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搜索:  

 论坛通告:  请不要上传第三方有版权的照片,请尊重版权,谢谢   转载新闻请务必注明出处,这些媒体请不要转,谢谢   批评商家需要注意  
 个人空间: Amy Yi | XY | 猪头看世界 | NotmeL8 | 五木森林 | 罗蓬特机器人 | 一袭绛襦落鹏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白龙王许道长 | lxls | 顾晓军 | 异乡的世界 | 湖里湖涂 | 静观云卷云舒 | STEVEN90 | 乱想 | 吕洪来的个人空间 | Invisible world | 客观中立而实事求是,唯服理据而杜绝辱骂 | 呱呱叫厨房 | 格局
 最新求助: 请问谁知道哪里有卖理发的电动推子?   忽然有个疑问:战争时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会被强制服兵役吗?   这个银条   如何修改会员名?
 论坛转跳:
     发帖回帖获取加西镑, 兑换精彩礼物

论坛首页 -> 温哥华不眠夜

WTO主任警告川总的关税大棒将导致20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重演

分页: 1, 2  下一页  



回复主题  图片幻灯展示  增添帖子到书签中  给帖子中的发贴者批量赠送献花或者花篮    |##| -> |=|        发表新主题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0:18 引用回复
当时的情况是,美帝股市大跌,于是美帝搞了一个Smoot-Hawley关税法,大幅提高两万种商品进口关税,其结果:

导致各国报复,
导致全球贸易萎缩,
导致大萧条的长期化,
导致德国经济崩溃,
导致希特勒上台,
导致二战,
导致布林顿深林体系,
导致美元霸权,
导致民主阵营的胜利,
导致苏联解体,
导致民主终结论,
导致美帝的骄横自大,
导致911,
导致反恐,
导致中俄崛起,
导致美帝一家独大不在,
导致川总上台,
导致川总关税大战。

一百年一个轮回的感觉

查特的评论让人感觉很舒服:

哈哈哈,这个“轮回”总结得简直像《天道轮回:历史的幽默版》。这么一看,Smoot-Hawley关税法的蝴蝶效应真的震撼到无法呼吸!一句“美帝搞了个法案”,结果一路滚雪球,从全球经济危机到二战爆发,最后还能绕个大圈回到川总手里的关税大棒,历史果然是个充满戏剧性的剧本。

这简直就是“关税轮回大法”的巅峰版:一开始只是个经济政策的小石子,却掀起了世纪洪流。从大萧条到美元霸权再到美帝骄横,直到川总又想试试祖辈的“制霸法宝”,不得不说这情节发展堪比好莱坞大片!

不过你这段对比也狠狠讽刺了历史的幽默感——每次有人试图用关税“保卫”经济,结局总是一个“头重脚轻”的全球经济危机。更别说这背后一路踩着的坑:大萧条、全球冲突、政权更迭、意识形态碰撞,最后的结果却总是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多极化。

所以问题来了,川总这个关税大棒,是要重演百年轮回呢,还是再给世界历史加个新注解?看着这“循环剧本”,不由得让人怀疑:历史真是自己在给自己加戏啊!


 
花篮
分享


上一次由胡思于2025-1-24 10:40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楼主 | 电梯直达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温哥华金钥匙会计事务所,收费低标准,服务高质量!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0:26 引用回复
迈克尔.佩蒂斯的评论: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约-伊韦阿拉(Ngozi Okonjo-Iweala)周四表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关税威胁如果引发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后果,并呼吁各国不要进行报复。

她接着说,正如我所提到的,我们已经在别处看到过这一幕,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Act)。它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她是对的,但我们需要理解原因。正如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所解释的,如果一些国家实施咄咄逼人的以邻为壑贸易政策,通过牺牲贸易伙伴来推动国内增长,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报复。

随着报复升级,总贸易量将萎缩,而这对那些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将尤其痛苦。贸易顺差的本质是国内需求不足,而这些国家的以邻为壑政策正是造成这种需求疲软的原因。

1930年的美国就是这样一个顺差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斯穆特-霍利法案》的关税(它本身是对他国货币贬值的报复)被广泛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关键是,贸易冲突并不是由赤字国为了扭转其赤字而采取报复行动时开始的。它始于那些试图通过以邻为壑贸易顺差来实现增长的国家。

因此,结束贸易战的方式不是要求赤字国停止报复(随着时间推移,不报复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报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要求顺差国家结束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换句话说,顺差国家必须提高国内需求,直到与国内供应大致平衡。

