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maohu, 時間: 2022-1-29 19:29
原創:電影工廠
2020年,徐崢的《囧妈》打讛Q皣濉弊值慕鹱終信疲峁慌緋閃死悶
沒想到,片中那個坐火車去俄羅斯,旅途上反思自己人生的故事,在一個芬蘭導演的鏡頭下又上演了一遍。
這部名為《六號車廂》的電影,在去年戛納電影節上拿下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僅僅是導演的第二部長片作品。
第二部就能在戛納電影節上拿下二等獎,這實力,真心不容小覷。
片中,男主和女主相遇在一輛開往摩爾曼斯克的火車上。
兩人住在同一個車廂。
女主是來自芬蘭的熱愛考古學的女文青,她前往摩爾曼斯克,是為了看心中一直向往的岩畫。
男主是俄羅斯鋼鐵直男,這位礦工去摩爾曼斯克,是去打工。
不用多說,兩人不是一路人。
一上車,男主就喝得酩酊大醉。
喝醉之後,他把車廂內搞得亂糟糟的,行為也是粗魯至極,甚至出口成“臓”。
女主實在受不了這麼無禮的人,她躲在餐車裡遲遲不願回到自己的車廂。
她想要換位子,可惜她找不到其它空位。
可偏偏就是這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個人,在這趟旅行途中越走越近。
這樣的故事,很容易讓人想到那部經典的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
兩個年輕男女在火車上相遇,然後發展出一段浪漫的邂逅。
然而不同之處在於,《六號車廂》,多了更多的階級表達。
《愛在黎明破曉前》是純愛片。
片中的傑西和塞琳娜,是同屬在同一階級的文藝青年。
這對年輕的男女在一起聊書籍、聊藝術、聊自己對愛情的看法。
也正因如此,影片可謂是金句頻出。
但《六號車廂》不同。
《六號車廂》中的男女主本質上,是不同階級的人。
身為礦工的男主,根本不理解女主坐這麼久的火車,只是為了去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看一眼所謂的岩畫。
因此,片中沒有什麼精妙的對白。
但是,這並不影響影片傳遞出的浪漫。
沒有了金句,影片反而靠氛圍感取勝。
暗處的相擁,結尾處巧妙的表白,兩個陌生人逐漸走進彼此的內心,互相信任互相安慰的過程,甚至超越了愛情的浪漫,而是有一種人與人之間,真實接觸的情感。
影片對男女主以及身邊人關系的塑造,也很有意思。
女主有個同性伴侶伊琳娜。
她是女主做夢都想成為的那種人。
有精彩的生活,有豐富的社交關系,有復古文藝風的漂亮公寓。
#2: 作者: maohu, 時間: 2022-1-29 19:30
#3: 作者: maohu, 時間: 2022-1-29 19:30
從他的言行來看,他可能沒受過良好的教育,原生家庭也沒給予他太多的關愛。
他粗魯、木訥、缺乏浪漫,看起來怎麼都不符合大家對“艷遇”的想象。
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他的魅力一步步展現出來。
他對待感情很真摯,會在火車停靠一夜的時候,拜訪自己惦記的老奶奶。早上臨走之前,還幫人家劈好柴火。
他會孩子氣地在下雪天一個人玩雪打雪仗。
他會在女主向他示好之後不知所措。
他會在所有人都告訴女主,冬天是沒辦法開車去看岩畫時,想辦法完成女主的夢想。
總之,看完電影之後,大家都會喜歡上這個銀幕形象,這個可愛的大直男。
同時,影片沒有將兩個人的關系,局限在愛情片的套路之內。
他們就像兩條平行線,通過旅途短暫的交織了一下,然後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這次意外的邂逅,除了男女之間的情感之外,更加動人的,是陌生人之間的善意,是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接觸。
即便兩人最終沒有結果,這故事也一點都不單調。
女主通過這次旅途,完成了一次告別,一次成長。
女主與她的同性伴侶的關系,就好像是《阿黛爾的生活》。
階級的差異,讓她們的關系完全不對等。
在伊琳娜的朋友口中,女主不過是“伊琳娜的房客”。
也許她最開始去看岩畫的動機,僅僅是為了與伊琳娜的朋友,多一點談資。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她剛剛踏上旅途時,她會學著像伊琳娜的朋友那樣說話。
她說自己之所以去看岩畫,是因為人類應該理解我們的起源,這是我們的天然需求,我們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當下。
這是她的真實想法嗎?
恐怕不是。
這段話,是她從伊琳娜的朋友那裡聽來的。
而當這段旅途結束之後,女主看清了自己身邊的關系。
她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真摯的。
她的過去如同丟失的錄像機一樣離開了自己。
旅途雖然結束了,但她的人生可以重新開始。
總之,條姐非常推薦大家去看這部《六號車廂》。
不管是作為浪漫愛情片還是旅行公路片,這部電影都非常好看。
尤其是現在,我們更需要這類型的影片,更需要這種人與人之間,樸實且真摯的情感。
圖片來源網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