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gordon, 時間: 2010-4-10 14:08
ZT 在加拿大貸款買房 如何阻止悲劇的發生?
我最近遇到一個客戶,對銀行的所作所為分外痛恨,以至於用一封很口語話的書面email表達了對銀行的不滿,以及對政府的不滿。我們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位客戶在Windsor工作,也算穩定,一年有四萬的收入,太太在家帶孩子,做家庭主婦。一家人其樂融融。
2004年,這位客戶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能夠支持買一個房子,偏偏這時侯倒霉的貸款經紀幫助這位客戶找到了適合他的貸款:信用不好,沒有首期付款,也能貸到款。於是,他成為了一間價值115,000房屋的主人。
由於自己條件不太好,所以貸款的利率自然比較高,到達了7.95%。由於房價低,所以25年還清的月供也只不過是900塊,加上地稅185塊(Windsor的房子地稅比較高),每個月房屋的花費有1100塊。
對於年收入四萬的這位A君,每個月稅後也有2500,所以扣除房屋花費,車子的lease費用每個月300塊,就只剩下日常開支了。對於一個家庭來講,一個月的開支在1000塊也算是解決溫飽,還有結餘。
這樣,A君在彈指一揮間,就過了5年。現在是貸款需要Renew的時候了,雖然A君5年來的還款記錄可以用完美來形容,但是他的信用報告可不是這樣的。
A君的車貸款在2006年就還清了,這樣每個月還自動Free出來300塊的開銷,然而新房添置的家具丶裝修丶每一年後院的改造工程,還有太太孩子吵嚷著要買的新年禮物,當然都需要從信用卡上劃走。信用卡的額度是越來越高,Balance也越來越多,到三月份,總共的Balance已經有兩萬塊了。信用卡公司每個月的最低還款額是3%,也就是600塊,這就讓A君手頭開始吃緊了。
08年下半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對Windsor的沖擊有目共睹,A君也在其列。工作小時數不如從前了,加班都沒了,在家陪老婆孩子的時間多了,就是銀行裡每個月付賬單的時候傷透了腦筋。聖誕節新開的信用卡,買了一些電器,卻忘了還錢,於是最近有了遲還款的記錄,更糟糕的是,3月份的一張信用卡,A君沒有去還。
房屋貸款公司准備為A君重新續約貸款,然而信用報告分數出人意料的低。最近一次的不還錢記錄完全把申請到貸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銀行對A君的房屋做了估價,價值最多能估到11萬。
可憐的A君在2004年買房的時候,房價115,000,借款115,000,加上其他手續費丶保險費,總共借款額118,000。到2009年,還欠109,000。由於現在銀行不提供按揭房價100%的貸款,所以A君只有自己試圖把房子賣掉,或者斷供,搬走。
A君認為,世界上罪大惡極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銀行,一個是政府。銀行不肯對他的貸款續約,不顧他們一家老小的死活,狠心把他們從自己家裡趕走;政府開發了100%貸款這樣的破玩意兒,害慘了他們一家。在A君給銀行的信結尾部分,他說,這就是所謂的「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如何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
筆者在同情這位客人的同時,細想如果時光倒流回2004年,筆者變成這位A君,能做什麽去制止這場悲劇的發生?
攢到首期款再買房。零首付買房最大的問題在於房價的波動會影響貸款的續約,並且制造高額的手續費。
不要弄壞信用報告,弄壞了要趕快去修補。A君應該在等待信用修復後再去買房,這樣不會付7.95%的利率,而只需要付5%左右的利率(2004年平均)。在最近發現自己的信用出了問題,應該找專家咨詢如何修復,而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嘗試申請被拒之後才想辦法。
控制花費。在2004年,A君只有一個車貸,每個月300塊,然而到了2009年,A君有了兩萬塊的債務,並且利息都很高(信用卡利息一般都是在19%左右),這都來源於無節制的消費。如果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是固定的,那麽制定嚴格的開銷預算是控制債務的唯一辦法。報紙上那些所謂的「我能幫助您把您的債務降低70%,並且免於破產」的說法都是頭疼醫頭,腳疼治腳,卻沒有改變無節制消費這個債務的源頭。
尋找額外的收入來源。這位A君有妻子小孩,一個人的收入支撐整個家庭相對比較辛苦。如果A君的太太能找一個工作,年收入有兩萬,每個月有差不多1500補貼,可以讓家庭財務狀況大大改善。所以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出力,能迅速改善生活質量。
離開Windsor,到大城市去。筆者在回想2004年多倫多房價水平,和2009年房價水平,基本上都有30%以上的漲幅。如果A君在多倫多的Yonge & Finch買入一個Condo,花費大概20萬,現在至少26萬,A君還有機會在這5年內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
如果按照筆者這樣的安排,攢到至少5%首付再買房,省下2000保險費,利率能維持在5%,月供只有700塊,每個月省下200,5年能省下12,000。就算房價不漲,A君的花費能控制住,2009年也會有一萬五的銀行存款了。
只要懂得經營,窮人不會更窮,而可以翻身變富人;如果任著性子無節制地花錢,再富有的人也會有破產的一天。
筆者希望鼓勵看到此文的「窮人」,只要能夠先從思想上變得富有,就一定能有財務上變成真正「富有」的一天。
(2010-04-08 文匯報 Sniper)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