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搜索:  

 論壇通告:  請不要上傳第三方有版權的照片,請尊重版權,謝謝   轉載新聞請務必注明出處,這些媒體請不要轉,謝謝   批評商家需要注意  
 個人空間: 豬頭看世界 | 一襲絳襦落鵬城,疑似玄女下九天 | lxls | 格局 | 羅蓬特機器人 | 呂洪來的個人空間 | XY | NotmeL8 | 客觀中立而實事求是,唯服理據而杜絕辱罵 | 白龍王許道長 | 顧曉軍 | 湖裡湖塗 | 天涯逐夢 | My AI Tech Channel | Invisible world | 我的退休生活 | 逸言堂 | 真情Z下海 | 大溫房產和地產研究 | 五木森林
 最新求助: 請問誰知道哪裡有賣理發的電動推子?   忽然有個疑問:戰爭時期,加拿大拿PR卡未入籍的永久居民會被強制服兵役嗎?   這個銀條   如何修改會員名?
 論壇轉跳:
     發帖回帖獲取加西鎊, 兌換精彩禮物

論壇首頁 -> 新時代之光

低軌衛星、宇宙旅行、去外星球採矿!太空科技将有哪些袔n黃疲 (發表於1年前)



回復主題  圖片幻燈展示  增添帖子到書簽中  給帖子中的發貼者批量贈送獻花或者花籃    |##| -> |=|        發表新主題
閱讀上一個主題 :: 閱讀下一個主題  
作者 正文
黃礽耀 sfiawong
(只看此人)




文章 時間: 2023-10-28 18:12 引用回復
[align=left]


【2025科技微趨勢】低軌衛星、宇宙旅行、去外星球採矿!太空科技将有哪些袔n黃疲


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與前澤友作都陸續完成他們的太空之旅,似乎宣告太空旅行離人們越來越近。究竟太空科技有哪些新突破?又有何趨勢?程倚華2022.02.05|半導體與電子產業









近年來,5G通訊及應用逐漸普及,儘管6G規範還未確定,但是業界普遍認為,低軌道衛星(Low-Earth Orbit,LEO)技術將會是推動6G發展的關鍵助力。

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星鏈計畫(Starlink),繼2019年初次發射60顆低軌道衛星以來,截至2022年1月6日,共約1,900顆低軌道衛星升空。

聯合國外太空事務辦公室(UNOOSA)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註冊且運行中的人造衛星有1萬1,070個,其中離地約2萬公裡內的中軌道(Medium-Earth Orbit,MEO)衛星及低軌道衛星合計占近7成(7,451個)。



掌握最新AI、5G、區塊鏈應用!免費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資訊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只需2,000多顆低軌道衛星,就能做到全球通訊,而衛星數愈多,通訊速度也愈快。

依照目前國際眾廠商的進度,吳宗信推測,「4年後天空中就會有1萬多顆(低軌道衛星),如果加把勁,2年就可以做到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則估計,到了2030年,這個數字將成長到5萬顆。

當天空中除了自然界的星辰之外,不但將會有更多人類加諸的「點點繁星」,人類對於月球、火星,乃至於其他星球的探索還將更深更遠。未來從地球到外太空,人類的足跡將無限延伸。



低軌道衛星的優勢在於傳輸延遲較少、過程中耗損也較少,光是2020年,低軌道衛星就占整體衛星發射數量98%。圖/ 數位時代制作

【2025太空科技微趨勢】

低軌衛星結合毫米波,開啟6G大門

高度2000公裡內的低軌道衛星(下圖),主要應用在衛星網路傳輸、觀測地表影像。相對於中軌道衛星(MEO,高度在8000到1萬2000公裡)和同步軌道衛星(GEO,高度約3萬5000公裡),低軌衛星的建置成本最低,傳輸延遲時間也最短。業界普遍認為,未來6G時代將融合多種通訊技術,其中低軌道衛星不可或缺。

Pinkoi、AWS、蝦皮、奧美...現身分享最新行銷科技趨勢【2023 Martech行銷科技高峰會】帶你深入了解AI行銷新未來! 



