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場“舞王”蘇科跳完最後一支舞後猝死,生前沒有退休金和醫保
分頁: 1, 2, 3, 4  下一頁    :| |: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1: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6

廣場「舞王」蘇科的骨灰葬於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附近公墓。墓碑嶄新,墓前擺著一束鮮花。

去世 10 天後,舞友在龍潭公園老地方跳著他編的藏舞,「我要為你歌唱,為你歌唱,唱出美好吉祥……」

11 月 8 日上午,61 歲的蘇科在龍潭公園跳完最後一支舞《吉祥》,隨後「心源性猝死」,引發眾多舞友和粉絲連日悼念。

癡迷廣場舞的蘇科今年 3 月曾突發腦梗死,5 月蘇科被診斷為心悸、心房顫動。醫生認為,部分房顫患者會出現腦栓塞,也可能導致猝死。

帶著標志性笑臉,舞姿柔美,生前曾給無數人陽光和快樂的蘇科,其實也有窘迫的一面。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醫保,租住在舊樓斗室,僅靠教舞的學費維持著基本生活。

#2: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6

蘇科是藝名,他原本姓仉(zhang,三聲),因為總被舞友讀錯,所以起了現在這個名。
今年 3 月 2 日的北京,春寒料峭。蘇科帶紫竹院舞蹈隊跳《等著我來愛》,隨後要教最拿手的《次真拉姆》。有視頻顯示,他突然踉蹌起來,「我怎麼說話不利索了?」一摘口罩,嘴歪了。
視頻中,舞友迅速圍上去,有人給他披上外套,有人給他喂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撥打 120。這段蘇科犯病的視頻,後來被一些網友誤傳是 11 月 8 日去世時的視頻。
徒弟樂羽記得蘇科當時腿就動不了,幸運的是送到海澱醫院後輸上液,很快就緩過來。樂羽交完費回到搶救室,蘇科樂呵呵說「我好了,你看腿能動了。」去做 CT 時,蘇科還手舞足蹈的。樂羽對他說,「哎呦您這麼重的病還這麼樂呵,一個老小孩兒」。
醫生這次的診斷是腦梗死,住院 14 天後,蘇科的胳膊腿兒沒留下明顯後遺症。

#3: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7

與蘇科在一起租房生活多年的小蘇回憶,2011 年時蘇科就有高血壓症狀,「他說自己高血壓是家族遺傳」。蘇科先吃藥控制,然後跳廣場舞一年多,醫生檢查後認為血壓控制得很好,不必再吃藥,就按醫囑停了降壓藥。
「當時他最怕癱了無法再跳舞」。出院時醫生說還可以跳舞,但不能劇烈運動、不要大量出汗。蘇科連說太好了,懸著的心放下了。
出院沒多久,蘇科又回到跳舞忘我的狀態,上午跳完舞,下午再去其他公園教舞或打球等其他運動,晚上跳舞直播,有時還和網友聊到 11 點多。
在舞友的印象裡,他不知疲倦,依然精力旺盛。但也有舞友發現,患病後蘇科有時會忘記動作,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
出院後醫生也曾囑咐他,每天吃抗凝血的藥,但蘇科卻總遺忘。10 月底舞友子梅按時幫他開了一個月的藥,蘇科說藥還沒吃完,家裡還有好幾盒呢。子梅就知道,上個月他就沒吃幾顆藥。

#4: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8

發源於中國民間的廣場舞很難走進藝術殿堂,愛好者也很少有成為明星的機會,不過 Ta 們也有自己追捧的腕兒,蘇科就是其中之一。
不少拍客追拍蘇科跳舞,將視頻發布於各網絡平台,甚至成為全國各地廣場舞隊的學習教材。
專業舞蹈出身的國家一級演員羅珊看了蘇科視頻後告訴「偶爾治愈」,他雖未受過專業訓練,卻有著高度協調性和韻律感,那麼多人喜歡他也說明他沒辜負這份天賦。
至今頭條平台上仍有很多蘇科的視頻。「青竹文迪」發的《天邊》,播放量 35 萬,「北京明兒舞蹈」發的《心之尋》播放量 19 萬。「紫竹院廣場舞」發的蘇科合集,目前播放量已超 192 萬。
在最輝煌的時候,蘇科的舞姿影響輻射到各地,很多人不遠千裡願出差旅費用請他去教上一支舞。就前不久,秦皇島、青島等地的舞蹈隊還曾邀他去當地教舞。蘇科跟徒弟樂羽說,等疫情穩定了自己就過去。
小蘇說,疫情前蘇科曾去過外地教舞,是公益性的,主要是互相交流。徒弟樂羽說,北京本地有舞蹈隊找蘇科教舞蹈,他一節課也就收四、五十塊,但多數情況下,他會推辭掉舞友的這份心意。在樂羽眼中,師父是因為「抹不開面兒」。
蘇科帶領舞友們在跳舞 圖源:小蘇提供
在舞友們的記憶裡,蘇科總面帶笑容,教舞時也強調要傳遞陽光、快樂。但了解他的人卻知道蘇科另一面是窘迫和不堪。

