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得] 養男孩的秘訣:眼要"瞎" 心要"大"
前不久參加了一次家庭聚會,剛一見面,誠誠媽就迫不及待倒起了“苦水”:
“養個兒子,我丟掉了半條命!”
她有個淘氣的兒子,從小就非常好動,沒有一刻是省心的。
比如哄睡。
她每天晚上八點就開始給兒子催眠,一遍一遍地念咒語:“八點了,要睡覺啦,你是不是困了?”
然後開始一系列的“睡前儀式”:刷牙、換睡衣、讀繪本……
兩個小時後,她嗓子冒煙、眼皮打架,兒子卻突然從床上蹦起來,眼神澄澈:“媽媽,我們來玩‘植物大戰僵屍’吧……”
比如陪玩。
自從有了兒子,她就變成了“受虐體質”:
同一句話說三遍,兒子能聽見那都是僥幸,前兩句是耳邊風,後面基本靠吼;
玩個游戲,不是被兒子的“鐵頭”撞得鼻青眼腫,就是被他的金屬小飛機砸到頭皮出血,要麼就是被“無影飛毛腿”踹到肋骨“斷裂”……
再比如寫作業。
兒子只要一寫作業,要麼進入“入定狀態”:寫著寫著兩眼發直、神游太虛;
要麼小動作持續不斷:啃手指,玩橡皮,一會渴了,一會尿了,一會坐著寫,一會蹲著寫,有一次竟然用腳寫,說想試試沒有胳膊怎麼寫字……
這哪裡是養兒子,分明是養了個“孫悟空”。
心理學博士葉斌教授曾說:“養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科學研究表明: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更高,多巴胺可增加沖動、冒險行為的概率;
男孩腦幹含有更多的脊髓液,這使他們體力更旺盛,精力更折磨人;
男孩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比較晚,更容易沖動、發怒,出現過激情緒;
男孩主要的雄性激素是睾酮,會帶來更高的攻擊性;
學習開竅慢、專注力差、脾氣臭、愛鬧騰、搞破壞……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家有男孩,眼要“瞎”,心要“大”。
心大一點
允許男孩慢一點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