心之後,由善心而啟開的一切地道就決定都是善。這裡是說,最大的善心就是普賢行願。當圓滿了善的所有內涵,最終證到遠離人法二我執的系縛時,就到達了至善之地,這也就是果位普賢的境界。由於這個原因,一旦有了向善的意願,那時自然對於普賢行願會非常好樂、歡喜。像有些人,一看到《普賢行願品》就很歡喜,就是因為他有那種向善之心,而《普賢行願》裡講的全都是善,而且是善的總集。

  像這樣,首先要對於善法有一種歡喜、希求、向往之心,成為有行善欲樂的人,在這個基礎上,才會對普賢行發起一心希求的願心。如果心裡連行善的願望都沒有,那就根本不可能發起普賢行願。

  那麼,真正有了普賢行願後,還要用實際行動把這個願填滿。對於現前能做到的,就要隨分隨力地去做,暫時還有一點障礙做不到的,也要發願盡快做到。這樣的話,像是禮敬諸佛等,每天都能做,這樣就天天都在善法裡,天天都有清淨莊嚴的生活,舉手拈來全是善,待人處世都是善,時時都在善法當中。這時,善心就會占據你的內心,也就不會有反方面的損人、害人等的心。

  而且,這種善心也不只是單分的內容,這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內涵。只要自己有一個覺悟,能夠看到過去都搞錯了,全是顛倒的,之後一順過來,不再隨順我執而埋沒善心的寶藏,這樣一切時處都能行善,可以不斷地開展出普賢行。比如,以後無論到哪裡,再不像過去那樣,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放下自我,去敬人、禮人、贊人,懺悔自己的過失、隨喜他人的功德,還會供養佛,請一切善知識住世、請轉法輪,並且時時隨順眾生作利益,每天都向佛學習,無論做了什麼善法,全都回向一切眾生和無上佛道等等。這些都是善法,你懂了以後隨時都可以做。

  這裡努力去做,就能逐漸從難到不難,要做的就是把原先顛倒的我執習慣反過來。原先念念執著“我”,也就不會去真心地禮敬別人,只允許別人禮敬自己。現在就要知道,那樣做是完全違背了自心的體普賢、用普賢,最終肯定要遭報應,也就是會繼續沉淪在我執造出來的輪回裡,無有出期。所以,不能繼續聽從我執的擺布,繼續過那種罪惡、顛倒的生活了。也因此,從今天起就要發普賢行願,每天都要以念修來提醒自己,然後就按那麼去做,能做一分是一分。

  這樣不斷地開展,最後在你的境界裡就全都是善,而沒有了惡,也就沒有了苦。而且,不必另外尋找樂園,莊嚴自心就是莊嚴國土,晝夜都住在善心善行裡,這就是最好的營養品,它使我們無時不安詳,無處不自在,這就是真正得到了善的受用。而且,這種善的力量能不斷地發揮出來,使任何跟自己接觸的人,都得到善的加持。

  像這樣,學習普賢行願,最終會把自己的生活全部轉成善。這就叫“大變活人”,才算學得精彩。其實,學法的關鍵就在於隨著因緣來發展自己內在的善心。無論學什麼,怎麼講,關鍵要看聽者有沒有開發出善心,如果學成了一片死的,那學得再多也沒有大的意義。要知道,法在心裡顯出來了,就表示心已經會到了法;如果還沒有顯出來(心上還沒出現這個法),那就心是心、法是法,成了二者分離。其實一切法就在自己心中,而佛菩薩的聖教就是最好的把你引回法界的方便,所以教法叫做“法界清淨等流”,都是不可思議的。

