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男德班":男性在课上抗拒投入
一场被民间称为“男德班”的工作坊在北京举办。
发起者,是国内性与性别领域的着名学者、
性教育专家方刚,
他从90年代就开始关注女性主义与性别意识的普及。
“男德班”的主题,
是要教男性成为“好伴侣、好父亲”。
包括反思男性气质、拒绝家庭暴力、承担家务、
学习照顾伴侣和孩子、给孩子讲绘本等等。
这次9位参与者,
最小的23岁,最大59岁,
体验过程中,他们有抗拒、有投入,
也有流泪的时刻。

▲方刚接受一条专访
在课程忙碌的间隙,
一条和方刚聊了聊他眼中的“男德”、
他对当下剑拔弩张的性别问题的理解,
以及他期待中的性别平等的社会。
编辑:周天澄
责编:陈子文
2月24日上午,“男德班”正式开班。
学员们年龄最小的23岁,还是高校学生;年龄最大的59岁,是学校的教师。除了都是男性,他们的背景、行业、婚恋情况都不一样。

▲“男德班”这次有9位学员主动报名,年龄背景各不相同。图片中左侧为学员汪先生
53岁的汪先生,是因为爱人的推荐来到“男德班”。他坦言,自己听到“男德班”这个词,第一反应是抗拒。他说:“自认为在性别平等方面的意识比很多人都好,课程还会占用陪伴孩子的珍贵时间。但基于夫妻之间多年的信任和默契,还是来了。毕竟好的路上也没有尽头。”
尽管已经陪伴爱人经历过两次生产,但第二天的“体验怀孕分娩”环节,还是让他印象深刻。“毕竟没有过怀孕的体验,在那个当下,更理解了我爱人的付出和辛苦”。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正在热议: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