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 2024年中國股市如"過山車": 政策刺激難改頹勢
中國股市歷經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在2024年即將結束之前,中國政府釋出一連串財政利多,包括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舉措表明中國經濟正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盡管股市可能因持續降息政策而出現“慢牛”行情,但長期來看,中國整體經濟仍難以看到顯著復蘇的跡象。
政策推動股市 過山車行情難改
中國股市在2024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從年初的低谷到秋季的高峰漲幅達30%至40%。其中,“924新政”成為關鍵轉折點,中國政府宣布降准降息、釋放大量流動性,引發市場追高熱潮。然而,短暫的高峰後,股市迅速回調,導致許多投資者被“套牢”或虧損退出。
小陶就是一例。他是大學畢業兩年多的股市新手,在等待觀察了一陣子後,眼看A股市場火爆出圈,他決定放手一博。他去銀行辦理新的股票券戶,並在每天上午九點半准時打開手機上的炒股軟件查看大盤。他的個性謹慎小心,盡管行情走強,仍不免心生懷疑“這樣的漲勢會不會只到今天”,所以他決定“再觀察一下”。然而,接連好幾天的紅盤表現,令他終於忍不住了,把這幾年工作攢下來的錢和大學跑快遞的工資,一共累計兩萬元人民幣(专题)投入炒股。
“誰知道放個假回來後,一切豬羊變色,大盤整個回調”,小陶說。在十一長假結束後的第二日,中國A股三大指數震蕩下挫,滬深京個股超過5000只下跌,滬指失守3300點。
小陶心頭一驚,但他決定“再觀望一下”,然而隨著指數一路下跌,他也越來越慌,最後他決定認賠殺出,只拿回1.3萬多元,他對美國之音說:“我的心好痛”,也終於認知到“實際跟想像的不太一樣”。
然而,小陶的情況並非少數。中國《財新周刊》在一份“警惕貸款炒股重來”的專題報道中,也披露有股民在“十一”長假前,因政策利多推升股市,迅速從兩家商業銀行分別申請20萬元人民幣及30萬元人民幣的消費貸,全部拿去炒股,沒想到假期過後被“割韭菜”。
政策蜜月期縮短 股市信心不足
這些股民都是沖著中國政府的“924”新政而來,希望能從中“賺一把”。9月24日,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聯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宣布降准降息兩碼,向金融市場釋放1萬億元中長期資金,並將購買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25%調降至15%。這是中國在睽違九年後,同時降准又降息。
時隔不到三個月,在12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將貨幣政策從14年來的“穩健靈活”首度轉向“適度寬松”,並將拉動內需消費作為提振經濟的核心動力。
但這一次市場反應的“政策蜜月期”比上一次“924新政”的時間還短。13日,A股三大指數聯袂收黑,跌幅均超過2%。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大關,港股亦跌了逾400點,沒有保住2萬點關口,顯示在經歷多次的“虛假曙光”後,投資者學會了冷靜,當局在恢復投資者信心方面也面臨挑戰。
台灣(专题)金玉峰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韋閔對美國之音說:“所以我覺得這一次的股民他們學清楚,基本面的轉變不可能因為政府的一個政策指令下來之後,在短短幾天內就完全改變,我覺得這個不可能的,所以呢,我覺得後續當人民開始冷靜之後,股市的那個熱絡程度就沒有像上次那麼強。”
未來展望:活水注入,緩步回升?