低軌衛星的建置成本最低,傳輸延遲時間也最短,在發展5G的過程中,低軌衛星的重要性極高。圖/ NASA

由於偏遠地區地面難以建置通訊網路設備,若搭配低軌衛星收發訊號,就可以彌補地面部署不足的問題,通訊涵蓋範圍也能更廣。

但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認為,不要對低軌衛星提升手機通訊品質的潛能抱持過高期待,畢竟手機功率較小,難以接收到數百公裡外的衛星訊號,即便可以也相當耗電。或許未來將「接收低軌道衛星通訊訊號」的功能建置在基地台中,「延遲稍微長一點,但通訊模式會更立體可行。」

2.架構縮小、大學生也能做!立方衛星促太空平民化

在追求低軌道衛星數量的同時,業者也積極壓低衛星的發射成本,立方衛星(下圖)便是選項之一。



立方衛星除了小巧輕便的優點外,重點是很便宜,只要學習技術,連大學生都可以做。圖/ NASA

立方衛星由10立方公分的單位倍數組成,每單位重量不超過1.33公斤,讓載運火箭一次發射能帶更多衛星上太空。比起又大、又貴、又重的傳統衛星,吳宗信指出,「立方衛星架構跟大顆的(傳統衛星)差不多,但很便宜,新台幣1000萬元以下就可以有一台,馬上能量產。」

最重要的是,輕薄短小而技術門檻低,「大學生也可以做。」讓更多的學術單位、小型企業都可以加入,吸引更多創新及制造能力並帶動太空產業大爆發。

3.氣象、轉播不能沒它,同步軌道衛星無可取代

雖然低軌道衛星是帶動整體太空產業的發展主力,但中軌道、同步軌道衛星還是有其重要性。以距離地面約3萬5000公裡的同步軌道衛星為例,儘管建置成本最高、延遲時間最長,但因為它是固定於相對於地面的同一位置,可以持續觀測地球的同個範圍,像是訊號不能中斷的電視轉播、需要連續觀察的氣象雲圖(下圖),就必須用到同步衛星。



播報天氣情況所需的衛星雲圖,靠的就是同步軌道衛星。 圖/ 中央氣象局

4.如飛機般能重複使用,可回收火箭大減99%成本

火箭造價高昂,是太空商業化的痛點。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曾稱,火箭至少需重複使用10次才能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認為,若火箭能做到像飛機一般重複使用,成本就能降低到現行的1%。

2021年5月SpaceX星鏈(Starlink)V1.0 L27任務,獵鷹9號Block 5火箭(下圖)B1051達成「起飛並回收」重複10次的全球空前紀錄。



SpaceX星鏈的獵鷹9號Block 5火箭B1051達成「起飛並回收」重複10次的全球空前紀錄。圖/ SpaceX

5.巨量太空垃圾漂浮宇宙,危及太空安全

美國太空總署(NASA)2021年6月指出,國防部已追蹤到約2.7萬片太空垃圾,以每小時2.8公裡的速度在軌道中運行,主要來自廢棄的衛星與火箭殘骸的太空垃圾,不但威脅太空站與太空人的安全,一旦擊落衛星,也會影響地球通訊、天氣預測。

歐洲太空營運中心(ESA)預測,人類若不節制,2100年太空垃圾數量將達現今50倍。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儘管用於處理太空垃圾的技術(如使用磁力、機械手臂、雷射等方式)正在發展中,但究竟是誰該負責處理,依然沒有定論。目前,低軌道衛星壽命約5年,國際相關規範要求衛星保留適度燃料,在壽終墜落時自燃燒毀、保護地球。



圖/ Space Track 2020 Jan/數位時代整理

6.太空採矿不是梦,蛷T喬蛺徒鶚貝戳

許多近地小行星蘊藏大量鐵、鎳和鈷等金屬礦產,科學家、企業家紛紛將目光望相外太空,未來將進入太空掏金時代。

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在今年發射探測器到太陽系最大金屬小行星「靈神星」(16 Psyche),預計2026年抵達並探測採矿的抠犥性。手C⊙芯抗綧ordorIntelligence估計,2020~2038年太空採矿手C〉哪暄}合成長率將超過20%。



太空採矿也是未来极愉\贍艹沙さ氖諧≈弧 圖/ NASA

7.把月球當前進基地,人類繼續探索深太空

在人類積極開發靠近地球的低軌道衛星的同時,想遠征月球、火星等「深太空」的企圖心和好奇心也沒有停止過。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月球是可以建置人類往外發展的「前進基地」,火星則是3~6個月就能抵達的星球,「是人類有生之年可以去、又可以回來的地方。」為深太空發展的重要方向。

8.高速穿梭航向未知,核動力火箭顛覆太空行

當月球、火星這樣的「深太空」成為航行目標,太空船勢必得增加續航力。美國太空總署(NASA)正積極將火箭推進器使用的化石燃料,轉向效率更高的濃縮鈾,設計打造「核動力太空梭」(下圖),期待突破太空任務的距離限制,也可以人為主動操控、增加遠程太空任務的彈性。