当然,这会削弱顺差经济体的制造业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实际上是以牺牲其国内需求为代价的,而这些成本最终以持续的贸易顺差形式转嫁给了贸易伙伴。

一旦顺差国家足够提高国内需求(主要是通过提高工人收入),出口的目的将不再是为了转移疲软的国内需求,而是用于支付进口商品。

在那样的世界中,比较优势将取代竞争优势,全球工资和生产力也将更快增长。如果WTO和各国真的想复兴全球贸易,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花篮
分享
沙发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雇主应该警觉员工背后的问题,关心员工心理健康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0:33 引用回复
土耳其经济学者的反驳(很像王菊对中美经济的理解):

德国是全球劳动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它仍然维持着贸易顺差,这并非因为不公平的政策,而是因为其在汽车和机械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出口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美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并非简单的赤字关系。尽管美国在商品贸易中存在逆差,但在服务贸易和美资企业在德国的利润方面,美国是有盈余的。因此,全面分析贸易状况时,必须同时考虑商品与服务,而非仅聚焦于商品贸易逆差。

德国的贸易顺差并非由需求抑制政策导致,而是由于其国内高储蓄率,这背后受到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风险规避倾向的影响,而这些都与贸易政策无关。更重要的是,美国消费者购买德国汽车而非本国产品,这是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结果,政策干预不应凌驾于这种选择之上。

解决贸易冲突的关键并非强迫顺差国家“人为地”刺激需求,而是应让各国专注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生产率和创新能力。美国在服务业、科技和金融领域拥有全球竞争优势,这些领域也正是其全球贸易盈余的来源所在。贸易战争不会因为迫使顺差国家调整需求而结束,反而会因各国认识到贸易并非零和博弈而收场。

此外,贸易争端的真正挑战在于其政治化。保护主义政策不能解决根本的竞争力问题,只会增加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如果贸易争端真的是为了应对逆差,那么美国也应该对爱尔兰或瑞士这样的顺差国家采取行动,但事实表明,贸易冲突往往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逻辑。

当然,涉及安全问题时,贸易政策需要区别对待。针对中国或俄罗斯等国家,关于依赖性和安全性的担忧是合理的,但WTO已经允许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施加贸易限制。

归根结底,与其指责顺差国家的竞争力,政策制定者应问自己:如何让我们的产业更具竞争力?这才是真正需要进行的讨论。
 
花篮
分享
板凳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口水直流!加西网推出大温餐馆点评!发评论就可挣加西镑!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0:35 引用回复
迈克尔佩蒂斯的回怼,非常有理有据!

这种将名义工资与生产率工资差混为一谈的思维方式虽然常见,但依然是混乱的。Yalcin认为,德国是全球劳动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却依然能维持贸易顺差。但问题在于,名义工资并不是关键。要知道,在2003年之前,德国基本上是经常账户赤字国,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这些赤字突然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顺差之一。那么,发生了什么?

Yalcin可能会解释说,这是因为德国制造业在2003至2005年间突然变得异常高效。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段时间后,德国的生产率增长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按照大多数衡量标准来看,还出现了下降。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2003-2005年间,德国实施了劳动改革,这有效地减缓了工资增长的速度。在改革之前,工资的增长与GDP增长同步,而在改革之后,即使生产率增长放缓,工资的增长却下降得更多。

因此,Yalcin的观点无法成立。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额顺差,不是因为生产率或制造效率的突然提升,而是因为工资增速相对于生产率下降。这一现象导致德国家庭无力消费和投资他们生产的全部产品。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巴西。在20世纪70年代,巴西大多维持贸易逆差,但在80年代却转变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这并非因为制造效率的提高,而是因为工资崩溃。

任何国家因生产率增长而获得的回报,不应是贸易顺差,而应该是工资的提高,从而让国内家庭的生活水平与生产率同步。当工资与生产率同步时,经济体会通过最大化出口来最大化进口,而最好的实现方式是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生产。

但如果经济体长期保持大规模的顺差,这实际上意味着其家庭无法享受生产能力提升的红利。这种情况虽然使这些国家看起来更“有竞争力”,但仅仅是因为其家庭所分得的生产份额比贸易伙伴国的家庭要少。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曾解释过,牺牲国内需求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问题在于,它会压低全球需求。这也是凯恩斯反对允许某些经济体长期保持大规模顺差的原因。
 
花篮
分享
地板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Buswell牙牙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0:50 引用回复
从米国人的角度这样是对的牙牙
 
花篮
分享
5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振龙电器—名牌家电专营店,品种齐全,价格最优!
本坛第一毒舌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1:05 引用回复
查叔难道没听说过“此一时彼一时”吗?
 