  4、以聞思對於普賢行海開啟信解

  我們的生命就是由一系列的誓句組成的,這就叫做“誓句身”。意思是,在世俗的緣起上,通過語言,把每一句誓願的句子都植在自心上,自己的心對於法道有真正的確認,而且是真正起了勝解信和行願力,這樣誓句就納入在心相續裡了。有了這個以後,哪怕你已經昏迷,甚至到了後世,它還會一直起作用。或者說無論到哪裡,就是這一條條的誓願在起作用。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在聞思上對無上的普賢行海得到確然不拔的定解,生起無法奪走的信念。這樣,對於普賢行願是非發不可了,對於無上菩提會有猛利的求證欲樂,再沒有比這更殊勝的事了,這樣也才有本經後面說的“一心渴仰”。所以,現在就要致力於這一點,這是在凡夫位最關鍵的事。一旦真正達到了,確實會實現極大的意義。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最初是會有些困難,但只要有了信解和欲求,後面自然會開展出無量無邊的功德。像本經後面講到的“五種果”,那是不用想就自然會出來的。現在我們為什麼念了這麼多,還一直沒出現大的作用呢?這不是願王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的心還處在封閉、頑劣的狀態中,這樣內心像是一塊堅冰,口頭上很簡單地念念,怎麼可能出現大的效力呢?所以,現在就要以智慧的強光,用一種抉擇力,把障蔽自心的那些邪執、自我主義,包括各種現世的謬見等全部破除。這些就是滲入在我們意識深層的病毒,就是這些我見等的顛倒執著在障蔽自心,不掃除的話,就會一直在裡面作障礙,使得心很麻木,導致內在的善根機體沒辦法正常運行。

  總之,現在就要在這上面著力,信解一開出來,到後面正式講解經文時,那確實像火上澆油一樣,善心會不斷地發起來。其實,這個法的力量相當大,一旦真正相應了,再念的時候,那確實是從心中奔湧出來的,這跟有口無心地念兩句根本不一樣。所以,這事就看在緣起上能不能切中要害,只要切中了要害,它的開發性是極大的。

  5、珍重執持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品》這部無上的願文,能夠賜予我們極大的加持。這也要看個人的善根程度,自己的善根越深,得到的震動就越大,開發出的功德也越大。如果能達到像善財童子那樣的意樂,對於大菩提,或者無上的普賢行一心渴仰,這樣一得到普賢菩薩的加被,頓時就有極大的超越,很快會證到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就像前面介紹這部法的緣起時說的那樣。所以,這是無盡的大寶藏,它蘊含著無量無邊的啟發善心的力量。

  現在大家已經遇到了這部法,那就不能再錯過,每天都要非常誠懇地很用心地來修持。只有我們心裡起了真實的意樂,一心想以願文來開發自心的普賢,想把自心善的力量都發揮出來,達到如饑似渴、夢寐以求的地步,時時不肯放舍,一心一意地執持,這樣普賢行願才會成為自心當中的願力,才會出現不可思議的極大利益。像這樣,每一天都要在這上熏修,經過了一生上萬次的熏習,確實會成為上品往生的殊勝因緣。所以,現在就要開始重視發普賢行願,到了生死關頭,就是這股力量在引導著自己的心往法界回歸。而且,依著經文不斷地這麼發願,你的心就絕對不會走到別的地方。

  懂了這一點後,就要把它作為自己一生的功課,而且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盡可能地刻在自己心上。以後,不再按照過去我執的模式去串習,而是按照普賢行願去串習。串習成經上說的整個一套的普賢菩薩的運心方式,一碰到什麼就按這麼起心,就按這麼發願。一旦串習到了堅固程度,心中的運行系統從根本上發生了轉變,普賢行願就開始成了生命內在的指揮核心,由它時時發號施令,這樣的話,你的心就會一直朝著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的方向走,不可能走到別的地方。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6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17 09:13 引用回復
(二)破除我執而隨學普賢行願

  1、凡夫位就可以隨學普賢行


  《普賢行願品》裡講的內容,我們現在就可以實行。雖說登地以後才能實證到,但現前凡夫位就可以有它的隨順分。所以,不能因為這是高位的境界,是佛果地的行境,就認為我們現在只是念念,最多相似地作意一下,其實並非如此,否則的話,何必對凡夫說呢?而且,從後面的經文來看,《普賢行願品》基本是為我們這個世間的凡夫說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首先就要把普賢行願確立為自己成佛的行願,然後發一個每天都要在這上實修的心。之後每天都是以隨分地修持普賢行來度過,讓自己完全活在普賢行願當中。比如說,每天都要禮敬、稱贊、供養、懺悔、隨喜,乃至回向等等。你能這麼去做,時時都有供養、隨喜、回向等,你的生命就會變得非常莊嚴。這是你內在的體普賢,隨著一分覺悟而出現的用普賢。這樣逐漸地修下去,最終會達到一切時處無不妙善。在你的生命境界裡,就會顯現出極其不可思議的大用。這都是純善的,妙善的,契合本性的,不帶煩惱性的,因為有煩惱就障住了本性普賢力用的發揮。

