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破冰失敗 文在寅一廂情願難解凍日韓關系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1: 作者: 逍遙時間: 2021-7-29 12:03

“文在寅任內最後一個修復日韓關系的機會消失了”,在韓國總統文在寅因日本駐韓公使相馬弘尚的失禮言論而取消訪日計劃後,韓國保守派媒體紛紛扼腕道。

自菅義偉2020年9月上任以來,文在寅政府多次積極表達修復關系的意願,不過日方始終態度冷淡,例如上月的G7峰會就被韓方指責臨時取消日韓首腦會晤。而此次韓方主動提出的訪日構想,即使沒有相馬的失禮言論,也會因日本拒絕答應會談成果而難以成行,侮辱言論只是進一步激發了韓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此民意加之選戰愈烈,文在寅再難有恢復日韓關系的動力與空間。

本來,兩國首腦在6月的G7峰會未能舉辦正式會談後,外界就對日韓關系短期轉暖不報幻想。彼時,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峰會前幾日公然推翻最高法院先例,判定被日企強行征用的韓國二戰勞工無權索賠——而2018年最高法院允許勞工索賠的判例正正是日韓關系轉冷的起因。

但即便韓國地方法院判決送上了打破僵局的東風,日本卻未有順坡下驢地答應韓方會晤請求,峰會上除文在寅主動向菅義偉問候外就再無互動。事後韓方忿忿指摘日本臨時取消會談,日本則反駁稱因行程沖突根本沒有安排會談,雙方各執一詞,使沖突台面化。

#2: 作者: 逍遙時間: 2021-7-29 12:03

日外交官失禮言論並非主因

此次關於文在寅借東奧訪日的討論也自是艱難異常。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本來文在寅希望達成三大成就,即解決慰安婦及強征勞工等歷史問題、商討福島核電站污水排放和解除日本對半導體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在日本拒絕之後,韓國政府降低條件,表示只要解決相對簡單的“出口限制問題”即可,不過日本依然十分猶疑。

而在雙方激烈談判之際,日本消息人士向媒體放料,指因韓國在歷史問題上沒有妥協,菅義偉不會對文在寅采取特殊禮遇,只會像接待其他元首一般預留15分鍾見面時間,而非韓方要求的1小時會談,如此輕慢態度已讓韓國大為不快。

而與此同時,兩國民族主義情緒也在不斷升溫。先是日本傳遞聖火的地圖中包含爭議地區獨島,引發韓國激烈抗議。此後入住奧運村的韓國運動員本月在宿舍樓外掛出“臣還有5千萬國民聲援和支持”的標語,內容改自抗日名將李舜臣將軍的請戰名言“臣還有12艘戰船”,引發日本極右翼揮舞旭日旗抗議。

即使是在國際奧委會以違反《奧林匹克憲章》為由勒令韓方移除標語後,其又貼出了“猛虎下山圖”,狀若朝鮮半島的老虎身旁有疑似獨島形狀的裝飾,這自然又引起日本民眾反感、韓國民眾叫好。另外,韓國代表團還拒絕奧運村供應的福島食物,自行准備飯菜。

#3: 作者: 逍遙時間: 2021-7-29 12:04

這些運動場下的暗戰往往能成為輿論焦點,激起兩國對立情緒,形成阻礙高層修復關系的民意障礙。早在6月底就有民調顯示六成韓國人反對文在寅訪日,僅三分之一民眾支持。

在如此情況下,日本駐韓公使相馬弘尚的出言不遜就成了最後一根稻草。相馬7月15日在大使館的媒體高官午餐會時,指日本根本不像韓國想象的那樣重視雙邊關系,文在寅堅持訪日的行為宛如“自慰”。此言立馬掀起軒然大波,不過日本政府反應遲緩,直到7月19日菅義偉及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才紛紛批判相馬言論極不合適(此前只有日本駐韓大使明確批評),但仍未公布免職或懲戒措施,這也促使文在寅政府最後在當天下午決定取消訪日計劃。

顯然,在日本拒絕做出任何外交讓步的情況下,文在寅這趟訪日之旅本就難以成行,再加上日本外交官的侮辱言論,就更是使其近來“一廂情願”式的單方面示好難以為繼,日韓關系內短期內幾無轉暖可能性。

