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搜索:  

 論壇通告:  轉載新聞請務必注明出處,這些媒體請不要轉,謝謝   請不要上傳第三方有版權的照片,請尊重版權,謝謝   批評商家需要注意  
 個人空間: XY | 寬廣的未來! | 忽然聽到一個墨西哥女仔唱。呐呐呐呐呐呢呐 | 羅蓬特機器人 | 亂想 | 快樂的獅子 | 我大爺 | 白龍王許道長 | 血流成河 | 我在溫哥華 | 客觀中立而實事求是,唯服理據而杜絕辱罵 | 國際貨運海運(家具設備食品材料貨品) | 顧曉軍 | nessus | 我的退休生活 | 星空 | 大溫房產和地產研究 | 花隨風 | 湖裡湖塗 | 呂洪來的個人空間
 最新求助: 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賣理發的電動推子?   忽然有個疑問:戰爭時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會被強制服兵役嗎?   這個銀條   如何修改會員名?
 論壇轉跳:
     發帖回帖獲取加西鎊, 兌換精彩禮物

論壇首頁 -> 溫哥華不眠夜

再來,獻給無地師太,《上網能避免淺薄麼?》 (發表於10年前)

分頁: 1, 2, 3 ... 16, 17, 18  下一頁  



回復主題  圖片幻燈展示  增添帖子到書簽中  給帖子中的發貼者批量贈送獻花或者花籃    |##| -> |=|        發表新主題
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作者 正文
唐僧唱詩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0:48 引用回復
這觀點簡直跟你如出一轍。

區別在於你罵完了還接著說黃段子。 icon_mrgreen.gif

===================================

上網能避免淺薄麼?
同人於野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12月19日)

我國成年人平均每天讀書的時間越來越短,去年只有14.7分鍾,而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超過34分鍾。如果你認為上網也是一種閱讀,我們總的閱讀時間是逐年增加的。但上網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閱讀。

一個典型的上網者通常同時打開好幾個窗口,開著聊天工具,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查查電子郵件。他很少在任何一個網頁停留過多時間,頁面隨著鼠標滾輪上下翻飛。相對於長篇大論,他更傾向於微博客之類短小的信息。據說曾經有一個資深網民教一個新手怎麼使用瀏覽器,發現那個新手居然在讀一篇文章,把他激怒了:網頁是讀的麼?是讓你點擊的!

現在已經沒人能看完《戰爭與和平》了。高質量的讀書要把自己沉浸在書中,有的地方反復看,甚至還要記筆記。這種讀法似乎有點喪失自我,好像成了書本的奴隸。而上網則是一個居高臨下的姿態,我們游離在內容之外,面對眾多等著被臨幸的超鏈接想點哪篇從心所欲。可是在Nicholas Carr的The Shallows(《淺薄》)這本書看來,上網者才是真正的奴隸。相對於讀書,網絡閱讀使我們能記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創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識體系–互聯網把我們的大腦變淺薄了。

網絡文本的特征是有超鏈接。本來設計超鏈接是讓讀者可以隨時點擊相關內容,是更主動的閱讀,然而多個實驗發現效果恰恰相反。讀者傾向於毫無目的地點來點去,不但沒有加深理解,甚至記不住讀了什麼。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分為兩個組,一組讀純文本,一組讀有超鏈接的“超文本”。然後用所讀內容測試,超文本讀者的得分顯著低於純文本讀者,而且文章中超鏈接越多,他們的得分就越差。這還不算在真實的上網中,一個人還要面對大量無關的鏈接,更不用說各種廣告都在爭奪他的注意力。

為什麼超鏈接使閱讀效果變差?因為我們必須隨時對點與不點一個鏈接做決定。一個人讀書的時候調動的是大腦中負責語言、記憶力和視覺處理的區域;而對鏈接做決定則要時刻調動大腦的額前葉區,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實驗表明,網上沖浪可以增進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老年人保持頭腦年輕有好處,但壞處則是犧牲了深度理解。神經科學家發現,網上閱讀從硬件層面改變了人的大腦。一個沒上過網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網一小時,五天之後他的大腦結構就會發生可觀測的改變!

