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揭露:过度依赖AI正掏空年轻一代思考力

一项突破性的研究证实了教育工作者日益加深的忧虑:人工智能工具正悄然削弱年轻一代的思考能力,其影响如同温水煮蛙般不易察觉。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最新实验,结合脑部扫描与行为观察,清晰揭示了依赖AI写作对学生认知功能的侵蚀效应。

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一项长期实验。54名年龄在18至39岁的参与者被分成三组:一组仅凭自身能力写作,一组允许使用谷歌搜索辅助,第三组则获准使用ChatGPT。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被要求完成四篇类似SAT考试的议论文。科学家利用脑电图(EEG)全程监测参与者写作时的大脑活动。结果令人警觉:使用ChatGPT的组别,其大脑活跃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特别是在涉及执行控制与注意力的脑区,活动显着减弱。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实验推进,该组成员对AI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初期他们或许仅寻求结构建议,但到了后期,更多人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大段文字。

这一发现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日常观察高度吻合。纳什维尔的高中文学教师墨菲·肯尼菲克痛心地表示,他亲眼目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注意力被AI彻底摧毁”。他透露,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使用AI作弊已成为常态,自己已当场发现约40例,“而实际数量可能更多”。当学生被识破时,反应往往是漠然地耸耸肩,对写作过程的重要性毫无认知。纽约州卡南代瓜市的历史教师罗伯特·布莱克刚结束34年教学生涯,他坦言最后两年因ChatGPT而变成“噩梦”。他认为问题根源不仅在于AI,智能手机早已逐步消解了学生的构思与写作能力,而AI则让这种退化雪上加霜。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