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相關] 中國醫療保險刊文:原研藥概念是時候退出中國了!
最近看新聞看到了有媒體說什麼很多“原研藥”退出中國,筆者很困惑,退出中國有什麼可大書特書的呢?中國電器行業發展起來了,外國的家用電器做不下去,早早就退出中國了;中國電動汽車發展起來後,很多外國車也要退出中國,這是他們依據市場做出的理智選擇。企業根據自己的市場表現,做出退出和進入決定,這是很正常的市場行為,有什麼可大書特書的呢?退出中國意味著他們的產品性價比不能滿足中國現在的要求,被中國市場拋棄。為什麼這些所謂“原研藥”就不能退出中國呢?
他們這些過期的專利藥被我們本土取代了,但是他們口頭上表態看好中國市場,實際上拿出了一個又一個創新藥,他們再也不敢拿專利過期的仿制藥在中國高價賣,而是拿真正創新的產品來滿足中國人們健康需求,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中國市場有競爭優勢,才能滿足中國民眾的需求,繼續在市場上生存。個人覺得這是咱們的進步的結果,是這麼多年咱們努力發展的結果。
再仔細一看,很多人對此反響大的原因,是傳統的“質量差異”論。但患者的感受真的就代表質量差異嗎?

默克:同一廠家、不同批次,患者感受也有差異,但質量無差別
近期筆者翻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文章。微信平台認證為健康自媒體、臨床執業醫師卸甲二行近日發了一個《默克公司:關於優甲樂的5點回應》,說的是很多患者覺得最近優甲樂不行了,買不到進口版優甲樂“原研藥”了,只能買到江蘇產的優甲樂,不少人吃了感覺效果不行,甚至還感覺“渾身不舒服”,開始囤進口版的優甲樂,這是不是和現在“原研藥”和集采替換時,很多媒體表達的患者感受完全一致。作者和廠家進行了聯系,默克給出了5點回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默克這個“原研”廠家是怎麼回復的。
默克說,江蘇產的也是標准產品,和進口的產品一樣,都是“原研藥”,部分患者感覺效果差異比較常見,但從產品質量上來說,官方認為產品本身無任何差異。而且,問答中也非常明確指出,即使是“原研藥”,即使是同一廠家,批次不同、不同輔料替換時患者也會出現感覺差異。看到了嗎?即使是同一廠家,批次不同、不同輔料替換時患者也會出現感覺差異。但這就代表著質量的差異嗎?默克這個原研廠家回復說,這不是質量問題,患者感覺效果差異很常見,患者只需要調整劑量,定期復查就行了。(下面為公眾號截圖)

想必,默克的官方解釋一出,很多人就會信了吧。當我們回頭看到原研廠家這個解釋後,我們不得不再問一句,患者的感受真的就是質量差異嗎?
回歸到質量問題,我們再看歷史數據,目前國采已經進行了10批,據筆者在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搜索,因質量問題被取消集采中選資格的話,既有本土還有外資藥企。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