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读文也能成医学博士?"4+4"本科园艺都能学医?
中国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体系通常为“5+3”,即5年本科教育和3年研究生教育,但北美模式则是“4+4”,即招收本科毕业生再进行4年医学教育,本科也可为非医学专业。
目前,中国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个别医学院开启了“4+4”培养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相关试点工作,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届“4+4”试点班学生也在2023年毕业,进入医院工作。

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着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
“4+4”学生的科研能力受限
或许有人会问:半路出家的医学生,靠谱吗?
近期发表的论文《“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指出,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着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

研究者对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届的“4+4”试点班学生与同届八年制学生在两年间参加的统一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4+4”试点班学生在这3个学科成绩上无显着性差异。这些考核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医学通识理论及专科理论。
科研能力方面,八年制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产出数量和得分均优于“4+4”学生,但研究者指出,这与学制年限存在一定关联。
临床技能方面,试点班学生的202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5.2%,八年制学生为98.5%。
就业方面,2023届、2024届“4+4”试点班毕业生在医疗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00.0%,95.7%;八年制学生为97.4%、97.1%。
事实上,早在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就曾开启“4+4”培养模式。200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对该校2002级和2003级的37名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础综合考试和临床综合考试的两年度平均成绩上,“4+4”学生均高于同年度的五年制学生。
2024年发表的论文《临床医学专业“4+4”毕业生临床胜任力培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则发现,“4+4”学生临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该研究的调研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3—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其中“4+4”毕业生50人、八年制博士毕业生218人、三年制博士毕业生222人。
结果显示,“4+4”学生与其他两种博士型毕业生在职业素养领域、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沟通能力方面并无差异,但“4+4”毕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略低于另两类博士毕业生。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