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只知滕王閣序 卻不知滕王是誰
王勃的《滕王閣序》名氣如此之大,流傳千百年後至今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提到這兩句詩我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滕王閣,但氣勢恢宏的景象依然躍然眼前。
大街上隨便挑一人估計都能說幾句《滕王閣序》中的經典句子,甚至連《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也能談論一番,但要是問到其中的“滕王”,估計10個人中9個人都回答不出。
大家可有想過為什麼名氣如此之大的滕王閣,我們或多或少都能說出一點東西,但一旦問到滕王閣的建立者,我們的眼前就仿佛有一團迷霧,阻擋我們窺探他的真身。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歷史上許多能夠名留千古的強人,或多或少都會幹過一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算沒有幹過什麼大事,但也總會在某一方面取得過別人無法達到的成就。
達到以上條件之人才有名留青史的可能性,無論做過的事是好是壞,就算是壞事做盡遺臭萬年,但也總歸是讓人們記住了,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滕王。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解他沒什麼必要”,對於滕王而言這一句話足以概括了他的一生,沒有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做出什麼貢獻,硬要說貢獻的話就是建了幾座滕王閣來滿足自己,如此人物語文老師幹嘛要講?
“神”一般的人物
公元628年在一聲啼哭之中滕王出生了,唐高祖李淵給其取名李元嬰,是其第22個兒子,也是其最後一個兒子,當時的李淵已經是個將近60歲的老頭了,在此不得不佩服李淵的精力。
早在兩年前李淵的親兒子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將他這個老爹給趕下了皇位自己當了皇上,李世民倒也沒有為難自己的親爹,只是自此之後李淵就被軟禁在了皇宮之中。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