  而這又要透過每天念修《普賢行願》來實現,否則就會提不起,更沒辦法趣入實行。比如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不時時提醒自己的話,在見到別人時,就只會把他當成平庸的凡人,不會想到他跟自己是同體的,他就是三世佛,應該禮敬。不但他是三世佛,任何一法都是法住法位,本身就是法界,所以一切皆是佛,一切皆應禮敬。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能夠這樣運心、作意,你就真正活在普賢行願裡了。

  2、轉變自心而隨學普賢行

  我們現在要走普賢行願的路,這就必須在自己的心念、行為上有真實的轉變才行。那麼在十大願王裡,比如常隨佛學,就要學習本師毗盧遮那佛,從初發心起,不惜身命,布施頭目、腦髓等,就像《賢愚經》裡記載的那樣。而且為了求法,無數次地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等等。像這樣,自己心裡現前就要發隨學的心。並在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去實行,這樣一點點地開發,最終就會完成佛道。如果一直順著我執,以自我為中心,那就完全背離了本性。搞來搞去,也無非是把自心更牢固地鎖在執著自我的樊籠裡,最終只會葬送自己的前程,甚至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飽受無窮無盡的苦,這又何必呢?

  再比如恒順眾生,這完全是大慈悲心,是一種大體貼,是天下最好的心。這就不能順著自己的習氣,而是要對於全法界的一切生命,都有一種真正珍惜、愛護的心。而且,要隨著他們的根性、意樂、習俗等,以各種承事、供養等,做最恰如其分的幫助。這種幫助不是搞世間法,而是為他指明正法的道路,讓他從此遠離過去那種匱乏安樂、備受苦惱的狀況。

  像這樣,我們只要從前到後仔細地看一下《普賢行願品》,心裡就會很明確,這確實是最周遍的、最賢善的,這裡的一念一行無不是“普賢”。我們有善根的話,一觸到這些自然會覺得很好,知道自己就應該這樣來隨學、效仿。這就是我們轉變自己心態、行為的地方。

  3、現代人修學普賢行的障礙

  現在很多人由於沒有因果正見,做什麼事都是隨順自己的習氣,而不願意隨學正法。這種人肆意放縱煩惱,對於散亂、放逸、懈怠等的各種惡習無不寬容,對於應行的很多善法卻完全拒絕。這就不是真心學法的人,也根本不能進入普賢行願的修持。

  (1)我慢障礙禮敬

  普賢第一大願就是禮敬諸佛,這就跟世人以我執心唯一尊崇自己,以及隨順我慢的習氣完全相反,修法的要點就在這裡。

  心懷我慢就無法禮拜,就像現代人說的,我怎麼可能給別人下跪磕頭?這麼丟臉、沒尊嚴!但要知道,禮敬是世出世法的開端。在世間法上,過去兒女都要給父母磕頭,學生要對老師磕頭,包括學一門技藝,都要向師父磕頭,由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敬和感恩。出世間法的方面更是如此,普賢行願就是以禮敬為首,禮敬沒有實行,連起碼的誠敬都沒有的話,後面的行持就根本談不上。

  其實,外在的禮敬就是為了引發內心的誠敬。就像印光大師說的那樣,竭誠盡敬才能得到真實利益。現在很多人由於業果愚,加上我慢、放縱的惡習,導致對於放逸、懈怠以及各種惡行無不縱容,對於禮拜,乃至從中開展出的無量善行無不拒絕。觀察心上的善惡業習時,發現多數都是非常下劣的心行,這就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只是繼續徒口誦空文,而是要在自己的心行上切實地檢討、改進,這樣才有實義。

  曾經有祖孫三代去寺院裡見一位師父,奶奶很快就恭敬磕頭,媽媽還能合十,但到了孫女那裡,就連頭都不肯低下,可見三代人的差別。這是因為越到後面,時代越惡濁,人們心裡的“自尊”意識就越強,其實這是我慢煩惱增盛,用“自尊”二字來粉飾而已。換句話說,對自我的執著越重,人就越看重自己,也就沒辦法對有德之人生恭敬心。以至於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在取舍上極其顛倒,這樣想在佛法裡得到實益就非常困難。

