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兩位哭戲驚艷,戲粉年齡橫跨好幾個階段的陳坤也是“飆淚一把手”。
在他塑造的幾個經典角色當中,網友呼聲最高的“金燕西”,和飯姐最喜歡的“王生”都有很強的哭戲片段。
空洞的表情搭上頹廢的造型,看得出王生在得知佩蓉變妖危及生命後,他也沒了多少求生欲……難道演技派都擅長一只眼睛流眼淚嗎?
男明星們能被稱作“教科書式哭戲”的影視片段還有很多,比如胡歌的馬文才;
謝霆鋒的邱剛敖等,這些人雖然哭得“美丑不一”,但人家演技是完全挑不出刺來啊!
面癱、假哭加崩潰,哭戲還能這麼尬?
反觀一些比較年輕的男藝人,什麼面癱式哭泣、暴風式流淚都搞出來了,但最後出來的效果,卻只讓人尷尬得想摳腳。
就拿陳偉霆的“哭戲代表作”《活色生香》來說。裡面偉霆老婆去世,他可能是想盡力表現得“悲痛”一點,於是扯著嗓子就開始幹嚎。
由於表情太誇張,而且哭了半天一點眼淚都沒有,網友只覺得這個片段很好笑,並沒有跟他一起入戲。
而他這段哭戲也被網友做成了各種表情包,直到現在飯姐偶爾還能在坊間見到他的“大作”。
一演哭戲就五官亂飛的不止陳偉霆一個,還有哭起來像是被軋了腳的任嘉倫;
這個表情很多網友表示看了想替他喊一句“嘶哈~壓腳了,疼”!
還有這個類似於拉肚子的表情,實在讓人難以揣摩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當然,在哭戲的反面案例中,也不全是年輕男演員的天下。咱們的實力演員靳東,也在上面翻了車。
別人演戲是五官亂飛,他則是“穩定發揮”得有點過頭了。不管是什麼劇情,他的哭法都是一個樣子,過於套路化。
早些年他演的抗戰神劇《箭在弦上》,裡面的哭戲基本都一樣,皺眉、張嘴、開哭;
在電視劇《闖關東》裡,他扮演的龜田一郎又復制了這個套路;
時隔多年後的《我的前半生》裡面,他飾演的賀涵還是這個哭法,飯姐都要懷疑他是不是量產“痛苦面具”了。
能做到這麼多年哭戲如一,也是一種本事啊!
最後
明明在各類影視作品中,能調動觀眾的“感情戲”有很多種,為什麼只有哭戲成了演員證明演技成熟了的“敲門磚”?
飯姐曾看到有網友說“從情緒體驗上,與悲傷相對的哭,比與快樂相對的笑要更深刻”。
可不是嗎?能把觀眾感動地跟著演員一起哭的難度,可比隔著屏幕把人逗笑要難得多。
戲拍完了、播完了,總能看到熱搜上掛著幾條“某某某哭戲太絕”、“某某哭戲太有感染力”之類的話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根結底還是得看明星們對於角色的共情度。通俗來講,就是看演員把劇本讀透了沒、把角色研究到位了沒?
為什麼有人的哭戲看著讓人替他尷尬,幹嚎半天擠不出一滴眼淚;再不就是演員雖然擠出了眼淚,但每部戲都用一個表情在哭。
這些所謂的演員自己沒入戲,卻想用廉價的演技讓觀眾感動,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所以遇到像雷佳音、陳坤這些能從“心底流出眼淚”的走心派演員,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中年男明星#、#演技#、#男星哭戲#
作者:Echo
責編:Seven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