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越來越多中產,賣了房子買保險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保險相關] 越來越多中產,賣了房子買保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保險經紀人楊丹丹有個單身客戶,在前不久賣掉了一線城市的房產,一部分買了增額終身壽險,還有一部分回到老家購置了一套房子。

這名客戶對楊丹丹說:“有住的地方,有穩定的現金流,她計劃過兩年就躺平,開啟她現金流范圍內有質量的生活。”

難道,對很多中產家庭來說,保險正在成為接棒房產的一種資產?


事實上,賣掉一套全家人生活了幾十年的房子,把錢拿去買保險,並非一個容易的決定。

去年年初,也選擇了“賣房保險”的尼爾就深有體會。

房子、股票與基金,不再是首選

大學畢業後,尼爾曾在地產行業工作過近五年,本職工作是用戶運營,主要聚焦於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用戶滿意度,後來變成了營銷和銷售。

從業的時間裡,尼爾見證了房地產行業的繁榮,也親歷了行業的衰退,“需求下降,競爭惡化,大批裁員”。

好的是,尼爾對鹽財經表示:“我是在商業地產行業,較之於房地產行業受到的沖擊可能還少一些。”即使已經離開地產行業,他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房地產行業的變化。

早在疫情前,尼爾和父母提出賣房想法時,最先遭到了全家人的不解:“房子當時依靠出租也能有收入,家裡人也對房子有很深的情感。只是眼看著它的資產價格不再上漲,後面也極大概率要往下跌,租金是彌補不了資產價格的下降的。”




2021年1月-2023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及環比變化/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此後的三四年間,尼爾開始不斷向父母科普樓市最新情況,加之媒體對樓市情況鋪天蓋地的報道,父母的觀點發生了改變,尼爾自己也越發堅定。

2022年底,全家人達成一致:房子,是時候賣了。


趕在2023年年初的樓市“小陽春”,尼爾家的房子賣出了還不錯的價格。事後,身邊的親友都會來誇贊說,他有先見之明。

老破小賣掉的錢,除了用於銀行定期儲蓄和日常備用外,剩下的則由尼爾為父母配置了儲蓄型保險,一種結合了儲蓄和保障功能的人壽保險產品。投保人通過繳納保險費,既可以獲得一定期限的風險保障,又能通過退保或者領取年金享受回報,實現資金增值。

“房子賣掉後所置換的東西,一是要求穩,二是要有長期的增值效應,當時就考慮了儲蓄型保險。”尼爾告訴鹽財經記者。

相較於當前穩健的資產管理方式,尼爾在早些年其實是個風險偏好者。他在本科時,就開始接觸炒股。

尼爾笑著說:“年輕的時候可能火氣盛,覺得自己肯定是天才,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都幹過,雖然沒虧到爹媽不認,但該交的學費也都交了。”

他現在仍在炒股,但和早期的策略全然不一樣了——炒股所用資金不會超過個人儲蓄的30%,相較於早期鍾情的個股,尼爾現在更青睞指數基金,相較於前者,後者投資於多只股票,風險更為分散;在股市所賺到的錢,也多半被用於投資保險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