  (2)偽修法的狀況

  對於普賢行願裡的每一種,自己都要有確信,不但要有信解,還要去實行,而且要把它推展成一個最大量的行願之王。但如果最初的因地不真,那念誦時就不是由衷而發,這樣的話,一念就汗毛豎立,全身的氣脈都開張,顯發出極大的善根功德就很困難。

  其實,很多人即使表面能禮敬等,也只是外在的一種假裝,內心裡面還深藏著很多我慢等的惡習,這就是偽修法的狀況。比如,一個人去見自己的師父。剛認識的時候會跪下,給師父磕頭;過一段時間,他來了就直接坐著;等時間久了,看到師父來了都不起立,變成了平起平坐。這是很普遍的現相。說明他心裡對因果律沒有勝解,更沒有發起普賢行願。所以禮拜只是表面上做一做,或者只是一時假裝,時間一長就暴露了。

  這就看出,我們有很多要改進之處,能折伏一分我慢習氣,就有一分進步。要知道,修行就意味著要粉碎自我,要把過去那套我執系統裡的事全部破除,否則就發不起普賢行願,也就沒辦法獲得新生。

  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修行流於表面。真正用高倍顯微鏡的智慧去探測內心世界時,發現裡面充滿了我執、我慢等的癌細胞,而且結成了各種各樣的邪見瘤體,一點沒有消除,甚至還在不斷地擴散。所以,現代人要真正一步一步地實修上去就很困難。因為他的邪執太堅固,這就必須有極大的法的力量才能穿透,還要持續不斷地堅持,而且不能改變次第,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這樣經過長期的修行,裡面才會有一點開始化解的相,正面的力量從心裡生起來,才能除掉那些惡習。

  4、發普賢行願能夠破除我執

  種種惡習在根源上都是由我執引起的,而普賢行願能夠強有力地破除我執。行願一起來,能能很快地消業、增長善根,就是因為心裡有了正氣,已經不再認同過去那個“我”了。

  分別來說,禮敬能夠折伏我慢;稱贊可以破除惡口以及不願意揚人之善的習氣;隨喜能消除見不得別人好的嫉妒品性;懺悔要認自我的錯;供養可以摒除自私自利的習慣;恒順眾生能破掉以自我為中心……像這樣,所有的普賢行都完全跟我執相反,不但反過來,還要讓它圓遍地展開,開展到無處無時不善。

  現在我們起步來學普賢行願,首先就要把過去的錯誤認識扭轉過來。不要再認為,禮拜等有損我的自尊,有這種想法就根本沒辦法入道,只能與法絕緣了。要知道,我執是一切雜染法的中心,是雜染王國裡的皇帝,由它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心態和行為都不賢善。那麼,現在就要把它轉過來。要轉成賢,破掉人我執;轉成圓遍的普賢行,來破掉法我執。這樣我們的佛性就開始發揮它的妙用了。過去由我執發展出來的雜染法,就像水凝結成了冰,是堅硬的、冰冷的、刺人的、不流通的,它不願意展開,所以不會出現大用,只能出現邪用。一旦善根發起來,用普賢行願的強光去照它,過去的堅冰就開始融化了。

  總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正義的普賢和一個邪惡的我執,如果能通過正義和邪惡這兩方的交戰,把過去邪惡的我執習氣消掉,那這個人就開始覺悟了。從此就會往普賢行願的道上走,而且從現在起直至盡未來際都不會改變這個行願,他的一切心態、言行等,就全都納入到普賢行願的正軌中了。

  5、我執障礙普賢行願

  (1)放縱煩惱惡習的過患

  障礙普賢行願的就是我執習氣。譬如說禮敬諸佛,如果內在有我慢心以及放逸、懈怠、隨心所欲等的惡習,就會對於各種惡劣的心行完全寬容,對於善行絲毫不肯做,這樣就成了修禮敬的障礙。

  具體是怎樣寬容放逸等的煩惱呢?首先,像是修加行時必須的十萬次大禮拜,就肯定不願意修,認為這太辛苦了,幹嘛要讓整個身體都匍匐下去,還要進行那麼多次?豈不知這麼做正是在破除我慢,引發內在的恭敬心。沒有這種具體的行持,哪裡會憑空冒出來恭敬心呢?即使坐上一萬年,也還是心存堅固的我慢,發不起恭敬之心。

