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房内有几个人?
中南海怀仁堂门口的人物,入选《金银币鉴定》一书的徐世昌像仁寿同登无“纪念币”银币图样的门框内的人物究竟是几人?这一直因为存世的大多数同款银币的图形不清或有包浆遮挡而有误传,说是只有四人。
我从前述那枚赠送给DR.R.G.MILLS(R.G米尔施)医生的纪念章(光边无字版)和自藏有字版铜样币的清晰图样中发现实际上是五个人。

比较个高的有四名,其遗老遗少的着装暗含政治信号:
最前者手持礼盒,长袍下露出西式皮鞋,象征“中体西用”的士绅阶层;
第二人作揖姿势中食指微曲,符合清代《仪礼图》中“士相见礼”的规范,暗示徐世昌对传统礼制的维护;
后两人模糊化处理,可能影射其对皖系、直系军阀的模糊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最后面一个矮身份不明,仅露出半个头的人的身份不明。左第二人遮住了后面的一人,使其在第一人右侧有个人形轮廓。再有就是人形的真实和虚无上有别。显得真实的人形着装能明显看出是清末民初的上短下长裙服饰。不清楚的人形似为虚拟,服饰人形均不清晰。但他确实是个人物,我想或为跟班,或为伺从或为协和医学院某嘉宾之类贵人,是个未解之秘!
(三)、构图边界的政治博弈
1.版别差异的隐秘历史
①无字光边版:
原计划手刻受赠人姓名(如协和医学院嘉宾“Miss H.”),因白银硬度不足导致刻字失败,仅极少数留存。其光边设计实为方便手工刻字时固定币坯,非单纯美学选择。
②有字齿边版:
添加“纪念币”三字以掩盖刻字失败痕迹,但“念”字末笔两点采用连笔设计(部分版别为分笔)。 另外,“念”字人字下面两横,两横下面的两点。有的是可分割的点状笔画,有的是以弯曲状表达的连体点状笔画。可能都是对应不同模具修整阶段。


③珠圈与内齿的权力编码


正面外缘内齿的大珠圈间隔线条与背面小珠圈(细密扁圆点)与形成视觉张力,这种差异实为防伪设计。 真币珠圈在30倍放大镜下可见“复打痕迹”(多次压制形成的重影),而伪币多为一压成型。 外缘边的挤压线(高于币面的凸起环)则是军阀币特有工艺,用于保护浮雕最高点(鼻梁、勋章)减少或免受磨损。 另外,币背以两组内环将画面分割为两部分。外环由均匀的圆珠及间隔的线条组成。内环圆珠有的是可分割独立的圆珠,有的看似像在实圆线条上的圆点。 内环中南海怀仁堂上部左房顶上的正对外环“国”字下部瓦角立柱,有的成方形加底部有明显台阶,有的是线条不清楚的一个立柱。
(四)、跨文化语境下的意象重组 1.“仁寿同登”的双重解读 “仁寿同登”词源出自张岳崧赠梁章钜的对联(注:张岳崧(1773—1842,海南文昌人,清代探花)曾赠梁章钜(清代名臣、学者)对联: “仁寿同登,康强逢吉;椿萱并茂,兰桂齐芳。” 徐世昌银币选用“仁寿同登”有两个隐喻: ①. 政治退隐的自我标榜 徐世昌1922年下野后,以“文治总统”“退耕老人”自居,刻意模仿传统士大夫的退隐形象。 ② “仁寿同登”暗含对自身执政(“仁”)与晚年(“寿”)的双重期许,呼应张岳崧对梁章钜“功成身退”的赞美。 另因徐世昌擅书画、好收藏,自比梁章钜一类学者型官员。银币铭文实为对士大夫文化的致敬,表现出与清代文人的精神共鸣。 业间也另有一说是徐世昌晚年居天津,与遗老群体交往密切,此词可能经幕僚建议选用,强化了其“遗民”身份的认同。“仁寿同登”以淡化个人崇拜色彩。
2.银币设计的文化符号体系 ①背面松树与怀仁堂的组合重构了《诗经·小雅》中“如松柏之茂”的意象,将个人寿辰升华为“国运绵长”的祝愿。 ②“仁寿同登”右侧房屋立柱旁滴嘉禾(稻穗)象征“五谷丰登”,与“仁寿同登”形成“德政—丰收”的意象闭环,暗喻其执政虽短却“德泽天下”。 ③时间节点的刻意选择 银币标注“民国十年九月”(1921年),时值徐世昌执政末期,政局动荡。 通过“仁寿”一词,将实际政治困局转化为对传统“仁者无敌”理念的宣扬,颇具自我安慰色彩。 3.勋章与建筑的权力对话 正面西式勋章与背面中式建筑的并置,构成“现代法统”与“传统治术”的视觉对话。勋章链条的西洋写实风格与怀仁堂屋脊的“戗兽”装饰(龙头形瓦件)形成跨东,西文化的呼应,暗合徐世昌“以文治调和中西”的执政理念。
(五)、工艺缺陷的历史留痕
中南海怀仁堂门前的石阶应为8阶,由8根清晰的横线条组成,但部分同款币仅可见“7根台阶横线”或“人物面部反光斑块”,实因模具多次修整导致细节流失。 这些“错误”恰成为版别鉴定的关键依据,例如1921年9月首批压印的币坯阶梯清晰,而年末补铸版因模具磨损,阶梯线条已模糊。

总结
徐世昌纪念币的人物构图是一部微缩政治史,其每一处细节皆可追溯至特定历史事件(如协和医学院捐赠、安福国会选举)或文化思潮(如新文化运动中的“中西体用”之辩)。当代收藏者不仅需关注其艺术表现,更应解码图像背后的权力叙事与时代焦虑。这种“币面政治学”的复杂性,使其远超同期军阀币的审美维度,成为民国机制币研究的核心标本。
2025年6月18日撰稿于成都
+关注

天府源泉
资深电信专家,高级工程师,爱好搜藏45年。藏有上至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民国古铜币,银币,镍币,花钱上千枚。在新浪,今日头条,道格阅读,知否,百度文库都有原创论文,与泉友交流提高,乐在其中。
共 928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