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angement Syndrome
分頁: 1, 2  下一頁    :| |: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English Corner

#1: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2-20 14:15

川普 反應過度激烈,完全無法講道理,其實這種狀況被稱為“川普精神錯亂症”(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將該病比喻為狂犬病

#2: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3-11 23:11

flatulence


n. <醫>胃腸氣脹
浮誇;自負

#3: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3-11 23:16

aphthous


recurrent recurrent aphthous aphthous ulcer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reccurrent aphthous ulcer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性口腔潰瘍; 復發性口瘡; 潰瘍;
major aphthous ulcer 重型阿弗他潰瘍; 重型阿弗它潰瘍; 潰瘍; 重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minor aphthous ulcer 潰瘍; 輕型阿弗他潰瘍; 貝復劑; 將輕型阿弗他潰瘍;
minor aphthous ulcer MiAU 輕型阿弗他潰瘍
recurrent aphthous oral ulcer 復發性口瘡
recurrent minor aphthous ulcer 復發性口腔潰瘍

#4: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3-11 23:18

caries

n. 齲齒;骨瘍;骨潰瘍

#5: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3-14 17:46

卵巢和輸卵管之間不直接連接,這其實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一個精妙設計,有其重要的生理意義。以下是一些解釋:

1. 增加卵子“捕獲”的靈活性:

卵巢在排卵時,卵子會被釋放到腹腔中。輸卵管末端的傘部,像張開的手指一樣,能夠靈活地“掃動”卵巢表面,將卵子“捕獲”並吸入輸卵管。
這種不直接連接的設計,使得輸卵管傘部有更大的活動范圍,能夠更有效地“捕獲”從卵巢不同位置排出的卵子。
2. 降低感染風險:

如果卵巢和輸卵管直接連接,那麼來自子宮或輸卵管的感染可能會更容易擴散到卵巢,從而影響卵巢的功能。
這種不直接連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離的作用,降低了感染擴散的風險。
3. 適應卵巢的周期性變化:

卵巢的大小和位置在月經周期中會有一定的變化。不直接連接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確保卵子能夠順利進入輸卵管。
4. 輸卵管傘端的特殊結構:

輸卵管傘端具有纖毛結構,這種纖毛的擺動能夠產生一種向輸卵管內部的“水流”,幫助卵子向輸卵管內移動。
這種精細的結構,配合不直接連接的設計,共同確保了卵子能夠高效地進入輸卵管。
總結:

卵巢和輸卵管之間的這種“間接”連接,是經過漫長進化形成的,它在確保生殖功能的同時,也兼顧了安全性和適應性。

總而言之,這種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在女性的生殖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6: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3-20 11:47

ear, 耳,是誰設計的? 還是怎麼來的?


這麼精巧的設計,



#7: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4-25 12:43

植物不是“傻傻地長大”的:
植物其實非常聰明——只是它們的“聰明”方式和我們不同:

✅ 植物能做的事:
行為 舉例
感光 向陽生長、日照節律(晝夜節律)
感溫 在特定溫度下發芽、休眠或開花
感觸 豌豆、豆芽、含羞草等能感應觸碰
記憶 有研究顯示植物能“記住”曾經的刺激並調整行為
通訊 樹木通過“地下真菌網絡”或釋放氣味警告其他植物有危險
化學反應 某些植物受傷後釋放毒素或氣味防御昆蟲
🤖 那它們“用什麼來思考”?
雖然沒有大腦,但植物:

有電信號系統(類似“植物神經網絡”)

有激素系統(像動物體內的荷爾蒙)

這讓它們能協調生長、開花、結果等行為。
比如:生長素(Auxin)就像植物的“指揮官”,決定哪邊生長得更快。

🧬 科學家的觀點
有科學家提出:植物有“分布式智能”(distributed intelligence)——它們用全身細胞來感知和處理信息。

也就是說,它們沒有一個中心大腦,但整體“很聰明”。

🌱 豆子發芽怎麼知道往哪長?
發芽的豆子會:

根向下長(感受到地心引力)

芽向光長(感受到光線)

如果土壤有障礙,它甚至會繞開障礙繼續生長

完全是自動反應,但非常精准!

✅ 總結
項目 植物
有大腦嗎? ❌ 沒有神經系統或大腦
能感知環境嗎? ✅ 光、溫度、水、觸覺、化學信號等
能做出反應嗎? ✅ 生長方向、開花、釋放化學物質
有智能嗎? ✅ 某種“分布式智能”

#8: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4-25 12:46

“會算數”的植物 —— 甜菜和薊馬草
有研究發現:

一些植物能“算出”什麼時候糖分快用光了,然後及時開始夜間的能量管理。

比如**薊馬草(Arabidopsis)**在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澱粉,晚上“分批”消耗。

它會根據夜晚時長和當前儲量,用數學模型平均分配澱粉,以保證整夜都有能量。

這就像植物在心算“幾點鍾了,我要慢慢吃才不會餓死”

#9: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4-25 12:47

會“記住”的植物 —— 含羞草實驗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把**含羞草(Mimosa pudica)**從高處輕輕掉落幾十次。

一開始它每次都“嚇一跳”,葉子合起來。

但幾次後它“記住”了這不是危險動作,就不再浪費能量合葉子了。

💡 重點是:即使幾天後再次測試,它仍然“記得”那種刺激沒危險。

這說明植物有短期記憶能力,甚至可能具備學習能力!

#10: 作者: Slowbro時間: 2025-4-25 12:48

會互相照顧的“樹媽媽”
在森林裡,有種現象叫**“森林互聯網”**(Wood Wide Web):

大樹通過**地下真菌網絡(菌根)**和附近小樹連接。

如果有一棵小樹陽光不足,“母樹”會通過地下網絡傳遞碳、糖分和營養給它。

當有樹受到害蟲攻擊,還會通過根系發出“化學警報”,讓其它樹提前釋放防御物質!

這就像是樹之間在聊天、照顧孩子、互通消息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English Corner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分頁: 1, 2  下一頁    :| |:
1頁,共2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