多媒體內容也未必是好事。在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閱讀一份關於馬裡的資料。其中一組讀的是純文本,另一組則在文本之外還有一份配合的聲像資料,可以隨意選擇播放還是停止。在隨後的測試中,文本組在10道題中平均答對了7.04道,多媒體組只答對了5.98道。而且與直覺相反,文本組的人認為這份資料更有意思,更有教育意義,更容易理解,他們更喜歡這個資料。

多媒體,超鏈接,時不時蹦出來的聊天信息和新郵件通知,還嚴重幹擾記憶力。只有有意識的短期記憶,稱為工作記憶,才有可能被轉化為長期記憶。過去心理學家曾經認為人的工作記憶只能同時容納7條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結果是最多只有2到4條。這樣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無關信息幹擾導致過載。上網時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為點還是不點做決定,都在阻礙我們把短期記憶升級為知識。

網上有些人只看標題就敢評論,根本還不知道文章說的是什麼。逐字逐句的讀書已經被快速掃描式的讀網取代。用小型攝像機跟蹤上網者的眼球運動表明,網上閱讀模式是個 “F” 形軌跡:他們會快速讀一下文章的前面兩三行,然後把網頁下拉,跳到文章中間再掃幾眼,然後就立即跑到結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數網頁被讀的時間不超過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網頁被讀超過兩分鍾。

既然是掃讀,深刻的內容就很難有競爭力。點擊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的,配有精彩插圖,讓人會心一笑,有機智而無智慧。很多流行文章都是相同的幾個套路,沒有真正的新意。與書相比,網上的文章是膚淺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Carr認為根源在於互聯網這個技術。考察地圖、鍾表和書籍技術對人類思維方式的影響,會發現技術並不僅僅為思維服務,技術能改變思維。比如地圖就加強了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而互聯網這個技術是用各種小信息去幹擾人的思考。神經科學家Michael Merzenich說,多任務的閱讀方式是“訓練我們的大腦去給廢物注意力”。

更進一步,Carr認為Google正在把互聯網向更膚淺推動。YouTube這樣的業務對Google來說只是為了給搜索引擎帶來流量,收集信息,以及排擠潛在的競爭對手,對公司利潤幾乎沒有貢獻。Google的真正業務是搜索,利潤的絕對大頭是廣告。一個盯著屏幕看的用戶不會給它帶來任何廣告收入,你必須不停地搜索和點擊。正如其用戶體驗設計師Irene Au所言,Google的核心戰略就是讓用戶快來快走,它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戰略服務。對Google來說,短而新的信息可以帶來更多點擊,價值遠遠超過經典長篇大論,它把所有書籍上網,正是把整體的書變成一堆可搜索的短信息的集合。

不過經濟學家Tyler Cowen則對膚淺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釋。在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中譯本《達蜜經濟學》)一書中,他提出廉價必然導致低俗流行,是Alchian-Allen定理的要求。這個定理說如果低品質蘋果和高品質蘋果同時漲價,那麼人們將更樂意買高品質蘋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錢還不如吃個好的。在通訊和交通手段不發達的時代,出門看一場戲劇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所以要看就看個經典的,而且戲劇往往很長。同樣道理在中國發明紙張之前,竹簡是昂貴而費力的信息載體,所以那時候的書本本都是經典。

如果獲得信息很容易,我們就會傾向於短小輕快的內容。這有一個心理學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嘗試的樂趣。比如說我們收到一個的禮品盒,打開這個盒子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很愉快的經歷,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愛看最新電子產品的開箱視頻。點開一個鏈接就如同打開禮品盒,各種短小信息構成了一股期待–嘗試–發現的快樂之泉,我們享受這源源不斷的小樂趣。另外,很多時候完成一個工作的樂趣集中在開始和結束,而不在漫長的中間過程,我們喜歡不斷地開始和不斷地結束。相對於一本600頁的書,我們可能更想讀兩本300頁的書。我們在網上追求能夠立即滿足的小刺激。

