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相關] 加稅法越來越復雜 家庭企業圍著轉

■加國現行的稅務系統比1990年代復雜得多,耗掉民眾和企業不少時間和資源。 資料圖片
報稅期限至4月30日屆滿,不少人可能仍為相關文件煩惱。智庫組織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一項研究發現,加國現行的稅務系統,比1990年代復雜得多,例如聯邦所得稅法(Income Tax Act)文字部分的面積,就在24年之間大增逾六成。
菲沙研究所報道,聯邦所得稅法文字部分的面積,即頁數乘以頁面面積,在1990年至2014年之間,由97.4萬平方厘米,增加至逾157萬平方厘米。專為安省居民而設的聯邦個人入息指引,為報稅人士提供各類使用說明和參考資料,在2001年至2011年之間,由56頁增加至70頁,增幅達25%。
稅務系統轉趨復雜,也導致相關法律爭拗增加。1993年需要法庭處理的聯邦貨勞稅(GST)訴訟案件有320宗,但在2011年卻多達499宗,增幅達55%。
入息稅支出項目增至123項
支出類別同樣是稅務系統錯綜復雜的地方。屬於個人入息稅支出的項目,例如抵免、扣除、寬減及加國人士專享的福利,由1991年的105項,增加至2011年的123項;企業的稅務支出也由48項增至64項。
報告撰寫人、研究所稅務與財務政策部副主任拉馬默(Charles Lammam)指出,加國家庭和企業為了應對復雜的稅務系統,耗掉不少時間和資源,例如聘請會計師、律師和購買相關電腦軟件,他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我們復雜的稅務系統。”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