  而且,不但不會進步,還會導致退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如果不策勵自己往善的方面努力,就自然會順著我執習氣發展,這種後果就很可怕。比如拿一年前跟一年後對比,看看他的心怎麼樣了?煩惱對治了嗎?善心開展出來了嗎?都沒有。反而是我慢心越來越大。也就是學的法越多就越傲慢。他會認為,你看我現在什麼都會了,沒有人能超過我,他們都是笨蛋。或者說,我現在已經是大自在了,哪裡還需要修基礎法?就這樣,完全發展成了自我欺騙。到最後就變得極其放逸、散亂,為所欲為,甚至肆無忌憚地放縱貪欲和惡習,後果會到不堪設想的地步。

  人就是這樣在不斷地縱容自己,不斷地墮落,到後來不但對於十萬次五體投地的大禮拜拋棄不修,就連日常的小禮拜也都不是恭敬地去做,最多只是敷衍了事而已。這種惡習有很強的傳染性,很快,所有的善法就全都會成為表面應付。

  這就是現代人修法困難的原因之一。由於恭敬心沒有凝固,沒有成為秉性,導致很難持續地把善法修下去。特別強調的時候,可能會提起一點善心,修一些時間,但也非常短暫,可能只是堅持幾分鍾,或者是幾個小時、幾天,一不強調就又恢復老樣子,這就是我們現前修法難以進步的地方。但越是難,就越要在這上面改過,否則心轉不過來的話,是根本修不上去的。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7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19 13:15 引用回復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8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23 10:21 引用回復

(2)從實際行動做起

  那要怎麼改呢? 這就要從現前的事相上做起,它行持起來比較容易,而且效果很直接。否則的話,每天只是高談理論,一遇到事情,心裡只有自私、我慢,再沒有別的。這樣因循一生,各種惡習氣越來越堅固,到臨死時就很麻煩。

  真正行持時,又要把我執拋開才好。就拿供養來說,我執過重的話,讓你供養就肯定不願意。你會想:我憑什麼把自己的錢財給別人?或者說我怎麼能做奴隸?怎麼可以犧牲我自己等等,就根本做不到供養。想一想,從小到大,你真正發善心供養過幾次呢?不必說別人,對於父母,你有沒有發心想要報恩,然後真心誠意地作各種財物,身、語、意方面的供養呢?或者對於世出世間的師長,各種有恩德的人作過供養嗎?都沒有。就是因為自私心太重,眼裡只有自我,根本想不到別人。對於別人的事,連一點點心都用不來,行為上更是做不出,這就是善心和善行被我執嚴重障蔽的表現。

  其實,我們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去做,所謂“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為什麼不肯做呢?因為心裡還沒有徹底認同,還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所以發不出一定要做的心。這樣的話,口裡念《普賢行願》,說的都是盡法界、虛空界的量,而落實在行動中,卻連一個毛孔大的事也不願意做,這不成了偽善、自欺欺人嗎?當然,現在能力有限,那種境界一時還達不到,但至少要對它有仰慕、希求,發誓一定要達到那種境地,這樣你才會開始行動,在實際行為上貫徹。換句話說,雖然現前還修不到那種地步,但目標要定好,而且現在就要隨分隨力地做。即使還要克服很多的困難,或者要經過相當漫長的時間,但起碼已經開始啟動了。就像古人說的那樣,“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願意改了,開始發起行動了,就已經有了轉變,這樣就很好。否則,天天口頭上談得很高,談來談去,最後談得我慢越來越增勝,出現一副假自在、假尊嚴的樣子,或者發展出了各種偽飾、表現等等,全都中了我執的圈套,那就很糟糕了。

  那麼,第一步就要培養向善之心,之後把它拓展開來,升華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普賢行。到最後,一切時處無不是善,而且是稱合本性的善,是圓滿的、周遍的、無盡的善,那時就到了“止於至善”的境地。在這上面現在就要猛利地祈願,同時也要開始行動,隨分隨力地做,能做一分是一分。真正實行的時候,對於一點一滴的行為都要細致地檢查,然後殷重地修持,這樣才能在廣大道上逐步展開。這就知道,真正落實到行為上是不舍一塵的,或者說一切行為都要賢善。這一點一定要透過,不然就進入不了普賢行的實際修持。

