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含泪赚了几个亿 谁在为焦虑买单?
课程定价。支持者认为,在海量复杂的高考报考信息中,张雪峰及其团队能帮家长和学生避坑,是值得为之买单的专业服务。但反对者认为,高价填报服务本质是“制造焦虑”的商业模式,更多是为名人溢价买单。
无论价格是否合理,张雪峰的爆火都带动了整个高考咨询行业的热度,让更多考生家庭把希望寄托于专业咨询服务“改写命运”,也吸引了大量从业者入局。社交媒体上,“低配版张雪峰”不断涌现,以“不退档”“不滑档”为卖点,收费从千元到万元不等;也有不少相关机构推出9.9元模拟填报服务卡引流,进而引导用户购买正价服务。
近几年,“高考志愿规划师”在小范围内成为热门新职业,各类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甚至出现短至21天拿证、长则半年结业的培训项目。一些培训机构还以“志愿填报费用过万”为噱头,吸引更多人“持证上岗”。
志愿填报服务也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10.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高考生缺乏获取高考填报信息的渠道,加上高考录取人数逐年增多,高考志愿报考行业付费需求增多,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行业火热的背后,市场定价虚高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少网友反馈,三四线城市本地机构的相关服务收费均在万元左右。有位ID名为MOMO的网友留言称:“五六线小城市不专业的老师给报,都得小一万,有亲戚的女儿报考滑档没走成,只能复读一年,还多花了几万。”
可以看到,填报志愿一直是家长和考生高考后的“头等大事”,过去相关服务长期存在,但张雪峰的爆火或许让更多机构盯上了这门生意。
3
教育焦虑生意下,顶流退场?
高考志愿“贵价服务”遭疯抢的背后,折射出普通人的无奈与焦虑。张雪峰的走红,缓解了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他的课程本质上更像在售卖一种“确定性”——用高价服务,为孩子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最初,张雪峰的建议被认为是“敢说真话”,指出了部分高校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问题。然而,随着热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的初衷变了,同时,他关于“新闻学难就业”之类的观点,甚至可能对相关冷门专业的招生造成压力。
作为教育领域的顶流,他的服务性质和收费模式也受到质疑。有人认为,他从“就业选专业”的角度出发过于功利,制造了新的焦虑氛围,本质上是为了推销产品。此外,这套筛选逻辑也让原本自主选择的学生变得被动。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督,强化志愿填报的规范管理。为了切实辅助考生,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024年上线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为高考生提供专业介绍、志愿推荐等个性化指导,并在成绩发布前后提供免费咨询。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正式启动“2025高考护航行动”,除保障高考平稳进行外,严厉打击涉考虚假宣传、误导欺诈等行为。其实,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曾提醒家长,警惕“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并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机构的“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
为了减少“考得好,不如报得巧”“三分靠考,七分靠报”等营销干扰,政策端对相关市场乱象的整治,或许会让张雪峰的业务面临监管趋紧的压力。
尽管无法判断他口中的“蛋糕”究竟为何,但从张雪峰的商业布局来看,即使他暂停直播、退居幕后,其商业变现能力依然强劲。
如今,张雪峰的多元矩阵中,峰学蔚来的业务已实现规模化运营。在“峰学未来”小程序中,除价格从8999-12999的高报服务·PRO外,还设有西安、成都、深圳等多地的峰行万里陪跑计划,价格在5499到11999元之间,均为6天5晚的研学项目。此外,还有专科志愿填报、高一选课等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咨询服务。
更重要的是,张雪峰的个人IP价值有机会转化为资本价值,他所控股的公司,若未来寻求上市,其身价可能进一步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暂别直播很难说是被动无奈,还是主动调整商业策略。毕竟,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这位教育名师都可以继续享受教育焦虑带来的红利。
靠高考“赚疯了”的张雪峰,为什么突然不播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一直以来,张雪峰最大的争议就是无论价格是否合理,张雪峰的爆火都带动了整个高考咨询行业的热度,让更多考生家庭把希望寄托于专业咨询服务“改写命运”,也吸引了大量从业者入局。社交媒体上,“低配版张雪峰”不断涌现,以“不退档”“不滑档”为卖点,收费从千元到万元不等;也有不少相关机构推出9.9元模拟填报服务卡引流,进而引导用户购买正价服务。
近几年,“高考志愿规划师”在小范围内成为热门新职业,各类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甚至出现短至21天拿证、长则半年结业的培训项目。一些培训机构还以“志愿填报费用过万”为噱头,吸引更多人“持证上岗”。
志愿填报服务也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10.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高考生缺乏获取高考填报信息的渠道,加上高考录取人数逐年增多,高考志愿报考行业付费需求增多,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行业火热的背后,市场定价虚高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少网友反馈,三四线城市本地机构的相关服务收费均在万元左右。有位ID名为MOMO的网友留言称:“五六线小城市不专业的老师给报,都得小一万,有亲戚的女儿报考滑档没走成,只能复读一年,还多花了几万。”
可以看到,填报志愿一直是家长和考生高考后的“头等大事”,过去相关服务长期存在,但张雪峰的爆火或许让更多机构盯上了这门生意。
3
教育焦虑生意下,顶流退场?
高考志愿“贵价服务”遭疯抢的背后,折射出普通人的无奈与焦虑。张雪峰的走红,缓解了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他的课程本质上更像在售卖一种“确定性”——用高价服务,为孩子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最初,张雪峰的建议被认为是“敢说真话”,指出了部分高校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问题。然而,随着热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的初衷变了,同时,他关于“新闻学难就业”之类的观点,甚至可能对相关冷门专业的招生造成压力。
作为教育领域的顶流,他的服务性质和收费模式也受到质疑。有人认为,他从“就业选专业”的角度出发过于功利,制造了新的焦虑氛围,本质上是为了推销产品。此外,这套筛选逻辑也让原本自主选择的学生变得被动。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督,强化志愿填报的规范管理。为了切实辅助考生,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024年上线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为高考生提供专业介绍、志愿推荐等个性化指导,并在成绩发布前后提供免费咨询。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正式启动“2025高考护航行动”,除保障高考平稳进行外,严厉打击涉考虚假宣传、误导欺诈等行为。其实,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曾提醒家长,警惕“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并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机构的“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
为了减少“考得好,不如报得巧”“三分靠考,七分靠报”等营销干扰,政策端对相关市场乱象的整治,或许会让张雪峰的业务面临监管趋紧的压力。
尽管无法判断他口中的“蛋糕”究竟为何,但从张雪峰的商业布局来看,即使他暂停直播、退居幕后,其商业变现能力依然强劲。
如今,张雪峰的多元矩阵中,峰学蔚来的业务已实现规模化运营。在“峰学未来”小程序中,除价格从8999-12999的高报服务·PRO外,还设有西安、成都、深圳等多地的峰行万里陪跑计划,价格在5499到11999元之间,均为6天5晚的研学项目。此外,还有专科志愿填报、高一选课等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咨询服务。
更重要的是,张雪峰的个人IP价值有机会转化为资本价值,他所控股的公司,若未来寻求上市,其身价可能进一步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暂别直播很难说是被动无奈,还是主动调整商业策略。毕竟,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这位教育名师都可以继续享受教育焦虑带来的红利。
靠高考“赚疯了”的张雪峰,为什么突然不播了?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