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6年前换导师论文爆火 研究生吃瓜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摘要:七千,一万,一万六,知网的下载量在几天里一直上涨。这是一篇2017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近两月忽然火成了电子榨菜。《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如同标题,文章案例主要围绕一个女同学换导师展开,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6年过去,这个长久的问题还是激发了研究生群体的共鸣。在知网,硕士论文被下载的次数普遍是几十、几百,而这篇论文下载量已超4万。一些毕了业没知网权限的,还在线蹲资源。论文传到了更多社交平台上,有老师上课提到了它,还有学生调侃,题目应该叫《血包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导师》。各种“哈哈哈”之后,研究生们发现,这写的不就是自己吗?


“学术圈有了自己的小说”

“我一去她就非常生气,就劈头盖脸批了我一顿。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不管是当着我的面,还是在我们师门面前说了很多次,‘如果你不愿意待在这个师门,你就可以走’。”

——论文中《遭遇“下马威”》选段

小标题就引爆了情绪,误打误撞入师门——一波三折写论文——柳暗花明换导师。这是条清晰的故事线,被访谈的主人公小A从一见到导师起,就陷入尴尬,后来有段短暂的蜜月期,被她称作表层关系,强行换论文方向成了导火索,写作把师生关系推向白热化,最后放弃的操作像打了一场游击。


这份目录直接被截图传播,很多研究生点开看,说自己打开薯片,带着八卦的心吃瓜,最后瓜吃到了自己身上。“学术圈有了自己的小说”,这些学生很惊讶,想不到一篇多年前的论文忽然成了电子榨菜。



论文目录截图。


具体内容细细碎碎的,访谈形式让人很有代入感。小A说,最初是被调剂到这个师门下,正式见面前,她没跟这位导师联系,后来感到导师似乎因此心存芥蒂。之后总被骂,她越来越后悔,“我当时真的特别傻”。评论区都在说,看到了“世另我”。有人专门发帖回忆导师的刻薄,有人愤慨一边写论文一边找工作,还要继续去给导师老婆免费“实习”。

异化的高校师生关系被谈论已久,这篇论文梳理了以往研究中的5种代表性导生关系:师徒、雇佣、导学、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其中,雇佣关系指出当前的“老板制”是功利主义的产物,师生关系更具有行政管理的色彩。

“读研就是上班”“跟导师纯利益绑在一块儿”,不少研究生说到,现在导生都是这样的关系,学生是免费劳动力。一个农学研三男生称导师为“老板”——对方是教授,科研成果多,报账、行政等事务都交给学生,每月发给他们几百元劳务费。男生有时效率低,被导师骂是死猪,有天被骂了三四次。他不敢拒绝干活,否则骂更惨,还被威胁不给开题。

导师的控制与学生的反抗频频发生,也有研究生为此自杀的案例。几年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遭遇导师军事化管理,要立正答“到”,陪打球,说“爸我永远爱你”,引起广泛关注。2018年,研究生毕业在即,陶崇园见过妈妈最后一面,从宿舍楼顶坠落。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