  我們過去總是敷衍了事,執著一個假的空,從而廢棄一切善行,這是非常可怕的。現在要從見解上轉過來,要知道“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也就是在任何行為上,都有無數要修的內容,言行舉止都必須按照法的要求來做。廣大道非常圓滿、無一欠缺,所以,無論處在哪種因緣條件下,心念、行為都要往普賢行上走,這都是實際要做的修持。

  懂了這一點,才知道為什麼修普賢行願。其實,《普賢行願》裡攝盡了一切菩薩的願行,它是圓滿的,而且成為我們所有行持的藍圖,一旦透過這個緣起,每天就按這麼去念修,然後時時檢查自己的心行,之後逐步展開,盡量把它貫徹到一切時處,這就叫隨學普賢行。也因此,一切無不圓滿,無不是普賢行。這就跟過去執理廢事,舍棄不修完全不同,成了事事都修,事事都合於行願。這上面確實有天壤之別。過去認為,這些全都不是用來修的,自己一直墮在假空裡面,什麼實際修持也沒有。所以,把空理學偏了就會障蔽行持,會以空為借口而廢棄一切善行。真正學好了空性不會這樣,他會以空性為基礎,而建立起一切善行,最終開展出圓滿的普賢行。

  這以後,對於所有的修行,就開始變得認真了,無論做什麼都是恭恭敬敬地做好。而且會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不能一下子達到究竟,但自己一直有一個向善之心,不斷地在這上面祈願,這樣才能執持《普賢行願》而不舍離。當然,在行持上暫時可能有些困難,但只要堅持不懈地逐步做下去,行善的能力會越來越大,障礙也越來越小,轉化得越來越充分。這樣來學《普賢行願》,確實會得到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利益。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9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心系極樂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4-12-23 10:27 引用回復
(3)破除錯誤觀念是首要關鍵

  修《普賢行願》有兩大關鍵:一是勝解信;二是行願力。有了這兩個條件後,從當下開始行動,這樣不久就會順著這條緣起正道,而展開無量的修行。所以,現前最重要的是因地要正;這又要首先確立正見;這又以破除邪見最為關鍵。

  很多人過去的修行狀態,都屬於“抱樁搖櫓”。口裡不斷地高喊空性等的口號,心裡一直牢牢地拴在我執、我慢,各種假尊嚴、假自在上面,結果多少年也沒辦法真正前進一步。如果能把心從樁子上解開,不再隨我執而轉,那現在就開始前進了,而且是日日進、時時進。所以,障礙不在於其他,就在自心的我執上。

  不僅如此,很多人由於受了現代邪法的教育,錯誤觀念已經熏得非常堅固,所以,不要說改變心念、行為,就連破除觀念都很困難。意思就是,如果已經受了現代邪文化的熏染,曾經不斷地在心裡認同那種觀念,那它就會一直在心中起作用。即使比較幸運,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也需要經過很多年的努力,邪見才能真正瓦解,真正開始回頭,相比過去的人就慢了很多。這就是現代人的可悲之處,但也沒有辦法,時代的因緣就是如此。

  可以看到,熏習了很多錯誤觀念的人,善心就很難發出來,但他很會學知識,這方面很有能力。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當一個人經過現代學校十幾年的訓練,再加上媒體的各種熏染、推動,在這種環境下,第六意識時時處處都要高速運轉,結果人的心就會特別擅長分析、評論,而且能快速掌握知識。換句話說,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量越來越大,人的分別心就不得不飛速旋轉,否則就跟不上時代。基於這種現狀,人們的心就要不斷地處理各種信息,再快速地做出各種分判,之後還必須表現一個“我”,把“自我”突顯出來。然後再搞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說法來包裝自我,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態和行為。然而相反方面,卻連最基本的因果正見和人倫善道都沒有。

  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人們的知性和德性會越來越相差懸殊。一方面對於學術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而且不斷地擴張蔓延,發展出了各種錯誤觀念的腫瘤。而在道德品性方面,卻一直舉步不前,從上小學,開始學知識起,就沒有真正前進過幾步。這樣的話,完全成了一個“畸形人”。長了一個很大的知識腦袋,裡面有很多邪見的腫瘤,而且消除它們非常困難、費力,需要用很多手段,經過漫長的治療過程,才會有所好轉。同時,德行的軀體在不斷地縮小,已經縮成一個侏儒了。這就是現代人的寫照。世間也說,這種人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其實,“思想上的巨人”,是一種諷刺的說法,意思是他的我慢越來越擴張,大到認為“老子天下第一”,而不會恭敬任何人。