#5: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8

他一位老友告訴「偶爾治愈」,蘇科最後的境遇和經濟窘迫有一定關聯。他一年收的學費也就是四五萬塊錢,但租房每月要 4000 多,租住在一起的小蘇能承擔部分房租,但是在北京吃穿住行成本高,哪個花費都不少,經濟上不會寬裕。
小蘇原在河北上學,機緣巧合與蘇科相識,他從多年前開始與蘇科一起租房生活。最近一年多,他與蘇科租住勁松片區一居室,房子較舊、無電梯,屋內狹窄凌亂,面積約 40 平方米。
小蘇回憶,蘇科曾對他講起,曾在北京某國營工廠工作,也做過機票代理,期間社保中斷,到了 60 歲因找不到檔案辦不了退休,所以沒醫保和退休金。
近年來,蘇科主要收入來源是靠收舞友們的一點學費來維持生活。對這筆會費,多名舞友告訴「偶爾治愈」,「他教得好,這筆錢並不多」。也正因此,有時舞友們偶爾也會贊助他一些搞活動的資金,但蘇科都會用在辦事上。
在舞友眼中,蘇科認真負責。鐵杆粉絲老龐就看到過他腳步匆匆,拿著煎餅邊走邊吃趕去教舞。「他收了學費就不會想不去就不去,即使身體不舒服也要去跳」。

#6: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9

在蘇科的舞蹈隊中,大多是退休人員和來京幫子女帶孩子的北漂老人,其中還有一些老人經歷了喪偶、大病初愈,人生變得灰暗,情感孤寂空虛,參加舞蹈隊喚醒了她們的希望,獲得了快樂。
學舞七年的郭大媽是河南人,幫子女帶孩子,在北京人生地不熟,閒暇時感覺無聊。後來跟蘇科學跳舞,認識了很多朋友,舞蹈隊節假日的聚餐和郊游,是她最美好的記憶。天天跳舞還讓她胳膊腿兒比以前靈活,睡眠和胃口都改善了。有了社交圈子,智能手機玩得很熟練。
創建紫竹院舞蹈隊的杜老師是蘇科的好友。在他看來,廣場舞團隊提供了老人養老娛樂功能,老人加入舞蹈隊能找到歸屬感和快樂。老人也需要社交,需要精神上安慰,廣場舞隊能滿足她們的需求。
這一點拍客劉先生也深有感觸。他已拍了 110 多個蘇科舞蹈隊的視頻。通過近一年多的視頻對比,可看出老人們巨大變化,剛開始學舞時老人動作笨拙、表情羞澀,後來自信、開朗,精神氣質和身體狀態都有了巨大改變,笑臉多了,身體協調性變好,穿的衣服也越來越鮮艷和年輕。劉先生感歎,蘇科教的不僅是舞蹈,也帶給老人們新的人生。

#7: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39

研究者袁亞運在《廣場舞群體及其養老支持》中提出,退出勞動力市場的老年人被排斥於社會生活之外,老年人難以得到社會認可,社會歸宿感難以滿足。老年人參與廣場舞健身消遣, 在廣場舞群體中重新找到自我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個體價值得以體現,強烈的社會歸屬感得到滿足。
其實蘇科也有過出名和賺錢的機會。曾有理財公司、旅游公司找蘇科商業合作,讓他推銷給舞友,他都給拒了,也有電視台請他上節目,他也拒了,小蘇說他不想卷入糾紛,也不願受人約束。蘇科從不把不堪和窘迫顯露出來,他抖音的賬號簡介為「一個退了休的老玩(頑)童,就是喜歡跳舞蹈,用我的肢體舞出人生最精彩的時光!」
他賬號有 2.7 萬粉絲,發布過 703 個作品,有獨舞,也有和舞友跳舞視頻,獲贊 14.4 萬。10 月 24 日發布的視頻中,他 101 歲的老媽媽也出了鏡,還和他一起揮手做舞蹈動作。
「板著臉跳舞,太嚇人!」他誇張地學別人,逗笑大家。進了龍潭公園,他嘴不閒著:大姐,衣服新買的嗎?真好看。二姐,你還要壓腿噢。他不拒絕想學舞的人,不管高矮胖瘦、年齡大小,「你跳得真棒」、「一定能跳好。」教舞時他這樣鼓勵。

