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普惠發明不是宣揚的那些有爭議、存懷疑的東西,而是---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原創原地

#1: 作者: Calm時間: 2018-7-22 09:39

講到文明史上的發明創造,有一個重要指標,就看是不是普惠到社會。有的很犀利的發明卻湮沒無聞,有的廣泛使用卻不知出處,都不算。

我認為有一樣中國人的最大發明,比起那四大發明什麼的,更普惠些。

那就是:算盤。

電子計算普及之前,西方最快的能用於民間的計算工具,是計算尺,估計90後是不知道的。

計算,在人類文明社會數一數二地重要,計算工具也曾讓古代各外邦絞盡腦汁,各種儀器都有的,中國民間唐宋以前用的也是比較原始的“籌算”,類似我們計票時寫“正“字計數。

古羅馬創制了實用普及的“算盤“,型制與中式類似,算珠是在鋪沙的底盤上推動,終未能傳承,而中國人在唐宋時期讓算珠串上細棍,可以上下滑動,一舉讓算盤活起來,普及天下。

而關於算盤起源和進化的短視頻很精到: v.qq.com/x/page/n05501nnp01.html

另一篇生動的考據,同樣認為算盤是中國的偉大發明,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中文數字為單音節,便於背誦記憶,原文見: blog.sina.com.cn/s/blo...136ek.html

他舉例說:

  賊甲:“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偷了再說!”
賊甲:“偷來的錢咱倆二一添作五分了吧!”
賊乙:“分明是你的主意,到局子裡你倒一推(退)六二五,把責任推了個幹淨!”
你看,連賊都有點兒“珠算文化”!

其次,中國人說話可以省去必要的成份,也可以增加字詞,卻不改變原意,很神妙。本來是“二乘以八等於十六”,它可以省去“乘以”和“等於”,又可以把“十六”增擴為“一十六”,就變成了“二八一十六”,中國人照樣聽得懂,而且更簡明,也更好記。
中國古詩詞曲也有類似特點,只用少數名詞就能表達詩意,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簡潔至此,反而意境更佳。
如果把“二八一十六”直接按詞譯成英語,就成了這個樣子:twoeight sixteen,西方人根本聽不懂,必須加上所有句子成份才能懂,這就復雜了,不可能成為簡明的口訣。
而且這個句中每個詞的音節也長短多少不一,很多句子放在一起既不整齊,不便於排成快板式的節奏,不易上口。

珠算在古代中國所及的亞洲地區,象中文一樣傳播了,但可能因為數字發音障礙,未能傳及西語區,那裡並沒有民間的其它好的計算工具。卻發展出了強大的幾何與代數理論,以圖形和抽象符號為精血。

算盤雖然已經躺在沙灘上,但心算留在了華人腦子裡。

#2: 作者: 被禁止的用戶時間: 2018-7-22 13:29

此貼被 逸立 加為精華

#3: 作者: 被禁止的用戶時間: 2018-7-26 17:14

我認為有一樣中國人的最大發明,比起那四大發明什麼的,更普惠些。

#4: 作者: Bettyah時間: 2018-7-26 21:21

哇,很深奧

#5: 作者: 晃悠晃悠時間: 2018-8-01 02:22

心算中有一大類叫珠心算,就是模擬珠算在腦海裡快速計算。

#6: 作者: bbsang2時間: 2018-8-21 10:15

好久沒有見到這麼優秀的貼子了!居然沒多少人頂

#7: 作者: Calm時間: 2018-8-21 16:55

bbsang2 寫道:
好久沒有見到這麼優秀的貼子了!居然沒多少人頂

加西閒人都很忙,沒空看不八卦的貼子。

#8: 作者: bbsang2時間: 2018-8-21 17:50

Calm 寫道:
加西人閒人都很忙,沒空看不八卦的貼子。

哈哈哈,那我就八卦一次

#9: 作者: 夢生園時間: 2018-8-21 20:45

額覺得《易經》對二進制的啟迪,最惠及智能時代。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原創原地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