  由於這個原因,現代人基本都有“反傳統”的心理傾向。在他的觀念裡,已經破掉了過去的倫理道德,認為那些都是教條主義,是不平等待遇。其實,沒有誠敬,不能放下自我的話,連世間的一分善法都不會有。想一想,兄弟之間如果沒有誠敬,弟弟會尊重哥哥嗎?這樣哪裡能遵守悌道呢?其他的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君禮臣忠等等,也都不會有。這樣連世間善道都沒有,人與人之間只剩下爭奪、對立,那這世界不就成一個大動物園了嗎?

  而且,有這種觀念,想在佛法裡獲益就很困難。要知道,所有佛法都是師徒之間代代相承下來的,這就表示必須如理依師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而如理依師的關鍵就在於誠敬。現在很多人心裡對此並不認同,包括對於釋迦佛說的依師方面的戒律,佛法裡最初要求修的禮敬等等,都抱有不屑一顧的態度。導致在現代人眼裡,善財童子、常啼菩薩已經成了神話般的存在,根本不曉得那是自己修行的榜樣,是必須隨學的地方。我們現在口口聲聲說要學佛法,要依止上師,學習善財童子、常啼菩薩的傳記,那你看看,他們都是怎麼放下自我,竭誠盡敬地求道?他們的心念、行為都是怎樣的?

  明白了這一點才知道,我們過去那種觀念都錯了,現在應該反過來。不相信的話,你去看看那些佛、菩薩以及過去的祖師、成就者們,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每個人都要先從觀念上轉變,一點一點地改過,否則很難挽救。如果觀念上轉不過來,拿不出誠敬,那念修《普賢行願》就不會有大的效果,完全成了心口不一。

  那麼,現在就要以禮敬為例,逐步地轉變觀念。一反過去假自尊的高慢心理,不僅要禮敬,而且是遍禮三世一切佛。

  有人問:這麼禮敬有什麼好處?

  我們前面講了善財童子的傳記,他就是因為非常誠敬,後來見到一切全是普賢,結果很快就開發了本性。這就說明誠敬是出生乃至圓滿善法的根本。相反,如果特別傲慢,像提婆達多一樣,那最終只會墮地獄。在世間法上也一樣,那些忠臣孝子,鬼神見了都會恭敬,他自己更是現世來世都得福報。而不忠不孝之人,與五逆同伍,死後就直接墮惡趣了。這都是很明顯的因果之道。

  剛才說要遍禮三世一切佛,就表示對於整個法界當中,過去、現在、未來的凡聖,下至於蚊蟲螞蟻全都要禮敬。而且這個行願力是遍一切時的,就像經文裡說的那樣,“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是如此廣大的行願。這樣的話,如果連禮敬家裡人都做不到,連善的一分都不能真心認同,會願意入到遍一切時處無不禮敬的境地嗎?顯然成了說大話,實在太羞愧了。

  總之,首先要確立正見,把過去錯誤的觀念都扭轉過來。否則的話,不懂得這個緣起的道理,沒有開啟智慧光明,什麼樣的安樂之道就都無法步入。相反,一旦在緣起上得了勝解,一切安樂的正道都會自然展開。這就是關鍵。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10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回復主題     |##| -> |=|     論壇首頁 -> 佛道淨土.中醫養生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3 分頁: 1, 2, 3  下一頁  


