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离奇 30万亿新增人民币消失在哪了
中国央行公布了4月份最新的人民币供应量数据:狭义货币及流通中货币且不去说它,就拿广义货币M2来说,2022年4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广义货币M2还仅有250万亿元,仅仅一年之后,就暴增到了281万亿元。

说简单点儿,你可以理解为:过去一年时间,市场上叫人民币的这种“钱”,总量增加了——31万亿元。
如果按照中国14.12亿人口计算,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是2.2万元,这相当于国家帮助每个人都额外印钞2.2万元。
根据央行历年公布的M2统计数据:
1990年12月,统计数据开始的月份,人民币广义货币M2为1.53万亿元;
1998年10月,经历8年时间,M2突破10万亿元;
2003年6月,5年时间,M2突破20万亿元;
2006年1月,2年半,突破30万亿元;
2007年12月,2年,突破40万亿元;
2009年2月,1年,突破50万亿元;
2009年12月,10个月,突破60万亿元;
2011年10月,20个月,突破80万亿元;
2013年3月,17个月,突破100万亿元;
2014年9月,18个月,突破120万亿元;
2016年1月,16个月,突破140万亿元;
2017年3月,14个月,突破160万亿元;
2018年11月,20个月,突破180万亿元;
2020年1月,14个月,突破200万亿元;
2021年1月,12个月,突破220万亿元;
2022年1月,12个月,突破240万亿元;
2022年9月,8个月,突破260万亿元;
2023年3月,6个月,突破280万亿元
老是有人问,过去20年,中国的房价为什么涨了这么多啊?
看看上面列的M2数据,过去20年,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涨了14倍,如果没有房价暴涨,那才是活见鬼了呢!
当然,信用货币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无限供应,所以,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英镑、日元,其发行量都是越来越大,向着天文数字前进。例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2020年3-5月份,曾经提过,当时美联储每周印钞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可以理解为基础货币),差不多抵得过2007年之前200多年美国的全部印钞量。
以各国货币统计中的M2(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广义货币统计的是M3而不是M2,不过M3与M2数额差别不大)为例,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迄今,全球最大的五个经济体,其广义货币供应量各自增加了多少。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说简单点儿,你可以理解为:过去一年时间,市场上叫人民币的这种“钱”,总量增加了——31万亿元。
如果按照中国14.12亿人口计算,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是2.2万元,这相当于国家帮助每个人都额外印钞2.2万元。
根据央行历年公布的M2统计数据:
1990年12月,统计数据开始的月份,人民币广义货币M2为1.53万亿元;
1998年10月,经历8年时间,M2突破10万亿元;
2003年6月,5年时间,M2突破20万亿元;
2006年1月,2年半,突破30万亿元;
2007年12月,2年,突破40万亿元;
2009年2月,1年,突破50万亿元;
2009年12月,10个月,突破60万亿元;
2011年10月,20个月,突破80万亿元;
2013年3月,17个月,突破100万亿元;
2014年9月,18个月,突破120万亿元;
2016年1月,16个月,突破140万亿元;
2017年3月,14个月,突破160万亿元;
2018年11月,20个月,突破180万亿元;
2020年1月,14个月,突破200万亿元;
2021年1月,12个月,突破220万亿元;
2022年1月,12个月,突破240万亿元;
2022年9月,8个月,突破260万亿元;
2023年3月,6个月,突破280万亿元
老是有人问,过去20年,中国的房价为什么涨了这么多啊?
看看上面列的M2数据,过去20年,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涨了14倍,如果没有房价暴涨,那才是活见鬼了呢!
当然,信用货币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无限供应,所以,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英镑、日元,其发行量都是越来越大,向着天文数字前进。例如,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的2020年3-5月份,曾经提过,当时美联储每周印钞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可以理解为基础货币),差不多抵得过2007年之前200多年美国的全部印钞量。
以各国货币统计中的M2(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广义货币统计的是M3而不是M2,不过M3与M2数额差别不大)为例,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迄今,全球最大的五个经济体,其广义货币供应量各自增加了多少。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