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中國將進一步加大降息與降准力度,可能為股市注入更多流動性。王韋閔觀察,雖然特朗普(专题)新關稅政策可能對中國出口造成一定壓力,但力度或低於市場預期,而中國延續降息策略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緩解部分經濟壓力。
他表示,特朗普這一次的關稅政策應該不會像上一任期那麼嚴厲,所以並不一定馬上就會對中國造成很大的沖擊;在另一方面,中國在接下來幾季跟著美國繼續走降息策略的情況下,代表“924新政”的降息是有延續性的,也代表股市會有更多資金注入。
王韋閔說:“它(中國當局)只要在下一步的政策開放的時候,尤其是對外資的這些政策開放,它的管制如果能再松綁一點的話,我覺得外資的資金會回流的狀態之下,你就可以知道接下來的幾季,中國會跟著美國一起降息的狀態之下,我覺得整個中國市場的資金是會變多的,所以也就造就為什麼在後來中國市場進入盤整階段之後,其實它並沒有跌回到原點。”
他進一步表示,從他近期親自走訪台灣一些國際運動品牌或民生必需品的生產線來看,這些廠商已經在中國度過了最壞的時期,因此他樂觀研判,中國的消費市場應該會慢慢回溫,中國股市接下來有機會走“慢牛”。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政策推動股市 過山車行情難改
中國股市在2024年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從年初的低谷到秋季的高峰漲幅達30%至40%。其中,“924新政”成為關鍵轉折點,中國政府宣布降准降息、釋放大量流動性,引發市場追高熱潮。然而,短暫的高峰後,股市迅速回調,導致許多投資者被“套牢”或虧損退出。
小陶就是一例。他是大學畢業兩年多的股市新手,在等待觀察了一陣子後,眼看A股市場火爆出圈,他決定放手一博。他去銀行辦理新的股票券戶,並在每天上午九點半准時打開手機上的炒股軟件查看大盤。他的個性謹慎小心,盡管行情走強,仍不免心生懷疑“這樣的漲勢會不會只到今天”,所以他決定“再觀察一下”。然而,接連好幾天的紅盤表現,令他終於忍不住了,把這幾年工作攢下來的錢和大學跑快遞的工資,一共累計兩萬元人民幣(专题)投入炒股。
“誰知道放個假回來後,一切豬羊變色,大盤整個回調”,小陶說。在十一長假結束後的第二日,中國A股三大指數震蕩下挫,滬深京個股超過5000只下跌,滬指失守3300點。
小陶心頭一驚,但他決定“再觀望一下”,然而隨著指數一路下跌,他也越來越慌,最後他決定認賠殺出,只拿回1.3萬多元,他對美國之音說:“我的心好痛”,也終於認知到“實際跟想像的不太一樣”。
然而,小陶的情況並非少數。中國《財新周刊》在一份“警惕貸款炒股重來”的專題報道中,也披露有股民在“十一”長假前,因政策利多推升股市,迅速從兩家商業銀行分別申請20萬元人民幣及30萬元人民幣的消費貸,全部拿去炒股,沒想到假期過後被“割韭菜”。
政策蜜月期縮短 股市信心不足
這些股民都是沖著中國政府的“924”新政而來,希望能從中“賺一把”。9月24日,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聯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宣布降准降息兩碼,向金融市場釋放1萬億元中長期資金,並將購買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25%調降至15%。這是中國在睽違九年後,同時降准又降息。
時隔不到三個月,在12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將貨幣政策從14年來的“穩健靈活”首度轉向“適度寬松”,並將拉動內需消費作為提振經濟的核心動力。
但這一次市場反應的“政策蜜月期”比上一次“924新政”的時間還短。13日,A股三大指數聯袂收黑,跌幅均超過2%。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大關,港股亦跌了逾400點,沒有保住2萬點關口,顯示在經歷多次的“虛假曙光”後,投資者學會了冷靜,當局在恢復投資者信心方面也面臨挑戰。
台灣(专题)金玉峰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韋閔對美國之音說:“所以我覺得這一次的股民他們學清楚,基本面的轉變不可能因為政府的一個政策指令下來之後,在短短幾天內就完全改變,我覺得這個不可能的,所以呢,我覺得後續當人民開始冷靜之後,股市的那個熱絡程度就沒有像上次那麼強。”
未來展望:活水注入,緩步回升?
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中國將進一步加大降息與降准力度,可能為股市注入更多流動性。王韋閔觀察,雖然特朗普(专题)新關稅政策可能對中國出口造成一定壓力,但力度或低於市場預期,而中國延續降息策略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緩解部分經濟壓力。
他表示,特朗普這一次的關稅政策應該不會像上一任期那麼嚴厲,所以並不一定馬上就會對中國造成很大的沖擊;在另一方面,中國在接下來幾季跟著美國繼續走降息策略的情況下,代表“924新政”的降息是有延續性的,也代表股市會有更多資金注入。
王韋閔說:“它(中國當局)只要在下一步的政策開放的時候,尤其是對外資的這些政策開放,它的管制如果能再松綁一點的話,我覺得外資的資金會回流的狀態之下,你就可以知道接下來的幾季,中國會跟著美國一起降息的狀態之下,我覺得整個中國市場的資金是會變多的,所以也就造就為什麼在後來中國市場進入盤整階段之後,其實它並沒有跌回到原點。”
他進一步表示,從他近期親自走訪台灣一些國際運動品牌或民生必需品的生產線來看,這些廠商已經在中國度過了最壞的時期,因此他樂觀研判,中國的消費市場應該會慢慢回溫,中國股市接下來有機會走“慢牛”。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