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流域面積僅占西藏總面積的1/5,但流域內的人口、耕地面積、工農牧業總產值卻均占全西藏的一半以上。雅魯藏布江流域為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

雅魯藏布江流域水能資源的理論上蘊藏量達到近8000萬千瓦,徑流量僅次於
長江和
珠江。其中下游的“大拐彎地區”在50公裡的直線距離內形成2000公尺的落差,匯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超過3個
三峽電站[5],
水電站裝機容量可達幾十萬至百萬千瓦。雅魯藏布江中小支流和支溝上已被興建多座用於灌溉或發電的水利、水電工程。2025年7月19日,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規劃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
[6]雅魯藏布江中游
桑日至
加查峽谷河段規劃5個梯級電站,依次為:
- 巴玉水電站(初擬78萬千瓦)
- 大古水電站(66萬千瓦)
- 街需水電站(51萬千瓦)
- 藏木水電站(51萬千瓦,2014年建成)
- 加查水電站(36萬千瓦,2020年建成)
- 冷達水電站(51萬千瓦)
- 仲達水電站(32萬千瓦)
- 朗鎮水電站(34萬千瓦)
均為日調節徑流電站。
在海外有不少傳媒曾傳聞
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建造全球規模最大的
水力發電站,另有稱中國可能利用
水壩將河水引入
黃河流域,工程涵蓋
陝西、
河北、
北京和
天津等地區,以緩解這些地區的水資源短缺,此乃是中國
南水北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方面則澄清無此工程,但這些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爭議,尤其引起
印度方面的關注和不滿。2009年5月25日中國水利部前部長
汪恕誠在北京表示:“中國政府沒有計劃從雅魯藏布江調水進入黃河”。
直到2020年年末,
中共中央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有明確提出對該處下游,實施水電資源的開發。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
晏志勇在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上,證實當局敲定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案,強調會全力落實該項決策
[7]。中國政府確定的開發計劃,引發印度等下游國家關切,憂慮此舉將攔截南亞諸國的珍貴水資源。
新德裡的研究人員Sayanangshu Modak分析認為,如果中國在“大拐彎”地區建造一座大水壩,大量的河水在進入印度之前就會被截流而向南彎曲
[8]。印度傳媒更有評論擔憂中國憑借上游優勢地位將河流“武器化”,利用水流掐住印度咽喉
[9]。
印度政府則明確憂慮中國的計劃會令印度缺水,
水源部高官梅拉有接受外電訪問時就表明,當務之急要在
阿魯納恰爾邦(即印占
藏南地區)建造大壩,以減輕中國計劃帶來的負面沖擊。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表示,中國對跨境河流開發利用一貫秉持負責任的態度,實行開發與保護並舉的政策,並強調任何項目都會經過科學規劃和論證,並充分考慮對下游地區的影響,兼顧上下游的利益
[10]。《
環球時報》專欄文章則譴責印度方面的輿論,辯駁說中國是因為“詳細的水文調查”發現流量夠大,可以用來供電而推動該計劃
[8]。
而下游水電開發工程實施可能存在很大風險,因下游處在印度的實際控制下的
藏南地區,從工程上來說,必須在壩址處、在中印實際控制線處新設水文站,實測和收集水文數據,而中國的科學家誰都不敢涉及這個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中國的領土主權問題。另外工程計劃同時也可能造成次生災害風險,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5]。
2024年12月25日,中國政府核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
[11]2025年7月19日,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工程主要采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規劃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所發電力以外送為主,同時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