#4: 作者: 逍遙時間: 2021-7-29 12:06

對日政策成韓大選焦點

關於文在寅此前為何如此積極地修復關系,筆者此前一篇《有意擱置歷史爭議 韓國為何急與日本重修於好?》的文章曾分析道,最主要原因或是美國私下以日韓修復關系作為主動推進美朝對話的前提,而朝韓關系正是文在寅最在意的政治遺產,他顯然希望卸任前朝鮮半島局勢能出現突破;此外韓國今年早前確立的以發展半導體為主的國策,也需要日本穩定原材料供應,文政府便希望日本放松貿易管制、重將韓國納入“貿易白名單”內。

不過,在此次東奧破冰計劃流產之後,無論文在寅如何看重個中政經利益,也難再有民意空間去主動推動日韓關系轉圜。因為目前距離總統大選僅有7個半月,戰局已經愈發激烈,兩派候選人在外交政策方面已掀起了“親日”和“反日”的大辯論。

其中,尚未加入保守政黨、但立場保守的大熱候選人尹錫悅就揚言要恢復日韓關系,他指責文在寅政府此前以意識形態為主、高唱“竹槍歌”(朝鮮半島19世紀末東學黨反日本侵略的戰斗歌曲)破壞了雙邊關系。

對此,進步派候選人紛紛攻擊其“親日”。文在寅派系的前國務總理李洛淵就指“這些言論反映了尹錫悅對歷史的膚淺理解”。目前在多項民調中反超尹錫悅、排行第一的激進左翼候選人李在明更是打破“美軍幫助韓國建國”的傳統歷史敘事,大批“是親日勢力和美國占領軍建立了韓國”,“由於親日勢力清算尚未完成,韓國還沒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李在明素對美日強硬、又不似脫北者之子文在寅那般擁有朝鮮情節,拜登政府如果重演以朝鮮問題促韓方主動破冰的策略,恐怕效果將大打折扣。

當然,如今總統選舉仍在動態發展之中,難說究竟花落誰家,但無疑反日情緒已經激發了進步陣營選民熱情。原日本駐韓大使武藤正敏就認為,在韓國新冠疫情達到歷史新高、疫苗接種速度落後的情況下,正是執政黨候選人利用不斷攀升的反日情緒,才使其支持率兩周連升7.1個百分點至36.7%(7月第二周數據),難得地超過了反對黨。甚至文在寅政府可能重打“反日牌”以助選。

#5: 作者: 逍遙時間: 2021-7-29 12:06

日難改愛理不理態度

而一旦文在寅方面放棄努力,態度始終愛理不理的日本政府自是更難出現轉機。在菅義偉政府看來,二戰勞工和慰安婦這兩個歷史問題,已經通過《1965年請求權協議》和《2015年慰安婦協議》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是韓國最高法院和文在寅政府重新挑起問題。

盡管菅義偉本人並不像前首相安倍晉三、副首相麻生太郎這類右翼政治世家出身者一般對歷史問題那麼強硬,但有消息人士指出,時任官房長官的他親身參與了《2015年慰安婦協議》談判,因此對文在寅的撕毀協議之舉表示非常不滿,認為日韓交惡是韓國有錯在先,因此己方拒絕做出任何讓步。

而即使菅義偉可能會在9月底自民黨總裁選舉中位置不保,其他潛在候選人,如麻生派系的河野太郎、安倍派系的下村博文等,都在歷史問題上態度堅決、右翼色彩濃厚,因此即使美國繼續施壓,也很難主動修復日韓關系。

兩國關系究竟會走向何方,無疑還要等各自大選塵埃落定。不過,如果未來出現韓國激進左翼總統李在明與日本右翼首相針尖對麥芒的局面,恐怕無論美國如何費盡心思整合東北亞盟友,也將困難重重。

#6: 作者: pws07時間: 2021-7-30 09:46

沒想到有政治因素

#7: 作者: 呱唧呱唧時間: 2021-7-30 09:47

就順其自然吧

#8: 作者: smschat時間: 2021-7-30 13:19

文在寅早該下台了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溫哥華不眠夜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