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女性去世,9位亲属争夺遗产(图

疾病已经将她的身体逼迫到了极限。
虽然只有41岁,但赵晋的家族有糖尿病史,她在34岁时被确诊了慢性肾功能不全,持续发展7年后,到了肾衰竭晚期的尿毒症阶段。更痛苦的是,肾病引发了近20项并发症,甚至有一项是高钾血症,严重时会引发心搏骤停。带着这颗埋在身体里的「隐形炸弹」,赵晋独居生活,直到2022年6月,「炸弹」引爆,结束了她短暂的生命。
网络对她的关注发生在今年:赵晋去世后,留下了一笔遗产——包括价值400余万元的房产一套,以及银行存款、人寿保险金、丧葬费、抚恤金等共计110余万元,但没有法定继承人。她是独生女,离异,没有孩子,父母也早已去世,生前未立遗嘱,旁系亲属里,她有5位叔叔/姑姑、4位舅舅/姨妈,平时偶尔有问候和来往。9名亲属打官司想要继承她的遗产,但主要诉求被法院驳回,大部分遗产被判归国家所有。
案件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人民法庭,法官杜春龙手上。今年3月,我们在法院一间办公室里见到杜春龙,他在法院工作了16年,主要审理商业合同、离婚、遗产纠纷等民事案件。因为常年和奔走在热腾腾的生活里的人打交道,调解各种纠纷,杜春龙说话非常和善,是一名给人感觉很接地气的法官。
回忆赵晋案,杜春龙将卷宗在办公桌上摆开,厚厚的有三大本,主要是赵晋生前的病历本、9位亲属和她的聊天记录截图,证明他们和赵晋的来往和关系。杜春龙解释说,按照法律,赵晋的遗产应该收归国有,用于公益事业,但如果存在对她扶养较多的人,也可以适当分给遗产。因此,案件审理的关键很明显——9位亲属对赵晋的生活到底帮扶了多少?
但根据证据和当庭陈述,没有一位亲属能够被放在照护者的位置。「没有付出过多的照护,也就没有权利继承过多的遗产。」这是杜春龙决定将价值更高的房产判归国有的原因。
但判归国有之后,该怎么处理?这样的案例还太新,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指引,杜春龙说,民政局作为遗产管理人,在后续执行时也感到困难。
遗产纠纷问题是复杂的,「审判这类案件,也时常给我一种审判人性的感觉。」杜春龙还分享了另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因为涉及金钱、人情与道义,他不仅要了解案件内容、核查事实、理解人性,而且还要在人性、证据和事实之间寻找法律上的平衡。
在赵晋案中,杜春龙也考虑到了9位亲属真实的情义,分配了一些遗产作为鼓励,「毕竟未来独身和独居群体越来越多,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需要亲戚的帮扶。」作为法官,他说法律会维护情义,会看到每一个人真心的付出;作为一位公民,他也希望大家能平和看待这起案件,「亲情无法变成计价的筹码,但也不能用亲情去绑架任何一个人。」
以下,是法官杜春龙的讲述。
文|程静之
编辑|李天宇 楚明
短暂的一生,遗留的财产
刚接手这起案件的时候,最让我唏嘘的是赵晋充满病痛又短暂的一生。
案件证据里,能看到赵晋生前的多份病历单:她的家族有糖尿病史,34岁时,她又确诊了慢性肾功能不全,持续发展7年之后,到了肾衰竭晚期的尿毒症阶段,每周一、三、五需要去医院做3次透析,肾脏疾病还引发了接近20项并发症,摞在单子上一大串。
带着这些病痛,赵晋平时只有一个人生活。她是独生子女,父母去世很早。根据病历本上登记的信息,以及亲属的说法,赵晋应该是婚后离异,没有子女,2019年母亲离世后,她就失去了法定意义上的所有直系亲属。
父系这边,她有5位叔叔/姑姑,母系有4位舅舅/姨妈,平时偶尔和她有一些联系,有时候陪她去医院,有时候给她送点想吃的食物,有时候邀请她去家里过节,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