#8: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40

蘇科每年都組織幾場廣場舞匯演,最近的一次是在 10 月 30 日。那天氣溫 8 到 20 攝氏度,銀杏葉金燦燦,正是北京最美的金秋。
十幾支舞蹈隊聚在朝陽公園,其中有河北來的舞蹈隊,大家自稱是「舞林大會」,舞友主要是 50 多歲到 70 歲的退休人員,均自費前來,也不需交任何費用,只是「以舞會友」。為此蘇科還花了 200 多塊買了雪花道具。
音響擺好、拍客架好手機,圍觀者聚集,「比舞」開始。但是疫情仍持續,當天北京還新增了 1 例本土確診病例,新聞說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要求減少聚集性活動。
因此「舞林大會」剛跳 8 支舞後就因觀眾聚集得越來越多被公園管理方叫停。有舞友說,蘇科當時對疏散理解,但看到早早化好妝、換好服裝的舞友沒機會表演而神情落寞,「他很內疚」。
「大家放心,年底前我一定再好好組織一次。」蘇科那次給大家鼓勁兒。
蘇科在跳舞間隙拿起一片落葉 圖源:小蘇提供
就在一個月前,蘇科曾去醫院背 Holter。Holter 是動態心電圖儀,能連續記錄 24 小時或更長時間心電活動。
舞友子梅和徒弟樂羽後來回憶,錢交了,但上午跳完舞再去就沒號了,去了兩次沒排上。「可能他錯過了最後一次拯救自己的機會」。

#9: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40

最後的命運指向 11 月 8 日,那是立冬後第二天,積雪還沒化完,最高氣溫僅 5 ℃,舞友們手腳冰涼,急需跳舞暖身。
龍潭公園袁督師(袁崇煥)廟以北的這片舞場,被九棵大楊樹圍攏,領舞時蘇科穿白羽絨服、戴白帽子,動作瀟灑自然,跳得是《吉祥》,這支舞肩膀和胳膊動作幅度大,舞友說每次跳都出汗。
跳完《吉祥》,蘇科臉色發黃,說「我眼睛花了」,被人扶到椅子上,「打 120」,他聲音微弱,歎了一口氣,閉上眼沒了反應。
有舞友將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塞進蘇科嘴裡,還有人給蘇科手指放血。但事後 120 急救專家告訴「偶爾治愈」,如患者昏迷、意識不清,不建議再給口服藥物,以免誤吸,也不建議指尖放血。
「偶爾治愈」也向龍潭公園了解,該公園西北門處有一台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但事發突然,舞友們說當時也沒到去找 AED。
蘇科被送到垂楊柳醫院急診搶救室,但已無生命體征,醫生告訴小蘇,人已經沒了,沒必要再搶救了。
「師父從舞場上走了,走得特別有尊嚴。」徒弟樂羽趕到醫院,見蘇科跟睡著了一樣,表情松弛,微微張著嘴。
心源性猝死
根據既往病史,120 急救人員判斷蘇科是「心源性猝死」,但小蘇思考過,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又是什麼病呢?3 月 2 日的腦梗死與這次猝死是否有關呢?
蘇科 5 月 7 日的病歷顯示,他因心悸 1.5 小時到垂楊柳醫院急診心內科就診,病歷記載既往病史是「腦梗死、心房顫動」,醫生診斷是心悸、心房顫動、高鉀。

