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uthor: Anyi, Posted: 2020-5-28 13:28
姜撞奶特别容易做,在冲杯茶的功夫就能做好,而且成功率极高,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不成功的原因几乎不是操作问题,而是:
1. 牛奶的问题:质量重要,脂量不重要。高脂低脂都能做成,只是口味不同。有些牛奶为了保质期长,经过高温处理,蛋白结构会因此有所改变,不容易和生姜蛋白酶发生物理变化。
2. 新姜含水量高,姜汁需要量也要比老姜高。
3. 牛奶最好不要加热多度,理想是75到80度。如果不放心非要烧开后在放凉到80度,最好只是微开,而且要马上从炉子上拿下来。
#2: Author: damnff, Posted: 2020-5-28 13:29
这个我也很喜欢的一道甜品
#3: Author: Anyi, Posted: 2020-5-28 13:37
不好意思版主:题目上忘记写原创二字。
#4: Author: _USER_NOW_DISABLED, Posted: 2020-5-28 18:31
此贴被 無極 加为精华
#5: Author: 钢丝儿, Posted: 2020-5-28 18:44
名字起的很有创意
#6: Author: Anyi, Posted: 2020-5-28 22:17
钢丝儿 _BBCODE_WROTE:
名字起的很有创意
哈哈是的,大家都叫它姜撞奶,其实应该是牛奶撞姜,因为是牛奶快速倒入姜汁中冲撞出的膏状。
#7: Author: 晃悠晃悠, Posted: 2020-5-28 23:50
双皮奶比这个稍稍复杂一点。
#8: Author: Anyi, Posted: 2020-5-29 06:50
晃悠晃悠 _BBCODE_WROTE:
双皮奶比这个稍稍复杂一点。
是的,要有耐心等待“双皮”的形成,牛奶蛋清液倒回带奶皮的碗中操作要小心,牛奶脂量重要,和蛋清的比例重要,上锅蒸也有注意事项,等等等等。但值得,因为好吃。
#9: Author: 游客2016, Posted: 2020-5-29 06:59
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10: Author: 晃悠晃悠, Posted: 2020-5-29 07:15
Anyi _BBCODE_WROTE:
是的,要有耐心等待“双皮”的形成,牛奶蛋清液倒回带奶皮的碗中操作要小心,牛奶脂量重要,和蛋清的比例重要,上锅蒸也有注意事项,等等等等。但值得,因为好吃。
自己做过,觉得一次做一两份实在效率不高,还是去糖水店解馋比较实在。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All times are GMT - 8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