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后真正的朋友 大概是这三种人
岁月催人老,当我们到了七十岁的年纪,发现很多同路的人,已经过世了,还有一些同龄人,进入了病痛交加的状态,能够健健康康活着的人,实属幸运。
我们常常说:“到了晚年,就不要什么朋友了,留下三五知己,就能养情。”
想象中,我们能够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喝一杯下午茶,打一手小牌,偶尔在餐厅吃顿饭,日子就暖融融了。
想得很美,却活得不美,这是老年人很无奈的现实。
聪明的老人,学会了边走边扔,把毫无意义的社交扔出去,也会把真正有用的社交捡起来。人生,需要悟透“有舍有得”的道理,如果你把一切社交都扔掉了,晚年的生活,难免会孤独,并且长期处于无依无靠的状态。
以下三种朋友,将伴随你到老,不要讨嫌,要学会善待。
02
第一,病友:同病相怜的人,一起扛过生命的低谷。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人能和你真正感同身受。这样的道理,我们一直都相信。
可是,我们还要认识到,全面感同身受的人,没有,但是某一个侧面可以感同身受的人,肯定是有的。
人过了七十岁,难免会经历病痛。因此,在医院里,会遇到得了同一种病的人,也会在生活中,遇到有类似经历的人。大家一开口,就能有共同话题——对抗病痛,向往健康。
“中国新闻网”上有一条消息:甘肃省七十多岁的老人惠兰荣。在2002年确诊为肺癌三期,当时她很绝望。
为了改变心态,她加入了当地的防癌抗癌俱乐部,和一群病友一起努力,走出了低谷。现在,她变成了志愿者,为大家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生病的老人,走出精神上的困顿。
她说:“我活一天,就是超越自己的生命一天......我要为大家多做点善事。”
高尔基说过:“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唠唠叨叨,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大家聊什么呢?能不能引起共鸣呢?需要考虑。
当你生病的时候,别人却在说搓麻将、带孙子、旅游的话题,估计你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关心你的病痛,并且给你带来阳光,就会让你“豁然开朗”。随着心态的改变,一切都会变好。
我的母亲,常常腰酸背痛,因此结交了好几个有类似问题的老人。大家闲来无事,就去做运动,贴膏药,不亦乐乎。
与其回避病痛,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如敞开心扉,和病友聊天,并且在互相鼓励中前行。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