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start]
俄烏戰爭:俄羅斯為什麼入侵烏克蘭?普京想得到什麼?
2022年3月5日
最近更新: 2022年5月10日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俄羅斯通過海、陸、空對擁有 4400 萬人口的歐洲民主國家烏克蘭發動了毀滅性的攻擊,破壞了歐洲的和平,理由是現代的、西方傾向的烏克蘭是一個持續的威脅,俄羅斯無法“感到安全、發展和存在”。
在數周的轟炸、數千人死亡和1100 萬人流離失所之後,問題依然存在:這場所謂“普京的戰爭”,因何而起?什麼目標?將如何結束?
BBC 新聞部記者保羅·科比(Paul Kirby)梳理了幾個普遍關心的問題:

普京原來的目標是什麼?
他最初的目標是占領烏克蘭並推翻其現政府,從而徹底打消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但是,俄軍未能攻占首都基輔。戰爭持續一個月之後,普京把目標轉向烏克蘭東部和南部。
普京拒絕用“入侵”或“戰爭”這樣的詞匯,只允許稱之為“ 特別軍事行動”。
他在 2 月 24 日發動入侵時曾告訴俄羅斯民眾,此舉目標是“使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以保護他所稱的遭受烏克蘭政府欺凌和種族滅絕行為長達八年的人民。
俄國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說要使烏克蘭擺脫壓迫。烏克蘭民選總統澤連斯基說:"敵人將我指定為第一目標;我的家人是第二目標"。
納粹和烏克蘭種族滅絕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而是俄羅斯多年來不斷重復的一種說法。莫斯科甚至指責烏克蘭正在制造基於鈽的臓彈。
但現在國際社會指責俄羅斯實施暴行的卻是俄羅斯。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幾個國家走得更遠,稱之為種族滅絕。
無論多麼不合理,這場戰爭是俄羅斯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外國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說:“俄羅斯的未來及其在世界上的未來地位岌岌可危。”

圖像來源,EPA
普京的目標發生了什麼變化?
入侵烏克蘭一個月後,俄羅斯宣布主要目標是“解放頓巴斯”——泛指烏克蘭東部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在 2014 年開始的一場戰爭中,俄羅斯支持的勢力占領了該地區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現在俄羅斯想要征服全部。
克裡姆林宮聲稱已經“基本完成”了入侵第一階段的目標,即大幅度削弱烏克蘭的戰斗潛力。
但俄羅斯從基輔周邊地區撤軍則清楚表明莫斯科的雄心已經大減。
“普京需要一場勝利,”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安德烈·科爾圖諾夫說,“他至少需要一些可以在國內向選民展示勝利的東西。”
俄羅斯傳統上在 5 月 9 日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日閱兵式。在此之前普遍預測認為,這個日期是取得具體成果的最後期限。
莫斯科繼續使用“去納粹化”之類虛泛語言,但他們現在的重點是奪取東部兩大地區,並沿著南部海岸建立一條陸地走廊,從克裡米亞東部到俄羅斯邊境。
目前尚不清楚俄國當局是否希望控制整個赫爾松南部地區,並在烏克蘭黑海沿岸占領更多領土。
如果普京成功占領了兩個東部地區,很有可能會試圖吞並那裡,就像他 2014 年吞並克裡米亞那樣。
在入侵之前,他宣布承認整個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都屬於俄羅斯,即傀儡共和國;盧甘斯克州的首腦甚至暗示將在不久的未來舉行公投——類似於國際上聲名狼藉的克裡米亞公投。
除了軍事目標之外,克裡姆林宮還提出,建立一個中立的烏克蘭可以作為可能的妥協方案。