Cowen認為多任務不是壞事。當處理短小信息的時候,同時幹好幾個任務,比如說一邊看新聞一邊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務能力可以訓練。更重要的是,多任務工作可以讓我們對這些小事情保持興趣。Cowen熱烈歡迎互聯網技術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方便。

在Cowen看來,新技術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許我們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過去一張專輯裡的歌曲是出版者設定的;而現在每個人的播放器上都是自己選擇的節目。網上閱讀的要點在於選擇和過濾,我們應該學會訂閱特選的博客,訪問專門的論壇,從而排除無關信息。

哪種人最善於對信息定制,整理和排序?有自閉症傾向的人。自閉症患者往往因為大腦的缺陷而缺少對情感交流的解讀能力。對人情的不解反而使他們讓思想保持冷靜客觀。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類和記憶中,是最極端的信息愛好者。也許自閉症者不怎麼了解自己的鄰居,但他們往往對某個特定領域了如指掌。一個小男孩愛好火車時刻表,他可以整日在網上看時刻表。

有點輕微的自閉症傾向甚至可能是成為大師的先決條件。Cowen列舉了很多可能有自閉症傾向的名人,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圖靈,愛迪生,亞當·斯密,甚至傑斐遜和莫扎特。Cowen考證,從福爾摩斯特別注重細節而又不怎麼擅長處理人際關系這一點來看,他和柯南道爾都有典型的自閉症症狀。更進一步,Cowen認為現代教育正是要把學生往自閉症的思維方式上培養。

Cowen沒有回答的問題是上網能徹底取代讀書麼?收集並整理一大堆短信息能取代對成體系知識的學習麼?顯然不能。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動帶來深度理解。很多自閉症患者對細節具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他們甚至可以把一本多年以前看過的書背出來,卻不怎麼理解書的意思。Carr對閱讀膚淺化的擔心是合理的,上網不能取代讀書;而Cowen的貢獻則在於如果我們上網,我們就應該用自閉症思維上網。

知識是有等級的。八卦新聞,實效性強的信息,網友對時局的看法,本來就不值得印在紙上浪費樹木,在網上看看正好。掃讀網頁不見得是什麼毛病,相反,能夠以不同速度讀不同等級的內容是最有用的閱讀技術。

上網的關鍵態度,是要成為網絡的主人,而不做各種超鏈接的奴隸。高效率的上網應該像自閉症患者一樣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以我為主,不被無關信息左右。就算是純粹為了娛樂上網也無可厚非,這時候讀得快就是優點。一個真正的智者不會讓上網占用讀書時間,他應該經常能夠平靜地深入思考,只有電話接線員才隨叫隨注意。


 
花籃 (1)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數人的溝通問題源於,要麼只講別人喜歡聽的,要麼只講自己想講的。而正確的方式是:講你應該講的,用別人喜歡的方式。” by 不知名微博網友,轉帖之轉帖直至N
樓主 | 電梯直達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溫哥華金鑰匙會計事務所,收費低標准,服務高質量!
花落花開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1 引用回復
唐僧唱詩班 寫道:
這觀點簡直跟你如出一轍。

區別在於你罵完了還接著說黃段子。 icon_mrgreen.gif

===================================

上網能避免淺薄麼?
同人於野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12月19日)

我國成年人平均每天讀書的時間越來越短,去年只有14.7分鍾,而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超過34分鍾。如果你認為上網也是一種閱讀,我們總的閱讀時間是逐年增加的。但上網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閱讀。

一個典型的上網者通常同時打開好幾個窗口,開著聊天工具,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查查電子郵件。他很少在任何一個網頁停留過多時間,頁面隨著鼠標滾輪上下翻飛。相對於長篇大論,他更傾向於微博客之類短小的信息。據說曾經有一個資深網民教一個新手怎麼使用瀏覽器,發現那個新手居然在讀一篇文章,把他激怒了:網頁是讀的麼?是讓你點擊的!

