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差距怎麼大?這主要取決於食物容不容易消化。
容易消化的食物,進入胃腸後會很快被消化,分解出葡萄糖的效率高、吸收率也高,迅速湧進血液中去,引起血糖的陡然升高。
而相對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由於胃腸對付它們要「慢工出細活」,停留在胃腸中的時間會比較長,分解出葡萄糖的速度會比較慢。吸收率低,進入血液中的速度也就放緩下來,血糖相對就比較平穩,不會大起大落。
而食物容不容易消化,就有很多影響因素了。
首先和食物的成分有關。比如含有膳食纖維、蛋白質或者脂肪的食物,本身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在可利用碳水的消化過程中,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延緩其他碳水的消化吸收速率。
就算同屬澱粉類食物,結構不同也會不一樣。例如秈米比起粳米來說,直鏈澱粉含量高,就會更難消化。
甚至於說同種食物,成熟度不一樣都會有影響。生長成熟的香蕉,也比青香蕉更好消化。
看到這裡,你們可能要暈了——這也太復雜了吧!那記得住那麼多?!
沒關系沒關系,有一個簡單易懂、專門用來衡量食物這一特性的指標,叫做血糖生成指數,即 GI 值。
GI 值越低的食物,就代表著更不容易消化,引起的餐後血糖值波動就越小。
這個概念是 1981 年由加拿大學者 Jenkins 博士首次提出的,用於衡量食物引起的餐後血糖反應。它的公式是這樣的:
公式算不明白沒關系,我們只需要記住的就是:
- GI ≤ 55,為低 GI 食物;
- 55 < GI ≤ 70,為中 GI 食物;
- GI > 70,為高 GI 食物。
食物的 GI 值,都是通過科學的方式,大量人體測試得來的。
那可能有人會問了,我的腸胃比較敏感,習慣吃軟爛好消化的食物,換成低 GI 會不會不適應?
其實咱可以循序漸進地做改變。比如愛喝白粥的人,那可以先換成燕麥粥、雜糧粥,習慣了再慢慢嘗試幹一些的做法。
另外,少食多餐,也是一個讓腸胃適應的好方法。
低 GI 主食
飽腹感更持久
除了血糖穩定這個好處外,吃低 GI 主食還能帶來更持久的飽腹感。
前面我們也說過了,低 GI 的食物相對更不容易消化、在胃腸中停留的時間會比較長,所以會緩慢分解葡萄糖並釋放到血液中,持續給人體供能。
這樣我們正經吃完晚飯後,到了晚上 10 點這種夜宵高危時段也不會很餓,堅守陣地也就沒那麼痛苦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有項研究也佐證了這一點。
在一項有 360 位超重者參與的試驗中,低 GI 飲食組有 47.83% 的人能堅持規定飲食,而非低 GI 飲食組能做到的人只有 31.25%。低 GI 的飲食是更容易堅持的。
那麼低 GI 飲食,真的能控制體重嘛?也有不少研究做過實驗了。
在另一項有 202 名超重者參與的對照實驗中,研究者也將參與者分為兩個組,一組進行傳統限制能量低脂飲食,一組進行低 GI 飲食。
在五周到六個月不等的幹預後發現,低 GI 組的表現要明顯更好。
與傳統的限制能量低脂飲食相比,接受低 GI 飲食的超重者體重平均多減掉一公斤。除此之外,低 GI 組的總脂肪量、體重指數、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顯著下降。
低 GI 飲食組的平均變化
本文合作專家
王璽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本文審核專家
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參考文獻
[1] 彭輝,劉紹,黃染林,袁漢思,翟偉業,歐陽根,陳汀明,劉卉琳,楊志忠. 抗性糊精餅幹的研制及其血糖生成指數測定[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20年11月第 11 卷第 21期.
[2] 陽艷,夏克言,肖婷婷,張學思,馮愛儀. 超重肥胖者低血糖生成指數飲食及運動依從性研究[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 2009 年 7 月第 10 卷第 7 期.
[3] 陳靜茹,孟慶佳,康樂,陳然,王夢倩,應劍,王黎明,邵丹青,向雪松. 血糖生成指數谷物及其制品研究進展與法規管理現狀[J]. 食品工業科技,2020 年第 18 期.
[4] 陽艷,張學思,杜紅宇,李紅顏.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對肥胖者減重的影響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9 年第 36 卷第 8 期.
[5] 楊月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及其在慢性病防治中的意義[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