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包等於二手包?這才是真正的“中古包”,“三八”女神節特供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天下收藏

#1: 作者: maohu時間: 2021-3-08 23:05

原創:文物考古聊歷史

[/align]“中古(ちゅうこ)”一詞源自日本,
就是“二手”的意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伴隨著日本經濟的大起大落,
買賣二手奢侈品包的包店迅速發展起來。
在日本,中古店隨處可見。

掐指一算,
興起於日本的中古包不過百余年歷史,
這哪算什麼中古……

這才是真正的“中古包”
(“中古”:在我國歷史上多指魏晉南北朝隋唐這個時期)



唐代·雙女並立挎包俑·南京博物院藏



唐代·彩繪蝶髻挎包女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唐代·挎包女俑·國外館藏

從女俑的姿態來看,面部表情優雅閒逸,
並不像是匆匆趕路的旅人,
更像是在街上采買的少女,
或是,級別較高的貴族的貼身侍女。



敦煌第17窟北壁西側壁畫上的“近事女”及樹上掛著的挎包,
挎包d的款式頗為別致,
據推測,此時的挎包上可能已經出現了刺繡、鎖扣。

“洛陽多女兒,春日逞華麗,
共折路邊花,各持插高髻。”
不少挎包女俑出土於唐朝時繁華的洛陽,
這和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不無關系。



唐·挎包女俑·洛陽出土

因為,從出土的陶俑、壁畫、書畫等來看,
這樣的時尚並未在唐朝之後延續下去,
五代、宋、元、明、清就很少見了。

唐朝女子為何如此的特立獨行?
這或許是受到了胡人的影響。

#2: 作者: maohu時間: 2021-3-08 23:05





山西忻州九原岡北朝壁畫上的女性
“方盒子”腋下包,似為皮革所制
小皮靴、腋下包,真,時尚、時尚、最時尚!



唐代·胡人背包俑

1988年西安東郊盛唐墓葬中出土的胡人背包俑,
身穿窄袖袍,脖頸圍有狐尾,
雖為男性,
但這件陶立俑身上卻斜挎著一個半圓包,
乍一看很像是“手拿包”,
實際上,是從右肩至左肋斜挎著的。

不能肯定挎包是否完全來自胡風,
但是,唐代女子喜“胡風”卻是不爭的事實



唐·胡服女性俑


大翻領、窄袖、對襟袍服,腰系革帶,
考古資料中的胡服女性比比皆是,
大有“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味道,
又或者,這是當時的“男友風”。

在唐朝女子的這股風潮之後。
似乎,挎包,
或挽包,
多為後世貴族女子所不屑,
並且,挽包多多少少會給人以遠行的聯想。

此外,古人的衣袖裡縫有口袋,稱為“袖袋”,
銀子啊、書信啊等小物件都可以塞進袖袋裡,
又何須挽包出行?

不過,除了袖袋這個秘密收藏地,
古人似乎更鍾愛於小包——荷包,
系在腰間,解放雙手,何樂不為?

最具中國特色的“中古包”——荷包


漢·織錦囊

荷包,古人用來盛放小物件的小型口袋,
外出時多系於腰間
早在商周時就有荷包
此時,它被喚作“鞶(pán)囊”
《禮記·內則》載:“男鞶革,女鞶絲”
男子的鞶囊用皮革制成,女子的鞶囊用絲帛



漢晉·藍地瑞獸紋錦櫛袋,
長12厘米 寬10厘米,
1995年民豐縣尼雅1號墓地8號墓出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

不同的時代它有不同的名字
香袋、香囊都是它的名字
在漢代,它成為官員身份等級的象征
唐代時佩戴荷包的人群增加
宋代之後,荷包則開始趨於平民化





古代的荷包多用絲帛縫制,
遼陳國公主及駙馬墓出土的銀囊頗為罕見,
金銙銀鞓蹀躞帶,下懸小帶,左右懸佩銀囊和銀刀、銀錐,

“包”治百病,自古有之!
古人的荷包,除了裝銀兩,
還可以將荷包當作可隨身攜帶的香器,
蓮步生香,大抵如此,
因此,她們並不注重荷包的實用性,
美就夠了!

雖然並不能真的“包”治百病,
“包”治不開心,還是沒問題的。
今天是“女神節”,
想要女神開心,大家開心,
包包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走,買包去!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天下收藏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1頁,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