現在已經沒人能看完《戰爭與和平》了。高質量的讀書要把自己沉浸在書中,有的地方反復看,甚至還要記筆記。這種讀法似乎有點喪失自我,好像成了書本的奴隸。而上網則是一個居高臨下的姿態,我們游離在內容之外,面對眾多等著被臨幸的超鏈接想點哪篇從心所欲。可是在Nicholas Carr的The Shallows(《淺薄》)這本書看來,上網者才是真正的奴隸。相對於讀書,網絡閱讀使我們能記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創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識體系–互聯網把我們的大腦變淺薄了。

網絡文本的特征是有超鏈接。本來設計超鏈接是讓讀者可以隨時點擊相關內容,是更主動的閱讀,然而多個實驗發現效果恰恰相反。讀者傾向於毫無目的地點來點去,不但沒有加深理解,甚至記不住讀了什麼。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分為兩個組,一組讀純文本,一組讀有超鏈接的“超文本”。然後用所讀內容測試,超文本讀者的得分顯著低於純文本讀者,而且文章中超鏈接越多,他們的得分就越差。這還不算在真實的上網中,一個人還要面對大量無關的鏈接,更不用說各種廣告都在爭奪他的注意力。

為什麼超鏈接使閱讀效果變差?因為我們必須隨時對點與不點一個鏈接做決定。一個人讀書的時候調動的是大腦中負責語言、記憶力和視覺處理的區域;而對鏈接做決定則要時刻調動大腦的額前葉區,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實驗表明,網上沖浪可以增進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老年人保持頭腦年輕有好處,但壞處則是犧牲了深度理解。神經科學家發現,網上閱讀從硬件層面改變了人的大腦。一個沒上過網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網一小時,五天之後他的大腦結構就會發生可觀測的改變!

多媒體內容也未必是好事。在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閱讀一份關於馬裡的資料。其中一組讀的是純文本,另一組則在文本之外還有一份配合的聲像資料,可以隨意選擇播放還是停止。在隨後的測試中,文本組在10道題中平均答對了7.04道,多媒體組只答對了5.98道。而且與直覺相反,文本組的人認為這份資料更有意思,更有教育意義,更容易理解,他們更喜歡這個資料。

多媒體,超鏈接,時不時蹦出來的聊天信息和新郵件通知,還嚴重幹擾記憶力。只有有意識的短期記憶,稱為工作記憶,才有可能被轉化為長期記憶。過去心理學家曾經認為人的工作記憶只能同時容納7條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結果是最多只有2到4條。這樣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無關信息幹擾導致過載。上網時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為點還是不點做決定,都在阻礙我們把短期記憶升級為知識。

網上有些人只看標題就敢評論,根本還不知道文章說的是什麼。逐字逐句的讀書已經被快速掃描式的讀網取代。用小型攝像機跟蹤上網者的眼球運動表明,網上閱讀模式是個 “F” 形軌跡:他們會快速讀一下文章的前面兩三行,然後把網頁下拉,跳到文章中間再掃幾眼,然後就立即跑到結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數網頁被讀的時間不超過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網頁被讀超過兩分鍾。

既然是掃讀,深刻的內容就很難有競爭力。點擊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的,配有精彩插圖,讓人會心一笑,有機智而無智慧。很多流行文章都是相同的幾個套路,沒有真正的新意。與書相比,網上的文章是膚淺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Carr認為根源在於互聯網這個技術。考察地圖、鍾表和書籍技術對人類思維方式的影響,會發現技術並不僅僅為思維服務,技術能改變思維。比如地圖就加強了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而互聯網這個技術是用各種小信息去幹擾人的思考。神經科學家Michael Merzenich說,多任務的閱讀方式是“訓練我們的大腦去給廢物注意力”。

