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贾葆蘅移居加拿大。然而移民生活在光鲜、体面的外表下,更有着难以言喻的艰辛。她一次次经历着文化上的“休克”,用她的话说,国外生活“太寂寞了”。“但正是因为寂寞,我才有足够的理智解剖人生。其实寂寞是一片诗意的土壤,是一切创造的契机”。于是,贾葆蘅怀念起她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拿起笔,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人在温哥华》。这是一部反映了伴随着梦想、奋斗与困苦的移民故事。随后,客居他乡多年的贾葆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愈发浓厚,她开始就祖国的故事、祖国的历史进行创作,便诞生了《弘治皇帝》与《嘉靖王朝》这两部作品。
就贾葆蘅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似乎是绕了一个圈:她从文学梦起始,在生涯中变换了数次职业,然而最终又回到了文学这个原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追梦成功,与对于梦想坚定不移地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试问当下有多少青年,将“梦想”与“梦”混为一谈,仅仅憧憬,却不肯付诸实践去追寻呢?而贾葆蘅认为,在她的“追梦”历程中,她是快乐的:“我认为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没有理想的生活,是死水一潭。生命就是创造、超越,而我们心中的潜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很所事情能够成功,不在于我们有多高的智商,而在于我们不懈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是很艰辛的。”
就当下中国学生“留学热”的问题,多年客居在外的贾葆蘅对这个问题颇有独到见地:“很多国内的人以为出国后就自动就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就会与外国人融合起来,就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能出人头地了,这其实是有偏差的。近几年有很多留学生到加拿大求学,目前温哥华公立大学里有百分之三十都是留学生。可讲到这里,我想说公立学校的留学生大都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也有不少留学生只活动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调查了一下,发现从中国大陆来加的留学生,彼此之间容易结成好朋友,因为他们来自共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也一样,他们大都一起租房,一起活动,但这却这会失去更多融入外国社会的机会。有很多80后的留学生学有所长,成为了栋梁之材。但是,从目前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来看,还是有不少负面效果的。尤其是中国中学生留学所产生的问题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问题。当然这些中学生在国外糟糕的学习环境都与中介公司有直接关系。有些中介为了不义之财,想尽办法把学生送出去。只要跨出国门,一切都与中介没关系了。有不少学生是上了私立学校,在加拿大很多私立学校只租一栋楼房里的几间,连中国的中学都远远不如,学校质量欠佳不说,有时倒闭了也不通知学生。而有些父母对国外的情况一无所知,把养老的钱都拿了出来,自己在国内紧衣缩食,供孩子出国。遗憾的是,他们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后,对孩子的留学真相根本不了解。在加拿大,我们看见有很多富裕家庭里出来的孩子去赌+场,出入各大娱乐场所,他们全身上下名牌装备,互相炫富攀比。当地甚至有人说是留学生繁荣了当地的餐饮业和娱乐业。其实在这互相炫富攀比的背后,却隐藏着留学生都不愿意去面对的“自卑”。但这种依靠“露富”来满足“虚荣心”,来标榜成功,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的。这些小留学生的物质条件好了,有钱但不成熟。国内这种出国热,社会视洋文+凭如黄金,我不能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