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maohu, 時間: 2022-3-31 22:57
原創:最華人
前幾天,經指揮部確認,東航MU5735航班上132名人員,全部遇難。
● 消息來源:新華社
在罹難者中,有馬上去留學讀書,返鄉辦理簽證的16歲女孩;有說“陪伴是一段感情最本質的東西”的劉先生,准備回到昆明,和妻子相聚;還有去廣州看病,期待愛女頑疾得治的一家三口……
然而,一場意外,讓所有的下一刻都永遠沉潛到了時光的冰層之下。
忽然想起余華在《活著》裡寫下的一句話:
“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以前覺得余華筆下的生活,皆來自一個個悲慘的世界,“魔幻”得像極了黑色的荒誕劇。
● 余華
有人曾統計,余華的前8部短篇小說中,寫死了29個人,而且全部非正常死亡。
當我們走進2022年,也仿佛步入了一條幽暗的隧道:疫情卷土重來,俄烏戰爭爆發,MU5735失事……
當“無常”成為“常態”,當“死亡”也仿佛隨手可觸,我們才發現,余華筆下的“福貴”和“許三觀”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翻版,而苦難頻仍,也並不只是出現在他虛構的世界裡。
原來,最難的未必是改天換地,而是活著。
1、
一次偶然的機會,余華聽到了美國的一首叫《老黑奴》的民歌。
“快樂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
親愛朋友,都已離開家園
離開塵世到那天上的樂園
我聽見他們輕聲把我呼喚
……”
“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活著》橫空出世後,成了余華的代表作。
在小說結尾,腳上沾滿泥土的福貴,一邊走出田地,一邊對老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書外的我們以為結局會有番外篇,然而最終站在福貴身邊的,除了那頭老牛,再無其他。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像極了每個人孤獨的宿命。
而失去了所有親人的福貴,就這樣一直“活”在《活著》中。
從1992年《活著》問世那天起,福貴就成了“苦難”的化身。
● 電影《活著》中,葛優飾演福貴一角
一直到今天,每有悲劇發生,人們還是會重讀《活著》,以此來尋找人生前行的力量,慰藉千瘡百孔的靈魂。
所以,余華寫“福貴”,並不只是為了寫苦難:
“《活著》裡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他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
福貴將家業斷送,卻終於看見了家珍的愛與守護;他被抓到戰場上,卻能在槍炮聲中幸運地活下來;他埋葬了家珍、有慶、苦根、鳳霞、二喜,也曾擁有過和他們一起相依相扶的時光。
● 電影《活著》劇照
活著很難,但他也體味到了堪慰人生的小確幸。
當生活的一筆一劃實實在在地鐫刻於歲月的年輪上,方知世事多艱,唯有愛與希望才是支撐我們泅渡苦海的船槳。
就像余華在《活著》中寫下的那樣: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攻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余華的眼睛始終盯著街上那些有著不尋常經歷的臉,去猜測他或她的不容易,直到他們成為他筆下的主角,在將他們推到絕境的同時,也將希望附著在這些承受了無盡磨難的靈魂上。
當年他提筆寫下《許三觀賣血記》,就是來自於大街上的一個陌生人。
● 電影《許三觀賣血記》劇照
那一天,余華和妻子陳虹去北京王府井,在繁華熱鬧的大街上,忽然看見迎面走來了一個淚流滿面的人。
“到了1995年,有一天中午,陳虹又想起了這件事,我們就聊了起來,猜測是什麼使他如此悲哀,而且是旁若無人的悲哀!這和你一個人躲到衛生間去哭是完全不一樣的。”
猜著猜著,余華的筆下就幻化出了許三觀的一生:他娶妻、熬過饑荒、贖回家當、救回一樂……
● 電影《許三觀賣血記》劇照
當許三觀最後要為自己賣一回血,來換一頓垂涎已久的豬肝吃時,卻被棄之如敝履:
“你都老成這樣了,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沒人會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會要你的血……”
這個結局無疑殘酷至極,然而“將我們生活中看似荒誕,其實真實的故事集中寫出來”,卻是余華小說取勝的奧秘所在。
一生賣血十一次的許三觀,當冰冷的針頭扎進他的血管,當一滴滴帶著體溫的熱血匯聚到血袋時,也正是他和家人共度難關之際。
生活要抽幹他的血,可是妻子許玉蘭,一樂、二樂和三樂,就是他要和生活硬扛下去的生命之血。
● 電影《許三觀賣血記》劇照
我還記得許三觀過生日那天,他“親口”給家裡的每個人炒了一盤菜:
先把肥瘦各一半的豬肉切成片,再把肉放到水裡煮熟,晾幹後放到油鍋裡一炸。再放上醬油、五香、黃酒和水,最後用文火慢慢燉,燉上兩個小時,紅燒肉就做好了。
“在時代和個人的種種不幸中,我卻看到了生活的種種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樂是生活的味道。”
這也正像余華人生所經歷的那些五味雜陳。
#2: 作者: maohu, 時間: 2022-3-31 22:58
2、
3、
4、
5、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