更進一步,Carr認為Google正在把互聯網向更膚淺推動。YouTube這樣的業務對Google來說只是為了給搜索引擎帶來流量,收集信息,以及排擠潛在的競爭對手,對公司利潤幾乎沒有貢獻。Google的真正業務是搜索,利潤的絕對大頭是廣告。一個盯著屏幕看的用戶不會給它帶來任何廣告收入,你必須不停地搜索和點擊。正如其用戶體驗設計師Irene Au所言,Google的核心戰略就是讓用戶快來快走,它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戰略服務。對Google來說,短而新的信息可以帶來更多點擊,價值遠遠超過經典長篇大論,它把所有書籍上網,正是把整體的書變成一堆可搜索的短信息的集合。

不過經濟學家Tyler Cowen則對膚淺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釋。在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中譯本《達蜜經濟學》)一書中,他提出廉價必然導致低俗流行,是Alchian-Allen定理的要求。這個定理說如果低品質蘋果和高品質蘋果同時漲價,那麼人們將更樂意買高品質蘋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錢還不如吃個好的。在通訊和交通手段不發達的時代,出門看一場戲劇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所以要看就看個經典的,而且戲劇往往很長。同樣道理在中國發明紙張之前,竹簡是昂貴而費力的信息載體,所以那時候的書本本都是經典。

如果獲得信息很容易,我們就會傾向於短小輕快的內容。這有一個心理學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嘗試的樂趣。比如說我們收到一個的禮品盒,打開這個盒子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很愉快的經歷,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愛看最新電子產品的開箱視頻。點開一個鏈接就如同打開禮品盒,各種短小信息構成了一股期待–嘗試–發現的快樂之泉,我們享受這源源不斷的小樂趣。另外,很多時候完成一個工作的樂趣集中在開始和結束,而不在漫長的中間過程,我們喜歡不斷地開始和不斷地結束。相對於一本600頁的書,我們可能更想讀兩本300頁的書。我們在網上追求能夠立即滿足的小刺激。

Cowen認為多任務不是壞事。當處理短小信息的時候,同時幹好幾個任務,比如說一邊看新聞一邊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務能力可以訓練。更重要的是,多任務工作可以讓我們對這些小事情保持興趣。Cowen熱烈歡迎互聯網技術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方便。

在Cowen看來,新技術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許我們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過去一張專輯裡的歌曲是出版者設定的;而現在每個人的播放器上都是自己選擇的節目。網上閱讀的要點在於選擇和過濾,我們應該學會訂閱特選的博客,訪問專門的論壇,從而排除無關信息。

哪種人最善於對信息定制,整理和排序?有自閉症傾向的人。自閉症患者往往因為大腦的缺陷而缺少對情感交流的解讀能力。對人情的不解反而使他們讓思想保持冷靜客觀。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類和記憶中,是最極端的信息愛好者。也許自閉症者不怎麼了解自己的鄰居,但他們往往對某個特定領域了如指掌。一個小男孩愛好火車時刻表,他可以整日在網上看時刻表。

有點輕微的自閉症傾向甚至可能是成為大師的先決條件。Cowen列舉了很多可能有自閉症傾向的名人,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圖靈,愛迪生,亞當·斯密,甚至傑斐遜和莫扎特。Cowen考證,從福爾摩斯特別注重細節而又不怎麼擅長處理人際關系這一點來看,他和柯南道爾都有典型的自閉症症狀。更進一步,Cowen認為現代教育正是要把學生往自閉症的思維方式上培養。

Cowen沒有回答的問題是上網能徹底取代讀書麼?收集並整理一大堆短信息能取代對成體系知識的學習麼?顯然不能。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動帶來深度理解。很多自閉症患者對細節具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他們甚至可以把一本多年以前看過的書背出來,卻不怎麼理解書的意思。Carr對閱讀膚淺化的擔心是合理的,上網不能取代讀書;而Cowen的貢獻則在於如果我們上網,我們就應該用自閉症思維上網。

知識是有等級的。八卦新聞,實效性強的信息,網友對時局的看法,本來就不值得印在紙上浪費樹木,在網上看看正好。掃讀網頁不見得是什麼毛病,相反,能夠以不同速度讀不同等級的內容是最有用的閱讀技術。

