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被父母篡改志願 有這種爹媽啥體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暑假,17歲的佳佳如願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沒想到,母親悄悄拿走了她的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在桌上留下了“對不起”三個字的紙條,之後就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杳無音訊。

佳佳覺得,媽媽精心策劃這一切的目的,就是阻撓她上大學。

一個月前填報志願的時候,媽媽逼著她填寫了44個當地學校的定向師范生專業,而她在系統關閉的當天偷偷跑到網吧,把志願全部換成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母親得知佳佳被中戲錄取後,一面想盡辦法阻撓孩子去上學,一面和中介聯系,試圖賣掉老家的房子,去北京照顧她上學,這一切都讓佳佳感到無比窒息。

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母親一直嚴格控制她的飲食、作息、社交和學業,不允許她提出任何異議,阻止她脫離自己的掌控。

然而這一次,佳佳決定徹底逃離母親,離這個家越遠越好。

對孩子來說,從高中到大學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步入社會,也是父母的保護欲和孩子的自由追求之間,第一次產生強烈的沖突。

在志願填報的博弈中,父母贏得了一時,卻可能輸掉孩子的未來。

01

被篡改的志願,受脅迫的人生

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講述了自己被父母篡改高考志願的經歷。他們被迫進入自己不喜歡的學校和專業,有的因學業壓力休學,有的渾渾噩噩度日,在抵觸和不甘中度過余生。

有位女孩說,她的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上30多分,本來可以去外地的重點本科學校,但母親覺得學會計將來好就業,於是佯裝跳樓,逼她報一所普通學校的會計專業。

遺憾的是,這一年會計專業的分數出奇的高,她只能被調劑到這所學校的二本法學專業。

女孩說,“感覺自己的人生軌跡完全被改變了”,哪怕高考已經過去10年,每次想到這件事,她還是會覺得惡心、難受。


中年一代對於“穩定”的要求,與年輕人渴望自由、熱愛冒險的心態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矛盾。年輕人往往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父母傾向於為孩子規劃更為穩定的人生路線。

因此,孩子考上了喜歡的專業,父母卻開心不起來,甚至阻撓孩子去上學,這樣的情況將會越來越普遍。

當孩子的自主選擇與父母意願相違背時,作為弱勢一方的孩子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判斷家庭成員之間是否存在溝通的可能性。


多數家長都比較通情達理,如果孩子能夠拿出對於未來的具體規劃,雙方就有可能通過溝通來達成一致。

既然父母的期待是“穩定”,那麼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理性的思考、持續的付出、積極的態度,賦予選擇更多的穩定性,讓父母看到孩子能夠為自己負責、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圖片來源:電視劇《少年派》

但對於一些極端的個例,或許溝通很難達成效果,孩子就需要慢慢積蓄力量,通過升學和工作來迭代周圍的環境,提升自身能力和話語權,慢慢贏回自己的生活。

02

那些聽話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

網上有一個提問:“你有哪些因為聽了父母的話,至今後悔萬分的事呢?”

有人說,父母曾經勸自己辭去外地的工作,回老家結婚,她便聽話照做。沒想到幾年後,父母砸鍋賣鐵也要為弟弟鋪路,讓她感到十分委屈。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