注:
  •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
  • 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心系極樂
    潛力帖子 精華帖子 熱門帖子
    多房暴負:素裡鎮屋賠好慘
    有小溪的大地舊屋為啥便宜?
    要相信常識
    終於把稅給報了
    上班族太慘了
    嘲笑“歐洲人用不起天然氣”的回旋...
    TIKTOK美國買不成啊
    為什麼加拿大有這麼多的老鼠
    重磅制裁!美國擬從全球金融體系中...
    你的同事經常編瞎話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實地觀察美國經濟 ...
    還是喜歡白石散步
    【上報紙】,研討會:
    老狼又加錢了
    大家近期別去白石溜達
    The Value of Money
    再去chief peak
    這些是不是真貨?
    同號雷達鈔
    今天包粽子 兼和粉紅吵架
    熱烈恭賀錢幣小站新任版主四季豆同學
    北溫換硬幣活動取消
    加拿大唯一無國籍的硬幣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二)
    美國印第安人1元卷今日發貨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一)
    電視劇繁花觀後感之阿寶到底喜歡哪...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零)
    2024 雪中即景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六九)
    在北美得了大病真是只能等死了
    國內最驕傲的兩件事外賣和快遞
    烏克蘭已經花掉了美國七百多億美元
    大家如何看待北京同仁堂汞超標5萬倍...
    身在海外,痛罵國內人不反抗挺壞的
    95個小時,這是看急診嗎
    疫情4年後,海外華人去中國的觀感
    在加做房東有罪嗎?
    坎昆比夏威夷好玩
    中國沒有恐襲
    BC省長宣布:BC將實行永久夏令時 但...
    臥槽 太貴了
    你們回國有很安全的感覺嗎
    除了中國,還有第二個國家買火車票...
    請問為啥Tylor Swift這麼火啊?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熱評新聞
    特斯拉被曝全面毀約應屆生 當事學生:重找工作難度大(圖)
    代搶費1.6萬,新西蘭打工度假簽證被中介“壟斷”熱賣(圖)
    俄媒曝光畫面:法國駐俄大使館外牆現骷髏頭圖案(圖)
    美國哥大挺巴抗議持續,示威學生分組“保衛”營地(圖)
    近年最奢華國宴,拜登正在上演危險游戲(圖)
    如果進入戰爭狀態 中國的暴兵能力有多恐怖?(圖)
    厄墨斷交風波持續,拉美最年輕總統打的什麼算盤?(圖)
    帶9歲兒子跑完馬拉松全程,爸爸被禁賽兩年(圖)
    哈馬斯發布新視頻 24歲美國人質呼吁內塔尼亞胡下台(圖)
    盤點娛樂圈自曝"潛規則"6位女星,誰最讓人心疼?(圖)
    一位過世農村老人,留下滿院牆的心事(圖)
    義烏的暴富神話難復制:年輕人瘋狂湧入(圖)
    張家界做對了什麼?為什麼擠滿了韓國游客?(圖)
    網紅竟當眾“喝尿”?警方:拘留!封號(圖)
    揭秘70歲趙雅芝被傳去世真實內幕 .....(圖)
    暴力撬門盜竊 溫村華裔一家很不安
    一碗湯 23歲的美女24小時就癱瘓
    “曾經做賣房中介年入百萬,如今我只能轉行算卦”(圖)
    官方通報“女子出門打工3娃被鎖家中挨餓”
    麻省理工華裔研究員槍殺耶魯大學華裔碩士,判35年
    得州州長強硬表態:校園抗議者應該進監獄
    TikTok自願暫停TikTok Lite獎勵系統
    美高官:岸田和尹錫悅應得諾貝爾和平獎
    中美關系再掀波瀾,布林肯訪華面臨考驗
    女子深夜狂敲陌生家門求救 慘叫中遭男子拖走
    卸任倒計時 台灣人如何評價蔡英文總統施政表現?
    拜登和特朗普都對大麻問題小心謹慎,立場模糊(圖)
    香港男星再曝婚內出軌,在車上和年輕美女密會...(圖)
    布林肯訪華:“高強度外交”下的五個關注點(圖)
    金融貪腐案連連,中國銀行原行長認罪(圖)
    不道德 數千人要求BC醫院免費停車
    這免費節日下周帶來台灣街頭美食
    6月份降息?加國央行內部有分歧
    特魯多官宣發錢,民眾卻心碎失望
    慘 昨晚白石海灘被刺死的死者是他
    4年未漲租 大溫房客被趕污告房東
    列治文商場特斯拉著火 到底咋回事
    中國欲反擊美制裁 但不得不克制…
    省府公布20建房達標市 市長們怒懟
    看看上海窮人的“幸福之家”(圖)
    大赦國際:歐洲在人權問題上大搞雙重標准(圖)
    美大學為何充斥反猶?TikTok操縱
    美調查中國造船業不公平行為,爭端或進一步升級(圖)
    TikTok自願暫停TikTok Lite獎勵系統
    美高官:岸田和尹錫悅應得諾貝爾和平獎

    更多方式閱讀論壇: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Android: 溫哥華論壇
    [下載]

    PDA版本: 論壇

    加西網微信

    加西網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87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