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低質劣”的中餐進入美國高端市場 原因竟是....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生活互助

#1: 作者: Norm時間: 2016-7-14 10:24

“價低質劣”的中餐進入美國高端市場 原因竟是....
2016-07-14 10:10:13  僑報網 | 0條評論

  為什麼某些族群的餐飲要比別的價格更高,或者說更加高端?

  據《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網站13日報道,各個不同的移民群體大面積湧入美國的時候,隨著他們一起帶來的飲食習慣總會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或者是進入高端市場,或者淪為廉價的產品,共同點是都會被打上“民族食品”的標簽。

  比如墨西哥牛肉卷和牛排炸土豆,都是通過高熱量烹煮高質量肉塊,這兩道菜都源自於美國以外的地區。但是在美國的菜單上,它們的價格卻有很大的差異,這是為什麼?

  “最簡單的答案是文化聲望上的不同。”紐約大學食品研究相關的副教授克裡希恩度?雷(Krishnendu Ray)說道。在今年早些時候出版的一本書中,他進一步提出了他稱之為“全球飲食分級”(global hierarchy of taste)的概念。這種分級幾乎完全基於一個很簡單的規則:如果一個國家有著足夠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移民也更加富有,那他們的飲食更有可能進入高端市場。

  再看看日本料理和中餐在美國迥然不同的發展狀況。過去幾十年,日本料理已經發展成為高級飲食的象征,很多頂尖西方廚師都會學習他們的技藝。“日本人在推廣自己的文化聲望方面做得很好,當然,這也與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有關。”雷說道。而與此同時,他表示,很多美國人對於中餐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往的水准。“很多美國人仍然存著這種滑稽的概念,認為中國產品代表著廉價和質低,包括他們的餐飲。”雷還說道。

  雷的分析不僅僅是主觀的評價,他參考了查氏餐館調查(Zagat),上面給出的數據顯示,2015年在紐約,其考察過的日餐廳平均每餐花費68.84美元(包含酒和小費),而中餐館的花費則只有35.76美元。

  1985年查氏餐館調查最初推出的時候,紐約的日本料理價格還只排在第六名,去年卻已經登頂。這段時間裡,韓國飲食的價格也處於上漲狀態,只有中餐,一直在低價檔,跟泰國、印度和墨西哥餐飲一起。

  另外,就算某類餐飲進入高端市場,誰會成為其公眾形象的代表也依然與種族和階層有很大的關聯。比如著名亞裔廚師張大衛(David Chang),他的那些高檔餐廳經常被視為是對傳統的顛覆。但是實際上,他的職業履歷與那些傳統高端廚師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某種餐飲的地位也與一個移民團體的規模以及他們抵達美國時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我們熟悉的大部分日本人都是生意人和管理人員,而大多數美國人都會將中餐與相對貧窮的華裔移民聯系起來。”雷說道。

  意大利菜在美國地位的變化是一個很好的例證。19世紀的時候,意大利菜在美國曾很受歡迎,托馬斯?傑弗遜總統曾給予其很高的評價。但是到1880至1924年間,大量貧窮的意大利移民進入美國後,意大利餐飲的地位開始急劇下降。不過,後來,隨著這些移民後代的社會經濟地位的提升,意大利餐飲又重新進入高端市場。

  中餐也許會是一樣,現在仍被視為是價低質劣的中餐正處於上升地位。“20年以後,中餐也許會進入高端市場。”雷寫道,“不過這也要取決於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以及更多相對富有的華裔移民來到美國。”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生活互助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