上網的關鍵態度,是要成為網絡的主人,而不做各種超鏈接的奴隸。高效率的上網應該像自閉症患者一樣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以我為主,不被無關信息左右。就算是純粹為了娛樂上網也無可厚非,這時候讀得快就是優點。一個真正的智者不會讓上網占用讀書時間,他應該經常能夠平靜地深入思考,只有電話接線員才隨叫隨注意。


@無地自由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花落花開本平常
沙發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口水直流!加西網推出大溫餐館點評!發評論就可掙加西鎊!
我愛溫哥華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2 引用回復
唐僧唱詩班 寫道:
這觀點簡直跟你如出一轍。

區別在於你罵完了還接著說黃段子。 icon_mrgreen.gif

===================================

不說還是師太嗎?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板凳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hongwei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3 引用回復
good to know icon_mrgreen.gif
 
花籃
分享
地板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振龍電器—名牌家電專營店,品種齊全,價格最優!
凡凡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6 引用回復
誰能夠仔細閱讀這本書的原文章節,立刻可以測試:

The Lost Art of Reading,失落的閱讀的藝術


  Even the earliest silent readers recognized the striking change in their consciousness that took place as they immersed themselves in the pages of a book. The medieval bishop Isaac of Syria described how, whenever he read to himself, 'as in a dream, I enter a state when by sense and thoughts are concentrated. Then, when with prolonging of this silence the turmoil of memories is stilled in my heart, ceaseless waves of joy are sent me by inner thoughts, beyond expectation suddenly arising to delight my heart !; Reading a book was a meditative act, but it didn't involve a clearing of the mind. !It involved a filling, or replenishing, of the mind. Readers disengaged their attention from the outward flow of passing stimuli in order to engage it more deeply with an inward flow of words, ideas, and emotions. That was - and is - the essence of the unique mental process of deep reading. It was the technology of the book that made this 'strange anomaly' in our psychological history possible. The brain of the book reader was more than a literate brain. It was a literary brain"
 
花籃
分享


上一次由凡凡於2013-5-22 11:38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5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溫哥華柯正x醫生抗衰老醫學美容診所:讓您更年輕更美麗!
凡凡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8 引用回復
  搜索引擎對人類知識的“碎片化肢解”:

The searchability of online works also represents a variation on older navigational aids such as tables of contents, indexes, and concordances. But here, too, the effects are different. As with links, the ease and ready availability of searching make it much simpler to jump between digital documents than it ever was to jump between printed ones. Our attachment to any one text becomes more tenuous, more provisional. Searches also lead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online works. A search engine often draws our attention to a particular snippet of text, a few words or sentences that have strong relevance to whatever we're searching for at the moment, while providing little incentive for taking in the work as a whole. We don't see the forest when we search the Web. We don't even see the trees !!! We see twigs and leaves.
 
花籃
分享
6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請關注北美中文網每周電器促銷,優惠多多!
唐僧唱詩班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18 引用回復
凡凡 寫道:
誰能夠仔細閱讀這本書的原文章節,立刻可以測試:

The Lost Art of Reading:


  Even the earliest silent readers recognized the striking change in their consciousness that took place as they immersed themselves in the pages of a book. The medieval bishop Isaac of Syria described how, whenever he read to himself, 'as in a dream, I enter a state when by sense and thoughts are concentrated. Then, when with prolonging of this silence the turmoil of memories is stilled in my heart, ceaseless waves of joy are sent me by inner thoughts, beyond expectation suddenly arising to delight my heart !; Reading a book was a meditative act, but it didn't involve a clearing of the mind. !It involved a filling, or replenishing, of the mind. Readers disengaged their attention from the outward flow of passing stimuli in order to engage it more deeply with an inward flow of words, ideas, and emotions. That was - and is - the essence of the unique mental process of deep reading. It was the technology of the book that made this 'strange anomaly' in our psychological history possible. The brain of the book reader was more than a literate brain. It was a literary brain"


