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在英國發作的初期,英國政府采取比較淡定的態度,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采取關閉學校、禁止大型集會之類的強硬措施。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解釋是,英國政府將疫情高峰延緩至夏季,如果有60%的人對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就能獲得“群體免疫”,可以阻隔下一波新冠病毒的流行。
英國政府的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多批評,被說成是故意要讓大家感染新冠病毒,以建立群體免疫。中國學者中,對此批評最嚴厲、影響最大的是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他寫了一篇題為《英國首相的“群體免疫”謊言》的文章,流傳甚廣。在饒校長看來,沒有疫苗,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群體免疫的,所以英國首相(其實提出者是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是在說謊。為什麼呢?饒校長說:
【群體免疫現象的意思是:如果少數人不肯打疫苗,但是大多數人接種了疫苗,因為大多數人有免疫力,病毒就難以傳播,這樣就可能病毒碰不到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所以呈現“群體免疫現象”。
這完全不支持英國首相的政策。在一個新的病毒出現,全體人民沒有疫苗,極少數可能有先天免疫力的情況下,不遏制病毒傳播,把全體人民暴露在病毒面前,是不可能出現群體免疫現象的。會出現的是:凡是感染了會死的就死去,感染了不會死的就獲得免疫,繼續活下去。這種現象是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如果英國相信現任首相,還可以推廣用這種方法,全面取消醫療。】
英國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可行且不說,饒校長對此的批評錯得離譜,暴露出他缺乏免疫學常識。
饒校長認為只有打疫苗才能形成群體免疫,這是錯的。只要一個群體中對一種病原體具有免疫力的人數足夠多,就能形成群體免疫阻隔病原體的傳播,與這種免疫力是怎麼來的沒有關系:可以是疫苗接種獲得的,也可以是被感染痊愈後獲得的,甚至可以是天生就對該病原體具有抵抗力。需要多少比例的人具有免疫力才能形成群體免疫,與病原體傳染力(基礎傳染數)有關。根據新冠病毒基礎傳染數可以算得,大概60%的人對其具有免疫力就能形成群體免疫。所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才以讓60%的人具有免疫力作為“目標”。
但饒校長認為,沒有疫苗,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少數天然有抵抗力的人,他們不可能堵住病毒在人群的傳播。”饒校長所謂“天然有抵抗力的人”,應是指天然不會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例如細胞與新冠病毒結合的靶點發生突變,讓新冠病毒沒法入侵細胞。這樣的人如果有的話,也是極少數。
但是饒校長似乎不知道,要對新冠病毒具有抵抗力,還有第三條途徑,那就是被新冠病毒感染後痊愈了,體內有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也就對它具有了免疫力。雖然新冠病毒被媒體和某些專家渲染得非常恐怖,但其實它是比較溫和的病毒,在確診病例中,有80%症狀輕微,不經任何治療就能痊愈。而且,在對鑽石公主號郵輪的全體乘客和意大利一個小鎮的全體居民全部做了核酸檢測後發現,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有一半以上從被感染到轉陰時都沒有症狀,如果不對所有的人做檢測,這些人就不會被統計進去。所以,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90%以上沒有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他們痊愈後就有了免疫力。可見,要讓60%的人具有免疫力,並非不可能。
如果某種傳染病能通過普遍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是不是像饒校長說的可以“全民取消醫療”呢?是不是就要搞社會達爾文主義呢?當然不是。大部分的疾病不是病原體引起的,人體不會對其產生免疫力。即使是病原體導致的疾病,其中有一部分人體也沒法對其產生免疫力。即使是能產生免疫力的疾病,也需要用藥物和支持療法救治重症感染者。所以醫療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對新冠病毒能夠產生群體免疫,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順其自然。畢竟,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有大約10%是重症(基數包括了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是有死亡危險的,需要救治。目前的研究結果,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大約0.5%。如果不對病毒的傳播做出幹預,被感染者數量指數增長,重症患者數量也急劇上升,導致醫療系統崩潰,就會讓病死率超高,就像武漢、意大利發生的那樣。
在輿論壓力下,英國政府沒能再淡定下去,也禁止大型集會、關閉學校,下一步還可能“封城”(西方國家所謂“封城”其實是對商業活動和居民行為做出某些限制,例如禁止餐館、酒吧營業,居民無生活、工作、醫療、健身需要不要外出,和中國的“封城”不是一個程度的)。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當一種傳染病爆發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能否把它完全控制住不讓它傳播開去?甚至讓它完全消失?當年的薩斯不就被消滅了嘛。但是薩斯和新冠病毒感染病有很大的不同。薩斯病情往往比新冠病毒嚴重,病死率高得多,而且有很明顯的症狀,那就是發燒,通過排查發燒的人,就能把薩斯患者都找出來隔離,從而切斷病毒的傳播。新冠病毒感染則不然,沒有明顯的症狀,並不是被感染者都會發燒,甚至一半以上的感染者什麼症狀都沒有。對這種比較溫和的病毒,要將它完全消滅是不現實的。即使采取讓整個社會停擺的極端措施,把病毒傳播暫時壓制下去了,一旦社會恢復運轉,病毒又會開始傳播了。
既然沒法完全控制病毒傳播,那麼退而求其次,盡量減緩病毒傳播的速度,讓感染者數量緩慢增加,不要讓醫療系統崩潰。這就是目前歐美各國采取的防疫措施,所謂“拉平曲線”,不要讓感染人數出現急劇上升的高峰。長期來看,可能並不能減少感染者的數量,但是如果能做到感染人數上升平緩,醫療系統不超負荷,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時救治,就能減少死亡,降低病死率。
真正要完全控制病毒的傳播,需要借助疫苗。但是,即使一切順利,疫苗的研發、試驗、大規模生產也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一次的疫情是指望不上的。何況疫苗的研發很可能不會成功,畢竟,很多傳染病到現在也沒能做出疫苗。所以,沒有疫苗,新冠病毒會一直在人群中傳播,等到大部分人被傳染上,60%以上的人對其具有免疫力,傳播才會被遏制,除非新冠病毒像流感病毒那樣很容易發生大的變異,讓此前獲得的免疫力失效。可見,不管是靠疫苗接種,還是由於大部分人被感染獲得免疫力,要遏制新冠病毒,最終仍然離不開群體免疫。
20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