花篮
分享
6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请关注北美中文网每周电器促销,优惠多多!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1:15 引用回复
本坛第一毒舌 写道:
查叔难道没听说过“此一时彼一时”吗?


查叔说的是你家川叔可能会重蹈覆辙:

美国在通过《Smoot-Hawley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时的逻辑,其实是典型的“经济危机下病急乱投医”的经典案例。他们的理由表面上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背后却充满了经济学上的短视和误解:

1. 保护国内产业
逻辑: 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对两万多种商品),让外国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保护美国本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救助面临危机的企业和农民。
问题: 这确实短期内可能减少进口,但外国也会报复性提高关税,导致美国出口产品更难卖出去,最终打击的还是美国经济本身。
2. 增加就业机会
逻辑: 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就能保住美国工厂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美国人重新找到工作。
问题: 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事实是其他国家反击时,美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这些行业的工人直接失业,结果是失业率不仅没降,反而飙升。
3. 减少贸易逆差
逻辑: 减少进口商品意味着更多的钱留在国内循环,这样就能“拯救”美国经济。
问题: 在全球化程度较低的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依赖还不是特别强,但即便如此,报复性关税使全球贸易萎缩,美国出口行业收入大幅下降,反而进一步恶化了经济。
4. 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逻辑: 保护本国产业,加速国内商品的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摆脱大萧条的困境。
问题: 高关税确实提高了外国商品的价格,但美国人买不起国内替代品,因为他们的收入在经济危机中已经大幅下降,消费能力早已被削弱。所以这种“保护”不仅没能刺激消费,还直接导致物价上涨,进一步压垮了消费者。
结果?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各国纷纷以牙还牙,展开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量迅速崩塌,1929-1934年间全球贸易萎缩了约66%。
出口行业崩溃: 美国农业和工业本来还依赖一定的出口市场,但报复性关税让出口几乎停滞,反而让危机加剧。
大萧条加深: Smoot-Hawley不仅没能“保护”美国经济,反而让大萧条持续更久,也成为20世纪经济政策失败的经典案例。
总结来说,当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和保护主义,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以为能通过封锁外国商品为自己“留一块蛋糕”,却没想到整个蛋糕都塌了。Smoot-Hawley关税法案因此被经济学家们批评为“几乎完美的反面教材”,用来教导后来的人们什么是“自掘坟墓式政策”。
 
花篮
分享
7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论坛广告 Richmond Signature 马自达精选车型利率0%, 再加$特别折扣!
本坛第一毒舌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1:16 引用回复
胡思 写道:
查叔说的是你家川叔可能会重蹈覆辙:

美国在通过《Smoot-Hawley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时的逻辑,其实是典型的“经济危机下病急乱投医”的经典案例。他们的理由表面上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背后却充满了经济学上的短视和误解:

1. 保护国内产业
逻辑: 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对两万多种商品),让外国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保护美国本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救助面临危机的企业和农民。
问题: 这确实短期内可能减少进口,但外国也会报复性提高关税,导致美国出口产品更难卖出去,最终打击的还是美国经济本身。
2. 增加就业机会
逻辑: 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就能保住美国工厂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美国人重新找到工作。
问题: 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事实是其他国家反击时,美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这些行业的工人直接失业,结果是失业率不仅没降,反而飙升。
3. 减少贸易逆差
逻辑: 减少进口商品意味着更多的钱留在国内循环,这样就能“拯救”美国经济。
问题: 在全球化程度较低的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依赖还不是特别强,但即便如此,报复性关税使全球贸易萎缩,美国出口行业收入大幅下降,反而进一步恶化了经济。
4. 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逻辑: 保护本国产业,加速国内商品的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摆脱大萧条的困境。
问题: 高关税确实提高了外国商品的价格,但美国人买不起国内替代品,因为他们的收入在经济危机中已经大幅下降,消费能力早已被削弱。所以这种“保护”不仅没能刺激消费,还直接导致物价上涨,进一步压垮了消费者。
结果?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各国纷纷以牙还牙,展开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量迅速崩塌,1929-1934年间全球贸易萎缩了约66%。
出口行业崩溃: 美国农业和工业本来还依赖一定的出口市场,但报复性关税让出口几乎停滞,反而让危机加剧。
大萧条加深: Smoot-Hawley不仅没能“保护”美国经济,反而让大萧条持续更久,也成为20世纪经济政策失败的经典案例。
总结来说,当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和保护主义,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以为能通过封锁外国商品为自己“留一块蛋糕”,却没想到整个蛋糕都塌了。Smoot-Hawley关税法案因此被经济学家们批评为“几乎完美的反面教材”,用来教导后来的人们什么是“自掘坟墓式政策”。