為了提高太空梭的續航力,美國太空總署(NASA)設計打造「核動力太空梭」,使用效率更高的濃縮鈾作為推進器的燃料。圖/ NASA

9.重型火箭系統,人類探索外星大助手

為了探索深太空,必須開發燃料充足、載運更多設備的重型火箭。像是NASA為了建置長期科研基地,預計2024年再次登月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將使用新一代、目前最強大的太空發射系統(SLS,下圖),光是火箭本體投入的成本就破百億美元

SpaceX也為了前進火星,積極開發新一代超重型火箭星艦(Starship),計畫在2030年讓星艦登陸火星。



NASA正致力開發新一代、目前最強大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光是火箭本體投入的成本就破百億美元。圖/ NASA

10.凝視深淵的太空望遠鏡,揭開古老宇宙奧祕

太空望遠鏡是指在外太空用於觀測天體的望遠鏡,隨著技術進步,探測範圍也愈來愈廣。2021年底升空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下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太空望遠鏡,預期在2022年夏天就可以收到回傳影像。



韋伯太空望遠鏡於2021年底升空,預計2022年夏天可以收到回傳影像。 圖/ NASA

透過紅外缐,它可以觀測更遠的太空、黑洞,預期能藉此了解宇宙大爆炸後不到1億年的資訊。在未來至少10年的服役期間,透過太空望遠鏡能為宇宙誕生之謎揭祕。

11.太空探測車,替外星探險打先鋒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意圖始終強烈,然而,在人類登陸外星前,還需太空探測車打先鋒。如2021年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測車毅力號(Perseverance,下圖)成功登陸火星,車上設有23個鏡頭,每天從火星傳回地面許多影像與數據,讓科學家分析、超前部署。



太空探測車毅力號於2021年成功登陸火星。 圖/ NASA

12.太陽能電廠上太空,發射能量傳回地球

太陽能的開發,最早其實是為了因應太空衛星所需,因為至今太空中仍找不到其他的能源來源。不過,當全球對於乾淨能源的需求日益殷切,這些太空中的能源便引起注意。2021年初,美國國防部開發了新的光電射頻模組,可以將從太空上搜集到的太陽能,傳送回地球表面使用。

13.骨灰隨火箭升空,「宇宙葬」死後化為繁星

隨著火箭成本變低,「太空葬」成為人們告別世界的選擇之一。早在2018年,SpaceX就將100人的骨灰以立方衛星形式,發射到離地500公裡的軌道,預計在繞行地球4年後墜毀。

太空葬公司Celestis為了讓更多人負擔得起太空葬,僅將1~7克部分骨灰放到口紅大小的容器中。





隨著太空科技日益發達,「太空葬」也成為了人們安葬骨灰的方式之一。圖/ Celestis Memorial Spaceflights


 
花籃
分享
_________________
[size=16][color=Blue]
Love y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when they are still near you! I like to hear your voice.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遙…

email address: sfiawong@gmail.com
樓主 | 電梯直達
閱讀會員資料 發送站內短信 主題 User photo gallery 禮物  
論壇廣告 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回復主題     |##| -> |=|     論壇首頁 -> 新時代之光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注:
  • 以上論壇所有發言僅代表發帖者個人觀點, 並不代表本站觀點或立場, 加西網對此不負任何責任。
  • 投資理財及買房賣房版面的帖子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責任請自負
  • 對二手買賣中的虛假信息,買賣中的糾紛等均與本站無關。
  •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回復主題
    不能在本論壇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論壇發表投票
    不能在這個論壇添加附件
    可以在這個論壇下載文件

    論壇轉跳: 

