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color=var(--color-subtle,#54595d)][[/color]
[color=var(--color-subtle,#54595d)]][/color]
1881年农曆2月21日生於
湖南省善化县(今
长沙县)东乡和佳冲。其父章锦,曾在乡为里正,後行中医。
1886年患
白喉,其兄长为寻医进城,随士钊所乘肩舆,步行二十里。事后使他非常感动。士钊自幼在其兄执教私塾读书
[1]。
1898年母丧,走出家门,勉作童子师,舍馆二载余,将其束脩供给家用。同年,北京爆发
戊戌变法。
1904年春与杨守仁等在
上海组织「爱国协会」,作为
华兴会的外围组织,2月25日,「华兴会」在长沙明德学堂正式成立,黄兴任会长。11月,
万福华谋刺
广西巡抚王之春被捕,旋即华兴会在余庆里机关遭破坏,与
张赍等十馀人被捕,後在
蔡锷等人营救下出狱。
1905年
苏报案出狱後赴日本东京
法政大学速成科留学。同时他於东京正则学校习英语。章回顾过去,认为自己“才短力脆”,连累了同事,感到内疚,一改革命救国为求学救国,乃发愤力学。同年8月,
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但章坚决不加入同盟会,後来亦未加入其他政党。
1909年1月24日,在英国写信给吴弱男,内云:12月3日来信收到。吴收信後,旋即赴英与章相会,4月6日他们在
伦敦高堡结婚。婚後入
爱丁堡大学攻读
政治经济学、
逻辑学。留
英期间,他常为国内报刊撰稿,介绍
西欧各派政治学说,於立宪政治尤多发挥,对当时中国政坛很有影响。
1910年1月4日大儿子章可生于阿伯丁县。同年,在《国风报》上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留英期间,常为国内报刊撰稿,介绍西欧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学说。
1912年,春,任
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立报》主笔,同时兼任
江苏都督府顾问。2月,发表文章,倡言
内阁制之精髓,在於聆聽反对党意见之流行。4月,在
湖南选出,为国会参政员。7月,发表政党组织案,主张毁党造党说。因此引起同盟会部分党员不满,纷纷著文批驳,并反对非党人士来主持该党机关。
护国战争爆发后,1916年5月,
两广都司令部和
军务院先后在广东肇庆成立,章士钊同时担任司令部和军务院秘书长。袁世凯死后,国会重开,章士钊到北京出任国会议员,坚持国会应由两院制改作一院制
[4]。1917年,章士钊没有响应孙中山的呼籲,南下广州护法,却于10月接受北京大学聘任,讲授伦理学,并担任图书馆馆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