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 缺愛的人,身上會有這4個異常表現
最近,親子綜藝《爸爸當家2》以豆瓣9.1分完美收官了。
小女孩三喜一家溫暖治愈的家庭氛圍,也給無數網友留下深刻印象。
因為三喜喜歡小動物,家裡就養了4只小貓,4只小狗,小雞、小鳥和一整大缸的魚。
一家人去擺攤路上,因為車上空調壞了,被熱得滿頭大汗。
不同於一般家庭的抱怨連連。
三喜爸爸會為自己忘記修空調而“抱歉”,媽媽則馬上回了句“沒事”,而三喜甚至還能笑著調侃“我們一家人好像坐在烤箱裡”。
相比之下,多少孩子從小到大是聽著“爸爸媽媽為了你,有多辛苦你知道嗎”長大的。
有時候連“放肆地快樂”都覺得是種罪過。
而三喜看到爸爸媽媽在夕陽下愜意地坐著,會自然而然說出:
“我的爸爸媽媽在享受人生。”

這種被愛包圍的底氣,讓許多網友看紅了眼。
有的人,看到三喜後仿佛看到了童年時期,自己心裡幻想的自己:
三喜就是我童年時期最羨慕、最想成為的人 ,她有著我從始至終最羨慕的東西:
精神世界富足,從小被愛包圍,就像一個古靈精怪勇敢無畏的公主。
有的人,淚眼模糊,拼命忍住才能不哭出來。
小時候最怕我爸回家,他一回來我就要想,我今天有沒有哪點做不好要被他罵,經常是一整天耳朵提起、隨時待命,不敢看電視不敢坐下。
他以為他的教育方式是對的,可那時的我根本聽不懂他的道理是什麼,我只知道我童年很不幸福。
到現在,如果只和我爸兩個人同時待在一個空間,我的心都惴惴的,怕一個什麼事又罵我。
還有的人,認真寫下上百字的評論,傾訴著自己的遭遇:
記得小時候,老師對一個女生說。你媽媽打電話來,讓我監督你每天喝一杯牛奶,說你在家,總是逃著不肯喝。
我那時候真的好羨慕她,因為我從小父母不在身邊,寄宿住在各種親戚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被欺負時沒有爸爸撐腰,委屈時沒有媽媽細心開導,從小缺愛又自卑,不喜歡跟人打招呼,做什麼都畏畏縮縮的。
直到現在,沒見過世面,經歷都是自己吃虧了才懂,很多事情甚至吃了虧依舊不懂。
一條條讀下來,淚水不知覺就盈滿了眼眶。
2沒有被愛過的孩子,很難過好這一生
我曾經聽過一個讀者的故事。
她一位非常優秀的精英女性,工作嚴苛,容不得一絲紕漏。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獨立自主的女性,只要認真投入一段關系,就會不自覺變得迎合討好。
會專門挑對方愛聽的話說,故意做一些令對方開心的事。
對方送她一件禮物,她的第一反應不是驚喜和高興,而是想著怎麼加倍贈送回去。
對方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她總是悉心記錄下來。
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段感情。
完全沒辦法享受熱戀本該帶來的松弛和溫暖。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