    黃礽耀 sfiawong
    潛力帖子 精華帖子 熱門帖子
    完了,加國房東們的災星上台了
    大選完了放毒之二,看卡尼表演
    亞省鬧獨立 拿到公投簽名數
    一切都太晚了,不可逆的去美國化浪潮
    自由黨也算是贏麻了
    醪糟雞蛋
    辛普森殺妻案
    大選後,一些加拿大人想移居美國
    左腳開車。。。
    歐洲的夏天來了!相比氣候垃圾亞洲...
    暑期機票
    90歲高齡醞釀寫回憶錄 楊尚昆嘔心瀝...
    朝鮮新型驅逐艦“崔賢”號進行了多...
    劉廳長和豬大福,小兵老狼老大叔越...
    昨天是地球日
    維達大師,另類收藏,請您欣賞!
    清代福州台伏鈔票
    四川官錢局鈔票
    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
    今年新幣發行計劃
    要出一個新的一元
    古董金幣
    mint三月新幣(四月新幣從22樓起)
    1999 mule 25分
    2025 蛇年敲幣活動
    加拿大新總理馬克卡尼
    我在小紅書被罵窮得沒錢給孩子買衣服
    美國2025年AWQ(美國婦女25c)發行計劃
    韓國空難FDR黑匣子缺失最後四分鍾關...
    又見假幣
    皮爾今天在溫哥華 - 藍色wave - 保...
    幾分鍾前,中國強硬反擊,征34+50,...
    曼谷高樓直接倒了
    我說我希望特朗普贏,老公氣得眼睛...
    知乎?加西網上為什麼有老男人喜歡...
    明明有能力統台,大陸為何遲遲不動手?
    貌似ndp稍占上風。。。。。
    今天是感恩節,跟大家道個別,以後...
    咱最後還是投了ndp
    生平第一次被偷車了
    中國會不會武統台灣
    突發:台灣隊戰勝中國隊奧運奪冠,...
    溫哥華房姐出事了
    有在看總統辯論的嗎?
    退休幾年後的感悟

    最新新聞 熱門新聞 熱評新聞
    現在的車展 都變成"高仿小米"開會了
    404文:董小姐算是京城婆羅門權貴出身嗎?
    超市惹事!新冰淇淋命名為"自由黨之淚"
    BC省新立法將加速公共和私人項目
    女子在列治文險遭綁架 警尋兩證人
    黃金多頭命懸一線?中國投資人瘋狂拋售
    馬克.卡尼有住房計劃 多久能實施?
    美國運鈔車3袋現金灑落 百人街頭瘋狂搶錢
    想從"泥沼"脫身 馬斯克收到兩個消息
    危險!18億蘋果手機立即關閉這功能
    馬斯克火箭基地將獨立建市 市長是他員工
    黃仁勳:感謝川普政府支持 在美打造最先進AI芯片
    多倫多街頭將迎來無人配送車 解決包裹投遞
    中共內斗激烈空前!CIA發布兩段普通話視頻
    「宛如北韓」上任百日會議 閣員群起歌頌川普
    大選後 一些加拿大人想要移居美國
    法媒關注中國對緬甸的掌控日益加深
    美國明起取消中國小額商品免稅:幾家歡樂幾家愁
    特朗普執政100天後 民調陷入苦苦掙扎
    朝鮮:首座通往俄羅斯的公路橋"意義重大"
    BC男子中彩500萬 把大部分送家人
    溫村慘劇中失去3親人的青少年發聲
    巴基斯坦關閉領空 印度航空將增6億成本 叫苦不迭
    "絕不用海歸派"言論引發輿論熱議 董明珠的"話語稅"?
    趙薇低調出席首映禮 跟陳坤黃渤坐一起不敢吭聲
    中美貿易談判羅生門 美專家:北京更在乎報復美國
    教皇被削掉手指拋入河中 這裡埋葬了很多秘密
    不妙!韓國大法院推翻李在明無罪判決
    歐洲議會宣布中國解除對五名歐洲議員制裁
    為加速武裝 歐盟16國聯合要求減少赤字與債務限制
    加國最富省鬧獨立 拿到公投簽名數
    加拿大突遭重創!川普新政狠過關稅
    媒體:饒毅為"4+4"站台 他是在洗地嗎?
    溫村慘劇中失去3親人的青少年發聲
    飆升63% 這電信公司加國投訴最多
    華裔女富豪放話:已正式對加拿大百年老店出價
    CNN"打假":特朗普上任100天,100個說謊任務達成
    川普內閣人氣王出爐!前三競爭激烈
    擴大公交 大溫地稅和公交票都得漲
    硬核 她從英倫學霸到加國第一夫人
    熱貼:川普百日維新 只差一事就完美了
    兩個董小姐耍得網友團團轉,讓71歲的董明珠也躺槍
    "宛如朝鮮" 川普上任百日會議 出現這幕場景
    印度人狂歡!破紀錄,22位旁遮普裔當選議員
    黨媒對李嘉誠發出空前嚴厲警告(圖

    更多方式閱讀論壇: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Android: 溫哥華論壇
    [下載]

    PDA版本: 論壇

    加西網微信

    加西網微博


    Powered by phpBB 2.0.8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3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