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赖政府的“内忧外患”
除了罢免团体,执政民进党的动员力度也趋冷。
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颜维婷向BBC中文表示,这次选举仍可感受到罢免团体努力推动,“想把理念传递出去”,但在支持罢免的民进党方面不仅没有强烈动员,甚至有“反动员”态势,“无论是线上线下,强度都比726之前少了非常多”。
赖清德政府在726罢免后民意满意度明显下滑。近期多项民调都显示,总统赖清德、行政院长卓荣泰满意度皆跌破三成创新低,不仅在社会引发内阁重组的讨论,党内也出现检讨声浪。
日前台湾前副总统、曾任民进党代理党主席的吕秀莲,公开建议赖清德辞去民进党党主席,以挽救民意。
颜维婷指出,赖清德政府这段期间须承受前次罢免失利结果,面对民意检视、重新盘整施政方向,应对接连到来的第二轮大罢免。明显例子是,其先前反对国民党、民众党通过普发全民现金一万元新台币的法案,近期则放软态度接受。
该举措引起民进党内争论和支持者反弹,指行政院原本主张此举违宪,举债发钱违反财政纪律,未真正解决问题,也显得自相矛盾。
“外界看来民进党好像很迷失,他们还没找到有效方法,策略方向不请楚,议题设定方面也失去主导权。”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赖清德政府面临前次罢免失利,及国内外政局变化的挑战。
刘嘉薇也观察到,有别于一个月前,赖清德正面临更严峻的“内忧外患”考验。
她解释,目前台美关税谈判尚未完成,8月1日美国公布的对台对等关税,是既有税率再叠加20%,“叠加税率”概念被外界质疑政府沟通“不透明”,民众也普遍担忧民生经济受到剧烈影响;另外,前阵子台风造成台湾南部重大灾情,政府也被批评救灾不利,执政满意度受到影响。
前次罢免结束后,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曾在民进党中常会表示,面对8月23日罢免投票,“民进党会继续与罢免团体同行”,要求中央党部与各地党公职全力支援公民团体。
刘嘉薇指出,赖清德先前虽然有此公开表态,但面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民众期待执政党专心处理关税跟内政”的声音,其难以施力助选,反罢方的动员力道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