這也太玄幻了。 icon_mrgreen.gif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數人的溝通問題源於,要麼只講別人喜歡聽的,要麼只講自己想講的。而正確的方式是:講你應該講的,用別人喜歡的方式。” by 不知名微博網友,轉帖之轉帖直至N
7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Oakridge Park—毗鄰溫西Oakridge購物中心,限時三年特惠,利率低至3.88%
凡凡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20 引用回復
超鏈接的邪惡本質The Evil of Links:


  Hyperlinks also alter our experience of media. Links are in one sense a variation on the textual allusions, citations, and footnotes that have long been common elements of documents. But their effect on us as we read is not at all the same. Links don't just point us to related or supplemental works; they propel us toward them. They encourage us to dip in and out of a series of texts rather than devote sustained attention to any one of them. Hyperlinks are designed to grab our attention.! Their value as navigational tools is inextricable from the distraction they cause.!
  
  Interactivity, hyperlinking, searchability, multimedia—all these qualities of the Net bring attractive benefits. Along with the unprecedented volum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line, they'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most of us are drawn to using the Net so much. We like to be able to switch between reading and listening and watching without having to get up and turn on another appliance or dig through a pile of magazines or disks. We like to be able to find and be transported instantly to relevant data—without having to sort through lots of extraneous stuff. We like to be in touch with friends, family members, and colleagues. We like to feel connected—and we hate to feel disconnected. The Internet doesn't change our intellectual habits against our will. But change them it does.
 
花籃
分享
8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房地產私募基金—平均年化高於7%的收益!
凡凡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21 引用回復
兩種閱讀媒介導致的不同感官體驗:

  A page of online text viewed through a computer screen may seem similar to a page of printed text. But scrolling or clicking through a Web document involves physical actions and sensory stimuli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volved in holding and turning the pages of a book or a magazin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ognitive act of reading draws not just on our sense of sight but also on our sense of touch. It's tactile as well as visual. "All reading," writes Anne Mangen, a Norwegian literary studies professor, is "multi-sensory." There's "a crucial link" between "the sensory-motor experience of the materiality" of a written work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the text content." The shift from paper to screen doesn't just change the way we navigate a piece of writing. It also influence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we devote to it and the depth of our immersion in it.
 
花籃
分享
9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Richmond Signature 馬自達精選車型利率0%, 再加$特別折扣!
Coconut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13-5-22 11:22 引用回復
上網和淺薄,基本上兩碼事。

看的是上網時和些神馬人交流。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經常和散老師這樣的學者交流,想淺薄亦不可得。

以下省略數十字。。。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網站廣告客戶)
Norman Yu 專業驗屋

778-318-3288。

BC省政府注冊驗屋師。

license number 59865
10 樓 |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回復主題     |##| -> |=|     論壇首頁 -> 溫哥華不眠夜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8 分頁: 1, 2, 3 ... 16, 17, 18  下一頁  