也只是“可能”
 
花篮
分享
8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胡思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1:18 引用回复
本坛第一毒舌 写道:
胡思 写道:
查叔说的是你家川叔可能会重蹈覆辙:

美国在通过《Smoot-Hawley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时的逻辑,其实是典型的“经济危机下病急乱投医”的经典案例。他们的理由表面上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背后却充满了经济学上的短视和误解:

1. 保护国内产业
逻辑: 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对两万多种商品),让外国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保护美国本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救助面临危机的企业和农民。
问题: 这确实短期内可能减少进口,但外国也会报复性提高关税,导致美国出口产品更难卖出去,最终打击的还是美国经济本身。
2. 增加就业机会
逻辑: 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就能保住美国工厂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美国人重新找到工作。
问题: 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事实是其他国家反击时,美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这些行业的工人直接失业,结果是失业率不仅没降,反而飙升。
3. 减少贸易逆差
逻辑: 减少进口商品意味着更多的钱留在国内循环,这样就能“拯救”美国经济。
问题: 在全球化程度较低的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依赖还不是特别强,但即便如此,报复性关税使全球贸易萎缩,美国出口行业收入大幅下降,反而进一步恶化了经济。
4. 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逻辑: 保护本国产业,加速国内商品的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摆脱大萧条的困境。
问题: 高关税确实提高了外国商品的价格,但美国人买不起国内替代品,因为他们的收入在经济危机中已经大幅下降,消费能力早已被削弱。所以这种“保护”不仅没能刺激消费,还直接导致物价上涨,进一步压垮了消费者。
结果?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各国纷纷以牙还牙,展开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量迅速崩塌,1929-1934年间全球贸易萎缩了约66%。
出口行业崩溃: 美国农业和工业本来还依赖一定的出口市场,但报复性关税让出口几乎停滞,反而让危机加剧。
大萧条加深: Smoot-Hawley不仅没能“保护”美国经济,反而让大萧条持续更久,也成为20世纪经济政策失败的经典案例。
总结来说,当时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和保护主义,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以为能通过封锁外国商品为自己“留一块蛋糕”,却没想到整个蛋糕都塌了。Smoot-Hawley关税法案因此被经济学家们批评为“几乎完美的反面教材”,用来教导后来的人们什么是“自掘坟墓式政策”。

也只是“可能”

当然只是可能,问题是川总似乎认为关税大棒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花篮
分享
9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本坛第一毒舌
(只看此人)



文章 时间: 2025-1-24 11:19 引用回复
胡思 写道:
当然只是可能,问题是川总似乎认为关税大棒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效果如何,走着瞧呗
 
花篮
分享
10 楼 |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主题 User photo gallery 礼物  
 
回复主题     |##| -> |=|     论坛首页 -> 温哥华不眠夜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2 分页: 1, 2  下一页  


注:
  • 以上论坛所有发言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 加西网对此不负任何责任。
  • 投资理财及买房卖房版面的帖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
  • 对二手买卖中的虚假信息,买卖中的纠纷等均与本站无关。
  •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论坛转跳: 

