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变装视频可以关注口红色号,腮红颜色,但把美妆概念无时无刻的营销到历史性电视剧里,真的有些不合时宜。
学习过美术的同学应该知道,专业性妆容下的口红颜色与腮红颜色,几乎都是叠加颜色,造型师与化妆师根据人物的状态来调整混合出颜色,哪里是某音视频与直播里喊的“失血色”....
第三,质感古代妆容的重点点缀感与现代妆的全面部妆发概念不同。富有质感或者说古代的妆,勾勒的面部部位相对单一,甚至只重点修饰眉与唇。因为物资有限,女性的社会地位有限,并且也与整个朝代审美趋势相关。
比如唐代女子对于眉妆的重视,远超于眼妆。唐朝时期的眉形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柳叶眉、分梢眉、却月眉、出茧眉、桂叶眉还有蛾眉。
经历过唐朝的热烈后,宋朝的妆容则更“素雅”。由于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审美已经和文人诗意联系了起来。
“薄妆”、“素妆”跟唐代形成比较大的反差,与盛唐妆容相比,宋代惯有的淡妆让人们记住了“三白妆”——额头,下巴,鼻梁这三处着重涂白。
而真正的现代妆,理念是全面部的去做修饰。不是说古装剧非要按照less is more的古人理念去做造型,而是像关晓彤这种“面脸都是妆”的古人,实在也太不古人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古装妆发造型才算是符合古色古香审美的呢?
花十个亿的大制作?请给我们看这样的古色古香妆容
尊重历史审美,至少符合朝代与人物特色。完全还原古时候会缺乏美感,因为古人化妆技术就有点粗糙。但古装制作,至少要符合整个朝代的审美风格。
《清平乐》与《大宋宫词》虽然在故事上被观众吐槽到炸裂,但氧叔不得不说这几个制作团队下的古装剧服化道审美是很在线的。
角色的吃穿住行都颇有彼时朝代人的腔调,妆发设计也别致秀丽。
在妆容修饰上做取舍。颜色艳丽+全面部修饰的妆,放在古装剧里,那股流水线妆容的匠气感很重。阿宝色系妆容与滤镜也荼毒许久古装剧市场。
而且根据氧叔的观察,但凡妆发不过关的古装剧,四舍五入也就是烂片设定了,如果后期再丧心病狂加特效与滤镜——辣眼睛预定。
林芳兵演杨玉环时的妆,没有滤镜看着确实会有一些浓厚与显脏,但这种白面粉黛(艳丽用色却聪明留白)精致的画法就与角色很贴合,淋漓尽致还原了杨贵妃的珠圆玉润与婀娜多姿。
符合人物性情的妆发审美。《甄嬛传》里几乎每个人的妆发造型都有一些差异的,安陵容是干瘪与凄苦,爱用“小家子气”颜色;沈眉庄是恬静大气喜爱用紫色。
甄嬛则根据性格成长改变妆容用色,不争宠时是简单的少女粉,获宠欢喜时是雀跃的珊瑚粉;华妃鼎盛时期的妆容用色是桃色红色,跋扈艳丽。
现在的几乎就是每个人妆发感是一样的,太跳戏,而且也表现整个剧组没有美术审美设计,要观众不断买单流水线产品太过分了点!还有一些剧不好好做内容,只吹滤镜画面多美也很离谱。古装剧的故事剧情与服化道缺一不可,我们拒绝买单视觉垃圾。
特定题材要克制新兴审美的植入。某音式变装确实火,也更能抓到年轻一辈的审美点,也是人们日常爱看和常看的,但是特定题材要有自己的美学立场。
古装都是某音滤镜审美,那这种题材有什么存在意义?也是对古式审美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