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離奇 30萬億新增人民幣消失在哪了
中國央行公布了4月份最新的人民幣供應量數據:狹義貨幣及流通中貨幣且不去說它,就拿廣義貨幣M2來說,2022年4月份的時候,中國的廣義貨幣M2還僅有250萬億元,僅僅一年之後,就暴增到了281萬億元。

說簡單點兒,你可以理解為:過去一年時間,市場上叫人民幣的這種“錢”,總量增加了——31萬億元。
如果按照中國14.12億人口計算,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就是2.2萬元,這相當於國家幫助每個人都額外印鈔2.2萬元。
根據央行歷年公布的M2統計數據:
1990年12月,統計數據開始的月份,人民幣廣義貨幣M2為1.53萬億元;
1998年10月,經歷8年時間,M2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6月,5年時間,M2突破20萬億元;
2006年1月,2年半,突破30萬億元;
2007年12月,2年,突破40萬億元;
2009年2月,1年,突破50萬億元;
2009年12月,10個月,突破60萬億元;
2011年10月,20個月,突破80萬億元;
2013年3月,17個月,突破100萬億元;
2014年9月,18個月,突破120萬億元;
2016年1月,16個月,突破140萬億元;
2017年3月,14個月,突破160萬億元;
2018年11月,20個月,突破180萬億元;
2020年1月,14個月,突破200萬億元;
2021年1月,12個月,突破220萬億元;
2022年1月,12個月,突破240萬億元;
2022年9月,8個月,突破260萬億元;
2023年3月,6個月,突破280萬億元
老是有人問,過去20年,中國的房價為什麼漲了這麼多啊?
看看上面列的M2數據,過去20年,人民幣的貨幣供應量漲了14倍,如果沒有房價暴漲,那才是活見鬼了呢!
當然,信用貨幣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無限供應,所以,無論是美元、歐元還是英鎊、日元,其發行量都是越來越大,向著天文數字前進。例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2020年3-5月份,曾經提過,當時美聯儲每周印鈔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可以理解為基礎貨幣),差不多抵得過2007年之前200多年美國的全部印鈔量。
以各國貨幣統計中的M2(歐元區、日本和英國,廣義貨幣統計的是M3而不是M2,不過M3與M2數額差別不大)為例,我們不妨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迄今,全球最大的五個經濟體,其廣義貨幣供應量各自增加了多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說簡單點兒,你可以理解為:過去一年時間,市場上叫人民幣的這種“錢”,總量增加了——31萬億元。
如果按照中國14.12億人口計算,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就是2.2萬元,這相當於國家幫助每個人都額外印鈔2.2萬元。
根據央行歷年公布的M2統計數據:
1990年12月,統計數據開始的月份,人民幣廣義貨幣M2為1.53萬億元;
1998年10月,經歷8年時間,M2突破10萬億元;
2003年6月,5年時間,M2突破20萬億元;
2006年1月,2年半,突破30萬億元;
2007年12月,2年,突破40萬億元;
2009年2月,1年,突破50萬億元;
2009年12月,10個月,突破60萬億元;
2011年10月,20個月,突破80萬億元;
2013年3月,17個月,突破100萬億元;
2014年9月,18個月,突破120萬億元;
2016年1月,16個月,突破140萬億元;
2017年3月,14個月,突破160萬億元;
2018年11月,20個月,突破180萬億元;
2020年1月,14個月,突破200萬億元;
2021年1月,12個月,突破220萬億元;
2022年1月,12個月,突破240萬億元;
2022年9月,8個月,突破260萬億元;
2023年3月,6個月,突破280萬億元
老是有人問,過去20年,中國的房價為什麼漲了這麼多啊?
看看上面列的M2數據,過去20年,人民幣的貨幣供應量漲了14倍,如果沒有房價暴漲,那才是活見鬼了呢!
當然,信用貨幣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無限供應,所以,無論是美元、歐元還是英鎊、日元,其發行量都是越來越大,向著天文數字前進。例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2020年3-5月份,曾經提過,當時美聯儲每周印鈔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可以理解為基礎貨幣),差不多抵得過2007年之前200多年美國的全部印鈔量。
以各國貨幣統計中的M2(歐元區、日本和英國,廣義貨幣統計的是M3而不是M2,不過M3與M2數額差別不大)為例,我們不妨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迄今,全球最大的五個經濟體,其廣義貨幣供應量各自增加了多少。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