圖像來源,YEVGENY BIYATOV/SPUTNIK/AFP
普京對烏克蘭有什麼想法?
俄羅斯表示,一個“中立、非軍事化”的烏克蘭將擁有自己的陸軍和海軍,類似於同為歐盟成員國的奧地利或瑞典。
這意味著什麼目前尚不清楚 —— 奧地利可能是中立的,但瑞典是不結盟的,且現在正考慮加入北約。
烏克蘭人提出用中立換取盟友的安全保證,但俄羅斯領導人稍後表示和談走到了盡頭。因此,普京可能仍然未放棄把烏克蘭重新拉回俄羅斯勢力范圍並遠離親西方立場的目標。
觀察人士認為,對弗拉基米爾·普京來說,烏克蘭只保持中立是永遠不夠的。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問題專家芭芭拉·贊切塔(Barbara Zanchetta )說:“普京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希望分裂這個國家,我認為這一點正變得越來越明顯,這就是他想要的。”
克裡姆林宮顯然希望吞並烏克蘭的一些地區,但斯塔諾瓦亞認為長遠來看,“普京希望終結烏克蘭的現狀”。
烏克蘭自 1991 年獨立以來隨著蘇聯解體逐漸轉向西方——歐盟和北約。普京立志扭轉這一局面。他聲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烏克蘭從來沒有真正的國家傳統”,一句話否認了烏克蘭的歷史。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注文字,
英國5月宣布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實施新的一攬子制裁。新的進口關稅將涵蓋 14 億英鎊的商品,包括鉑金和鈀金等原材料,計劃中的出口禁令旨在影響俄羅斯經濟中最依賴英國商品的價值超過 2.5 億英鎊的產品,包括化工產品、塑料、橡膠和機械等。
2013 年,普京向烏克蘭親俄領導人亞努科維奇施壓,阻止烏克蘭與歐盟簽署協議,引發大規模抗議,亞努科維奇 2014 年 2 月因此下台。俄羅斯當年展開報復,占領了烏克蘭南部的克裡米亞地區並在東部引發叛亂,支持在八年戰爭中與烏克蘭軍隊作戰的分裂分子;這場戰爭奪走了 1.4 萬人的生命。停火和 2015 年明斯克和平協議從未付諸實施。就在俄國入侵前,普京撕毀了和平協議,宣布承認兩個俄羅斯支持的小國獨立於烏克蘭。2021年,普京總統寫了一篇長文,將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描述為“一個民族”,並將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描述為“俄羅斯歷史性的解體”。
他聲稱現代化的烏克蘭完全是由共產主義俄羅斯創造的,而現在成了一個傀儡國家,受西方控制。
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前,俄國撕毀了一項從未實現的 2015 年明斯克和平協議,並指責北約威脅“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性未來”,並毫無根據地聲稱北約想給克裡米亞帶來戰爭。

圖像來源,AFP VIA GETTY
和平協議可能嗎?
普京總統並沒有放棄數周來斷斷續續進行的和談,但自戰爭開始以來唯一與他會面的西方領導人,奧地利的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表示,普京已經陷入“戰爭邏輯”。
烏克蘭領導人表示,盡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領土上犯下了暴行,但他將繼續進行談判,"因為烏克蘭必須擁有和平。我們生活在 21 世紀的歐洲"。
澤連斯基已經接受烏克蘭不被北約接納的事實:“這是事實,必須得到承認。”
雖然他曾表示“如果有機會不想失去外交解決方案的機會”,但也警告說,如果俄羅斯在馬裡烏波爾戰斗中消滅了最後一批烏克蘭軍隊,就取消和談。
在 3 月 29 日的談判中,基輔提出了以下要求:
- 烏克蘭將成為一個“不結盟(或不結盟)和無核”的國家,在其領土上沒有外國軍事基地或特遣隊
- 嚴格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證將要求英國、中國、美國、土耳其、法國、加拿大、意大利、波蘭和以色列等國家在發生襲擊時保護中立的烏克蘭
- 保證國在三天內必須舉行磋商並為烏克蘭辯護
- 烏克蘭將被允許加入歐盟
- 烏克蘭不會加入軍事政治聯盟,任何國際演習都需要得到保證國的同意
- 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申請已寫入其 2019 年憲法,因此任何改變都需要幾個月後舉行公投

普京跟北約有什麼糾結?
對於俄羅斯領導人來說,由 30 名成員組成的西方軍事聯盟的目標是分裂並最終摧毀俄羅斯。
在戰爭開始前,他要求北約倒退到 1997 年的狀況,扭轉東擴趨勢,從 1997 年加入北約的成員國中撤出部隊和軍事設施,並不在“俄羅斯邊境附近部署攻擊性武器”, 這包括中歐、東歐和波羅的海。
在普京看來,西方早在 1990 年就承諾北約將“不向東擴張一英寸”,但還是這樣做了。
不過那是在蘇聯解體之前,當時對蘇聯首腦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只是在德國統一的背景下提到了東德。戈爾巴喬夫後來說,當時“從未討論過北約擴張的話題”。
1990 年代的情況大不相同,贊切塔說:“這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和平而建立伙伴關系。”北約堅稱,在俄羅斯於 2014 年非法吞並克裡米亞之前,它從未打算在其東翼部署作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