注:
  •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
  • 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唐僧唱詩班, 花落花開, 我愛溫哥華, hongwei, 凡凡, 凡凡, 唐僧唱詩班, 凡凡, 凡凡, Coconut
    潛力帖子 精華帖子 熱門帖子
    要相信常識
    多房暴負:素裡鎮屋賠好慘
    有小溪的大地舊屋為啥便宜?
    剛報了稅
    終於把稅給報了
    房子保險費又是大漲 到2100多
    易記者現身說法,抖音應該是被我黨...
    為什麼加拿大有這麼多的老鼠
    今天去抽血
    我對方慧蘭的印象
    小米SU7「後遺症」不斷被曝光 虛假...
    大家近期別去白石溜達
    換輪胎和刹車片提上日程
    美國參議院迅速表決
    不眠夜有幾個去世的網友嗎?出來聊聊
    The Value of Money
    再去chief peak
    這些是不是真貨?
    同號雷達鈔
    今天包粽子 兼和粉紅吵架
    熱烈恭賀錢幣小站新任版主四季豆同學
    北溫換硬幣活動取消
    加拿大唯一無國籍的硬幣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二)
    美國印第安人1元卷今日發貨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一)
    電視劇繁花觀後感之阿寶到底喜歡哪...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七零)
    2024 雪中即景
    每周版主推薦,美女精選(二六九)
    在北美得了大病真是只能等死了
    國內最驕傲的兩件事外賣和快遞
    烏克蘭已經花掉了美國七百多億美元
    大家如何看待北京同仁堂汞超標5萬倍...
    身在海外,痛罵國內人不反抗挺壞的
    95個小時,這是看急診嗎
    疫情4年後,海外華人去中國的觀感
    在加做房東有罪嗎?
    坎昆比夏威夷好玩
    中國沒有恐襲
    BC省長宣布:BC將實行永久夏令時 但...
    臥槽 太貴了
    你們回國有很安全的感覺嗎
    除了中國,還有第二個國家買火車票...
    請問為啥Tylor Swift這麼火啊?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熱評新聞
    谷愛凌和姚明合照,大長腿美女秒變兒童(圖)
    男孩以為他是流浪者給了$1 沒想到
    “鋰王”突然爆雷!“賭徒”蔣衛平迎至暗時刻(圖)
    意外卷入中共內斗 這個老外擬離開北京(圖)
    吳艷妮「露很大」跑倒數第一! 網友掀起論戰(圖)
    耶倫: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上美不排除任何選項
    這些餐廳入榜加拿大最佳早午餐餐廳
    咋了?溫村周六這兒會聽到連串槍聲
    高3女生扶摔倒的大媽 被拉著不讓走 連監控也不認(圖)
    富士康大撤退!中原第一省 傳出三個隱秘信號(圖)
    “俄羅斯美女”:俄國男人不行 中國男人才是最好歸宿(圖)
    哥大抗議運動到了最後關頭:達成協議 或最後通牒?
    外媒感歎:只有中國才是“下一個中國” 而非印度
    山西一老人在養老院遭捆綁毆打 警方回應(圖)
    中國多地酒店取消強制“刷臉”規定 引發輿論熱議(圖)
    美大學陷入緊張 拜登支持言論自由
    中國有皇室血統的30個姓氏,有你嗎?
    布林肯抵達北京 或先與王毅會面
    中國再度被美國列入知識產權優先觀察名單
    2024以愛之名多元文化嘉年華世界成人及青少年書畫攝影聯展
    何超蓮竇驍分居!婚前婚後差距大
    無性婚姻 走紅背後的殘酷真相(圖)
    你們沒有好長輩 因為長輩就是我們
    徐曉:親歷安樂死她就這麼絕然去了
    越南100多輛貨車遭中方扣留(圖)
    紐時:亞洲正在上演一場危險游戲
    拜登簽署針對TikTok法案,接下來
    本田將投資150億加國建4個電車廠
    孟加拉生在中留學享特權 揮霍20萬
    反映燃氣費異常超收 丈夫竟遭約談
    慘 昨晚白石海灘被刺死的死者是他
    美調查中國造船業不公平行為,爭端或進一步升級(圖)
    侮辱性極強 怠慢布林肯沒紅地毯
    物價太貴 許多加拿大人吃過期食品
    中媒:金融核彈,已有破解之法(圖)
    中國富人 藏寶式資產轉移正在上演
    大赦國際:歐洲在人權問題上大搞雙重標准(圖)
    房壞到不能出租?房東要求巨額賠償
    周末活動匯總 高貴林社區節+夜市
    中國有皇室血統的30個姓氏,有你嗎?
    布林肯抵達北京 或先與王毅會面
    中國再度被美國列入知識產權優先觀察名單
    2024以愛之名多元文化嘉年華世界成人及青少年書畫攝影聯展
    何超蓮竇驍分居!婚前婚後差距大
    無性婚姻 走紅背後的殘酷真相(圖)

    更多方式閱讀論壇: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Android: 溫哥華論壇
    [下載]

    PDA版本: 論壇

    加西網微信

    加西網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