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割讓160年祭:遠東華人消亡史
分頁: 1, 2, 3  下一頁    :| |: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日月當空

#1: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6:58

7月1日是海參崴建城160周年紀念日(實際割讓時間是1860年11月),也意味著烏蘇裡江以東的土地已經脫離中國160年。但是,這片土地上的華人並沒有隨著領土的割讓而消失,直到1938年被蘇聯用各種手段消滅。這篇文章將介紹,我在海參崴尋找華人在這片土地的生活遺跡的經歷。

#2: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6:59

一、盛況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到海參崴來觀光,大家都沉迷於享受這裡的海鮮,或在教堂面前爭相留影,而不知一個世紀以前,這些繁華商業街的建設者、甚至是擁有者都是華人,他們又是以何等淒涼血腥的形式從這片土地上離場的。


俄羅斯通過1858年《璦琿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終於得到了兩百多年來的夢寐以求的黑龍江流域的土地。雖然,17世紀中期後,俄羅斯占領了大片西伯利亞土地,但是這些地方極寒,又沒有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沒有多少開發價值。新獲得的100余萬平方公裡的適合墾殖開發的土地,使得俄羅斯真正成為一個兩洋國家。今天俄羅斯貝加爾湖以東70%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外興安嶺以南、烏蘇裡江以東原屬於中國的土地上,這片區域對俄羅斯的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3: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0

海參崴濱海邊疆區博物館的幾個鎮館之寶,圖二為金代官印,圖三為著名的明代“永寧寺碑”,這些文物都是在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出土的

#4: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0

沙俄政府在新的領土設立了兩個大城市:一個是哈巴羅夫斯克,也就是中國人說的伯力,來紀念17世紀最早殖民黑龍江流域,大肆屠殺土著居民達斡爾人、鄂溫克人的殖民頭目哈巴羅夫;另一個則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是“鎮守東方”的意思。這兩個名字對中國人和其他亞洲土著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殖民侵略色彩。

#5: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1

在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以前,烏蘇裡江以東幾乎沒有漢人存在,因為這個時候清朝政府把盛京開原柳邊之外的東北土地視為滿洲人的私家宅院,嚴厲禁止漢人進入這個地方。據俄國方面統計,1860年這裡只有2000余流動性很強的漢人,他們從事采集人參、捕魚等職業,還有很多是逃亡的犯人。

為了開發新占領的土地,沙俄政府一方面從歐洲領土組織移民,但是由於這裡相距歐洲太遠,需要步行一到兩年才能達到,所以,移民效果並不明顯,從1861年到1881年,僅僅有1.1萬歐洲移民達到遠東地區;另一方面則是吸納中國勞工,以及相當部分的朝鮮勞工。中國移民開始大量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這些中國移民多數是山東人,有的通過陸路,從綏芬河進入俄羅斯領土,有的則是直接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達海參崴。

#6: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2

海參崴的華人,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博物館藏

#7: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3

1886年,遠東華人數量達到2.75萬人,1897年,增加到4.1萬人,1911年則為11.1萬人。到一戰前,遠東地區華人應該已經達到20萬人左右。這個時期華人約占俄羅斯遠東人口的10-15%,由於俄羅斯人多數是軍人和墾荒農民,反而在海參崴、伯力這樣的大城市,華人占比相當高。比如,1897年的人口普查中,海參崴人口為28933人,而華人數量為12577人,如果加上大量的候鳥式的華人流動人口,華人在海參崴的比例應該超過半數。

早期華人在海參崴主要從事工程建設相關的行業。富裕的華人擔任重大工程承包商,然後延攬貧困華工出任建築苦力。華人建設了西伯利亞大鐵路遠東段和著名的海參崴火車站,這個火車站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海參崴的其他重要地標性建築,濱海州理事會大樓由華商劉寇默承建,電報大樓由桑新雲承建,凱旋門由舒徹聯承建……就連多數俄羅斯軍營也是華人承包建設的。

在海參崴城市形成之後,華人在商業上也大顯身手。1878年,海參崴114家企業中有57家是中國人開的;1895年華商企業數量增至126家,而俄羅斯人開設的企業只有58家,其他外國人開設的企業有16家。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開通,海參崴規模急劇擴大,華商企業也越來越多,1912年,海參崴全市工商登記中,華商企業進一步增加到1089家。海參崴最大商行“昆斯特和阿裡比爾斯”合伙人阿道夫.瓦西裡耶維奇.達坦在其《阿穆爾沿岸商業歷史隨筆》調查中寫道:

#8: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4

中國人早已從一個角落向另一個角落,進而向全城拓展……從前後左右把其他商鋪擠掉失去生計……把整個區域掌握在自己手裡。毫無疑問,中國人經濟上非常強大,逐漸掌握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

根據筆者在海參崴的考察,20世紀初,海參崴最主要的商業街道和最繁華的城區,的確相當部分為華人所擁有。像今天海參崴最重要的商業步行街——阿列烏茨克大街、斯維特蘭娜大街、海軍元帥福金街的大量商業樓屬於蔡氏、邰彩玲、李立浩等有實力的華商。

#9: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4

海參崴中心商業街上的華人房產,圖二為蔡氏的商行,圖三為邰文忠承建的劇院,後來成為內務部俱樂部,可以推測,30年代很多對華人的驅逐和鎮壓都是在這裡策劃的

#10: 作者: bbsang2時間: 2020-7-07 07:05

另一位傳奇的華商紀鳳台,1901年就投資20萬盧布(購買力約相當於現在的5500萬人民幣)建立起海參崴最大商行之一的K商行,日俄戰爭中,他組織了1500輛大車、6000匹騾馬的運輸隊協助俄軍保障後勤,可見其控制財富的體量。

此外,中國人還控制著遠東的近海運輸和黑龍江內河航運,1910年前後,海參崴港口注冊的600多艘商船中,多數為中國人所擁有,這些商船載重量不大,一般在50噸左右,但是中國人憑借價格低廉的優勢,使得俄國企業家長期在市場競爭中,無法染指這個行業,直到沙俄國家杜馬禁止外國人在遠東從事近海運輸為止。




移民生活北美論壇 -> 日月當空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

分頁: 1, 2, 3  下一頁    :| |:
1頁,共3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