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 南華:國際金融機構預測2025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經歷了充滿波動與復蘇交織的一年後,國際投資機構展望2025年,對中國股市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但普遍認為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和實際落實力度將成為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
該報道引述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機構預測,中國股市將在新的一年內面臨較大波動,投資者期待北京出台更明確且可持續的政策措施,以有效應對通縮壓力、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可能面臨的新一輪美國關稅。
與其他國際投行相比,高盛對中國市場表現持更為積極的態度。高盛預計2025年中國股市基准指數將上漲至少13%,並認為在政策支持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企業盈利有望實現7%至10%的增長。然而,盡管高盛保持樂觀,市場整體信心依然較為脆弱。2024年,中國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15%,而香港(专题)恒生指數上漲18%,結束了連續四年的下跌。然而,這些漲幅主要集中在政策利好消息發布後的短暫時期,市場整體表現依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市場對於財政與貨幣政策的走向保持高度關注。分析師預計2025年中國將進一步下調利率,降幅可能在30到60個基點之間,財政赤字率可能提高至4%。然而,市場對財政刺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依然存在疑慮,部分投資者更青睞債券市場而非股市,這反映出市場對宏觀經濟前景依舊保持審慎態度。
在投資策略方面,專家建議采取“杠鈴策略”,一方面關注房地產和出口導向型企業,另一方面聚焦消費、汽車、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等防御型板塊。部分企業,如比亞迪、中國長江電力和百勝中國,被視為在政策支持下較為穩健的投資選擇。這些板塊有望在政府穩定市場的努力下獲得持續的增長動能。
盡管政策層面釋放了積極信號,但市場依然面臨通縮壓力、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盈利疲軟等挑戰。摩根士丹利預測2025年MSCI中國指數年終目標為63點,滬深300指數將升至4200點,而恒生指數預計將在18,000至23,000點之間波動。這些預測顯示出市場對未來一年表現存在一定分歧,投資者的信心仍需更多實際政策的支持。
報道指出,無論是短期的市場波動還是長期的增長預期,核心在於政策能否真正落地並有效執行。財政刺激與貨幣寬松的實際效果,將直接決定中國股市能否迎來可持續的上漲周期。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依然保持密切關注,期待看到更明確的政策細節與實質性改革措施,以提振市場信心,激發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能。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據南華早報周六報道,在2024年該報道引述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機構預測,中國股市將在新的一年內面臨較大波動,投資者期待北京出台更明確且可持續的政策措施,以有效應對通縮壓力、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可能面臨的新一輪美國關稅。
與其他國際投行相比,高盛對中國市場表現持更為積極的態度。高盛預計2025年中國股市基准指數將上漲至少13%,並認為在政策支持逐步落地的背景下,企業盈利有望實現7%至10%的增長。然而,盡管高盛保持樂觀,市場整體信心依然較為脆弱。2024年,中國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15%,而香港(专题)恒生指數上漲18%,結束了連續四年的下跌。然而,這些漲幅主要集中在政策利好消息發布後的短暫時期,市場整體表現依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市場對於財政與貨幣政策的走向保持高度關注。分析師預計2025年中國將進一步下調利率,降幅可能在30到60個基點之間,財政赤字率可能提高至4%。然而,市場對財政刺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依然存在疑慮,部分投資者更青睞債券市場而非股市,這反映出市場對宏觀經濟前景依舊保持審慎態度。
在投資策略方面,專家建議采取“杠鈴策略”,一方面關注房地產和出口導向型企業,另一方面聚焦消費、汽車、公用事業和醫療保健等防御型板塊。部分企業,如比亞迪、中國長江電力和百勝中國,被視為在政策支持下較為穩健的投資選擇。這些板塊有望在政府穩定市場的努力下獲得持續的增長動能。
盡管政策層面釋放了積極信號,但市場依然面臨通縮壓力、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盈利疲軟等挑戰。摩根士丹利預測2025年MSCI中國指數年終目標為63點,滬深300指數將升至4200點,而恒生指數預計將在18,000至23,000點之間波動。這些預測顯示出市場對未來一年表現存在一定分歧,投資者的信心仍需更多實際政策的支持。
報道指出,無論是短期的市場波動還是長期的增長預期,核心在於政策能否真正落地並有效執行。財政刺激與貨幣寬松的實際效果,將直接決定中國股市能否迎來可持續的上漲周期。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依然保持密切關注,期待看到更明確的政策細節與實質性改革措施,以提振市場信心,激發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能。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