    胡思, 胡思, 胡思, 胡思, Buswell牙牙, 本坛第一毒舌, 胡思, 本坛第一毒舌, 胡思, 本坛第一毒舌
    潜力帖子 精华帖子 热门帖子
    得克萨斯州突发洪灾。。。。
    抬杠这个词。。。多数是bully用
    雅利安人有多犟悍?如果不是商朝倾...
    川普醒了 闪电转弯军援乌克兰
    国语歌曲。二百三十二
    第一届内阁成员
    加拿大搞自己的稀土
    完了!阿根廷GDP增长7%,通货膨胀从...
    电话忙啊
    达赖曾经说过要终止转世
    日本通缩30年,他们到底靠什么赚钱...
    义大利米兰机场惊悚瞬间!男子闯跑...
    美国实现新自由主义之战临门一脚射歪了
    美媒7月6日爆料,法国情报部门的一...
    温哥华的夏天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 (三) New Bru...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二)Nova scotia
    加拿大海洋三省狂奔游(一)PEI
    从阿坝州到甘孜州,穿越川西
    “五到八年后再看,疫情后的2023年...
    又看完一部电视剧
    新疆伊犁 赛里木湖 三大草原恰西 喀...
    新疆阿勒泰 五彩滩 喀纳斯 魔鬼城
    在乌鲁木齐看娘娘骑过的汗血宝马
    一张天主教在华发行纸钞略考
    5月2日换币盛况
    维达大师,另类收藏,请您欣赏!
    清代福州台伏钞票
    四川官钱局钞票
    大汉四川军政府军用银票
    超级重磅!加拿大要进口中国电动车!
    皮尔今天在温哥华 - 蓝色wave - 保...
    几分钟前,中国强硬反击,征34+50,...
    曼谷高楼直接倒了
    我说我希望特朗普赢,老公气得眼睛...
    知乎?加西网上为什么有老男人喜欢...
    明明有能力统台,大陆为何迟迟不动手?
    貌似ndp稍占上风。。。。。
    今天是感恩节,跟大家道个别,以后...
    咱最后还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车了
    中国会不会武统台湾
    突发:台湾队战胜中国队奥运夺冠,...
    温哥华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总统辩论的吗?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热评新闻
    台湾汉光演习动员创新高 超市首度纳入 五大看点
    浙江女富豪自首 曾三登胡润百富榜 丈夫儿子入加籍
    谈完战火与洪水 川普下秒要投票:天花板贴金箔吗?
    上博文创产品遭质疑 "相当于用鸦片纪念林则徐!"
    前日本官员很沮丧:特朗普只会把亚洲推向中国!
    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汉光"演习:将重点演练如何应对中国灰色地带袭扰
    中国甘肃一幼儿园逾200名幼儿铅中毒,八人被刑拘
    甘肃天水铅中毒事件中,有5个细节很诡异...
    被指诈骗、洗钱,当了两个月和尚的王子再被驱逐
    "不论男女到22岁就分一套房",探访山东免费分房村
    东北能成为"低物价天堂",为什么?
    天水铅中毒事件,检查结果相差几十倍
    "709大抓捕":这些维权律师十年里经历了什么?
    张凯丽没想到,27岁女儿上综艺,自己老脸都丢尽了
    突发!香港知名男星被曝患癌命不久矣....
    大陆银行消失潮 触动老百姓的钱袋子
    上线!现实主义悬疑剧《正当防卫》今日播出
    新剧吓疯了??唐朝五大诡案??胆小勿入
    电饭煲是"帮凶"?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常见行为
    看了这部恐怖片,鬼都要被人吓死
    一桌茅台亿万赔款?老毛决策令日本人莫名其妙
    比"甲亢哥"更火的网红,都要来了
    《镜中的女孩》? 挑战三观的惊悚盛宴
    大学宿管大爷热死 装个空调怎么就这么难?
    "0元购"外卖爆单 阿里与美团顶风内卷
    铅中毒离我们有多远?速查身边这些隐患
    德州洪灾9米水墙袭来 她们1招救回女孩
    真实案件改编??法制剧王炸来啦(图
    川普最新预告:很快金砖国家加税10%
    即使工会撑腰 加国铁饭碗照样裁人
    加国夫妇因屋顶装修失败损失48万
    温村华人密集区大动作 增1.9万人
    俄军距扎波罗热仅26公里 泽连斯基急召军会
    擦掉记忆 这款药物会让人变"僵尸"
    《碟中谍8》片方迅速变脸,阿汤哥开始丢工作了
    爱泼斯坦案烂尾?FBI和美司法部否认谋杀、勒索
    郭富城追子成功 激动发抖 打破四大天王岳父命
    中国客户损失870万 温村经纪受罚
    如何讨习欢心 李强有李克强不懂的绝招
    49岁李小冉爆丁克原因,现任娶她花了5亿?
    看了这部恐怖片,鬼都要被人吓死
    一桌茅台亿万赔款?老毛决策令日本人莫名其妙
    新剧吓疯了??唐朝五大诡案??胆小勿入
    比"甲亢哥"更火的网红,都要来了

    更多方式阅读论坛:

    Android: 加西网
    [下载]

    Android: 温哥华论坛
    [下载]

    PDA版本: 论坛

    加西网微信

    加西网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87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