#10: 作者: GPS2000時間: 2021-11-29 13:41

小蘇說,蘇科兩次發病很大可能與其患房顫直接相關。專家也介紹,心房顫動(房顫)是能導致腦梗死和猝死的。
胡大一教授 2011 年在《如何避免亞太卒中危機》報告解讀中披露,在中國成人房顫患病率約為 770/10 萬,約有 800 萬房顫患者。《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0 年》也顯示,我國 30 歲以上人群房顫患病率為 0.77 %。
UTD 臨床顧問資料顯示,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可以引起與心輸出量下降有關的不良後果(症狀),以及和心房和心耳血栓形成有關的不良後果(腦卒中和外周栓塞)。房顫患者的死亡風險可能增加。房顫患者中最常見的基礎疾病是高血壓性心臓病和冠狀動脈性心臓病(CHD)。
徒弟樂羽回憶,蘇科兩次發病,氣溫均比較低,都是在跳舞過程中發病,而且事發前均處在比較勞累狀態,推測這都是不利因素。
蘇科遺物,蒙古風格帽子和舞鞋 圖源:李華良 攝
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王喜福告訴「偶爾治愈」,房顫患者應避免誘發快速房顫發生的因素,如過度勞累、情緒過度興奮、飲酒吸煙及受涼、感染等,尤其天氣變化時更容易誘發快速房顫。
房顫可能會導致患者猝死。王喜福介紹說,房顫快速發作還可導致患者暈厥,不一定是血栓脫落導致的腦栓塞,可能由於快速心律失常,心律過快心臓射血減低,造成短暫性腦供血不足。
王喜福說,至於部分房顫患者出現猝死現象,除少數情況栓子阻塞了冠狀動脈導致心肌梗死外,部分房顫患者同時合並冠心病。在某種誘因的情況下,狹窄的冠狀動脈處形成血栓,導致血流中斷、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對於房顫的患者,不能將注意力只放在房顫上,同時要對冠狀動脈進行評估,一旦發現問題及早幹預。
蘇科走了,了解病因人也復活不了,但會讓活著的人獲得安慰。小蘇的遺憾是沒能好好告別,去世前一天他們一起包了一頓餃子吃。蘇科愛吃帶餡兒的,作為南方人,小蘇後來也喜歡上包子和餃子。
總是帶著笑容
徒弟樂羽最大的遺憾是,原本想在 10 月底給蘇科辦一次生日會。酒店、鮮花和蛋糕都訂了,但蘇科說准備「舞林大會」太累,等明年再辦。
「我想請你再吃一頓飯,沒機會了。」吊唁時,年過七旬的鐵杆粉絲龐大爺放下 300 塊錢,淚水奪眶而出。
半個月後的 11 月 12 日上午,上百人聚到龍潭公園悼念蘇科。「在人間你像孩子般單純,在天堂你依然是快樂少年。」舞友蕾蕾寫下這句悼文。
默哀後,舞友依次跳了《天上的雲朵》、《心上人》等,中途有人跳不下去,到一邊擦淚。樂羽則跳了《次真拉姆》,這是蘇科編舞的經典代表作。
這天的圍觀者們也是蘇科多年的粉絲,每天在公園散步都會觀看,兩名白發蒼蒼老人拄著拐,說起蘇科就哽咽了,保姆連忙勸慰:「別激動別激動,注意心臓」。
人越來越多,保安提醒保持距離,盡快結束悼念活動。私下裡幾名保安悄悄告訴「偶爾治愈」,其實他們也喜歡看蘇科跳舞,「因為他總是帶著笑容,看著就心情好」。
他們說,在龍潭公園有十多支舞蹈隊,但只有蘇科的舞蹈隊規模最大、圍觀者最多,有三四個坐輪椅的老人,天天被保姆推著來看,都是鐵粉兒。
那天,小蘇向舞友承諾,舞蹈隊不會散,他和幾位骨幹阿姨會帶領舞蹈隊,將蘇科陽光、快樂的精神傳遞下去。
如今周一到周五的上午,蘇科的舞蹈隊仍會來到龍潭公園。因為悲傷,Ta 們現在不會再跳《吉祥》,而會每次改跳一支叫《我的家鄉叫天堂》的舞曲,紀念在天堂裡的舞友蘇科。曲中唱道:「這裡是人間的淨土、這裡是太陽的故鄉」。
聽到熟悉的曲子,小蘇眼睛被淚水模糊,依稀看到那個笑容滿面的蘇科,身著藏裝,帶領舞蹈隊員翩翩起舞,宛若少年。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分頁: 1, 2, 3, 4  下一頁    :| |:
1頁,共4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